余姚方言的疑问语气词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zhang55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宁波方言在吴语中的强势方言,而作为宁波方言的重要组成部分,余姚方言的地位也是不容小觑的。此文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着重研究余姚方言中较常用的四个疑问语气词:啦、咛、啾、唸。
  关键词:余姚方言;疑问语气词
  作者简介:魏佳玲(1995-),女,汉族,浙江人,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本科在读,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
  [中图分类号]:H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26--01
  余姚市位于中国浙江省宁绍平原,余姚话是吴语临绍片的一种方言,语法上深受绍兴话影响,而解放后被划入宁波地区,经过60多年,吴语宁波话的词汇也被余姚话采用,而余姚话有保留了自己独特的发音和语尾助词,形成了别具特色的余姚方言。
  王力《中国现代语法》指出:“咱们说话的时候,往往不能纯然客观地陈说一件事情;在大多数情形之下,每一句话总带着多少情绪。这种情绪,有时候是由语调表示的。但是,语调所能表示的情绪毕竟有限,于是中国语里还有些虚词带着语调,使各种情绪更加明显。凡语言对于各种情绪的表达方式,叫做语气;表示语气的虚词叫做语气词。”[1]余姚方言中存在着极为丰富的疑问语气词。这些语气词之间既存在着明显的区别,又有着相似之处。余姚方言中的疑问语气词主要有以下几个:啦、咛、啾、唸。
  一、啦
  “啦”在余姚方言中既可用于特指问,也可用于正反问。用于特指问时,一般表示确认。“啦”用于是非问时,也带有确认的意味。相当于普通话中的“吗”、“啊”如:
  (1)侬到啊里去啦你到哪里去啊?
  (2)饭吃过啷未啦饭吃了没啊?
  (3)伊件衣裳好看勿啦这件衣服好看吗?
  (1)是余姚人一种打招呼的方式,一般并不期望得到回答,相当于以往人们常问的(2)“饭吃了没”。(3)是表示征求人们的认可,一般情况下用于熟人之间,有戏谑的意思。
  二、咛
  “咛”既可用于特指问也可用于是非问或选择问,在是非问中是一个表示揣测的疑问语气词,表示说话人认为自己猜测到了什么(一般是不好的事),希望从答话人那里得一般用到安慰。有反问的意味。相当于长普通话中的“吧”。如:
  (6)勿可能个咛不太可能吧?
  (7)其勿去赌个咛他不会去赌博的吧?
  上述(6)(7)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咛”和“个”基本上都是一同出现的,这也是余姚方言中的一个特点:一个疑问词通常会与一个助词固定搭配。表示的就是在概率极低的情况下,仍抱有一丝侥幸心理的状态。一般问这种问句时,事实通常是否定的。当“咛”用于特指问或选择问时,表达的疑问类似于自言自语,它并不要求听话者作出回答,只是在产生疑问时抛出的一个问题。
  (8)个侬去勿咛那你去不去呢?
  (9)到啊头去咛到哪里去好呢?
  (10)侬对咛,还是偶对你对还是我对?
  (9)表示的是一种深思熟虑的状态,提问者表面上是在征求意见,但实际上是自问自答,(10)以选择问的形式表达的其实仍是一种自我思索的状态,仍有自问自答的意思。以上句式还经常加表示程度的副词“到底”,表示强调。
  三、啾
  “啾”是在疑问句中表示强调的语气词。它常用于反问句,表示已然。并不一定要求得到回答。它所表达的语气几乎是恶意的,主要传达说话人的那种鄙夷、责难、不耐烦、无奈情绪。为表示语气的强烈,也可以加上程度副词“到底”。相当于普通话中的“啊”如:
  (11)侬饭(到底)吃好啷未啾你吃晚饭了没啊?
  (12)你衣裳(到底)汏好啷未啾你衣服洗完了没啊?
  例句都表示已然,但有着强烈的怀疑,同时还带有埋怨和不信任的意味。(12)“啾”传达的是一种强烈的不满和近乎鄙夷的语气。表现的往往是说话者对听话者的数落和质疑。
  四、唸
  “唸”只用于特指问。多数情况下传达的最普通的疑问语气。相当于普通话中的“呢”。但有时也可以用于反问句或设问句。相当于普通话中的“呢”。如:
  (13)其人唸他人呢?
  (14)偶要到屋里尅哉,侬唸我要回家了,你呢?
  (15)啊里水老大,一头唸这里水很大,那里呢?
  (16)人家考了100分,侬唸?及格啊呒么人家考了一百分,你呢?及格都没有!
  (13)表示纯粹地问对方“他在哪里?”并不存在任何其他语气。但在一定情况下,将“宁”一次语调拉长,就会产生焦急焦虑的语气效果。而(14)(15)是在两者相比的情况下产生,说明一方面的情况后,询问对方另一方面的情况。(16)是在(14)(15)的基础上,增加了反诘的语气,旨在发泄自己的不满,以及对听话者的数落。
  相对于普通话中的疑问语气词,余姚方言中的语气词更体现不同语境中的语气强弱以及情感态度。充分展现地方方言的多姿多彩。
  注释:
  [1]王力.中国现代语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160.
  参考文献:
  [1]曹广顺.近代汉语助词[M].北京:语文出版社 1995.
  [2]陈明富 张鹏丽.豫南罗山方言的是非疑问语气词[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58-61.
其他文献
摘 要:翻译不仅是语际转换,更是跨文化转换。汉英两个民族在生活习惯,社会习俗,宗教信仰以及历史文化背景等方面存在的差异,给翻译造成了障碍。因此,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要充分考虑到这些文化差异,根据具体的情况,可采用音译、直译加注法,代换法,意译法,增词法和借用法加以处理。  关键词:文化差异;翻译策略  作者简介:张敏敏(1991-),女,汉族,陕西汉中人,西北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
五子棋项目是我国传统的一个棋种,长期以来被人们所喜爱,2006年1月被国家体育总局批准为正式开展的体育竞赛项目,面临着如何管理和发展的问题。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分析法
摘 要:如今中国民族歌曲越来越多地走上世界舞台,故对民歌歌词的英译探究值得我们重视。本文以目的论为理论指导,结合民族歌曲的特点,探讨了民族歌曲各方面的具体英译方法。目前,国内对民族歌曲歌词的英译的研究不多,本文较为系统地对其英译策略进行了解析和归纳,并对个别歌曲提供了作者的翻译参考意见。  关键词:目的论;中国民族歌曲;英译  作者简介:李静怡(1991-),女,助教,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英语笔译
汽车工业是一个地区和一个国家的经济指向标,随着中国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汽车工业的竞争愈加激烈。在这场持续的激烈竞争中,汽车供应链管理作为一种集成的管理思想和方法,围绕核
伴随着中远集团对中远集运和上远公司航运业的重组、调整,上远公司一下子失去了船东的地位,环境变了,企业的战略研究显得格外重要。 上远公司如何适应环境的变化,依托中远集团
摘 要: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翻译批评中出现了网络翻译批评这一新的形式。网络翻译批评以其他有的自发性、及时性以及交互性等特有的特点影响着翻译批评,成为现代翻译批评中的重要一部分。  关键词:网络翻译批评;自发性;交互性;及时性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26--01  一、引言  翻译批评,从广义上讲就是理解翻译与评价翻译;从
摘 要:文化和语言有着密切的联系,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表现形式。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有着不同文化背景的交际者双方,要想达到满意的交流效果始终存在着层层障碍。导致这些障碍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交际者双方未能对文化做出顺应。从顺应论的视角来探析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的文化顺应将会对减少交流障碍和歧义,加强交流效果大有裨益。  关键词:文化;跨文化交际;顺应论;交际障碍  作者简介:方珊(1991.8-
面对世界经济发展进入全球一体化、竞争加剧、利润率下降的形势,各企业都努力寻找第三方利润源一供应链优化。库存降低是供应链优化的一个重要方面。过量的库存被认为是掩盖企
美国著名语言哲学家Grice于1976年在哈佛大学演讲时首次提出会话含义理论,~([1])并一直受到语言学界的关注。Grice认为,在人们进行语言交际过程中,交际双方的谈话都是根据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