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以中国科学院常熟农业生态站的养分循环长期定位试验为研究平台,利用单个生长季的数据研究不同施肥制度对水稻产量构成(单穴有效穗数、单穗粒重和单穴产量)及其稳定性的影响,
【机 构】
: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常熟农业生态国家野外研究站,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中国科学院常熟农业生态站的养分循环长期定位试验为研究平台,利用单个生长季的数据研究不同施肥制度对水稻产量构成(单穴有效穗数、单穗粒重和单穴产量)及其稳定性的影响,并通过回归分析方法对产量构成及其稳定性与水稻孕穗期植株的养分含量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氮肥有利于水稻有效穗数的形成,N处理的单穴有效穗数比CK处理多4.2穗,比NP和NPK处理分别多0.9穗和0.7穗;施用氮肥显著降低水稻单穗粒重,氮磷配施可以协调水稻单穴有效穗数和单穗产量之间的矛盾,获得较高的单穴产量。施用猪粪可以增加水稻的单穴有效穗数和单穴产量,但不会降低水稻的单穗平均粒重。施肥处理仅对水稻单穴有效穗数的稳定性产生显著影响,对单穴产量和单穗平均粒重的稳定性没有显著影响。CK、N、NP、NPK处理单穴有效穗数的变异系数分别为19.5%、17.9%、18.3%和22.9%,施用钾肥会显著增加水稻单穴有效穗数空间变异。施用猪粪对3个指标的稳定性影响不显著。水稻3个产量构成因素及单穴有效穗数标准差与水稻孕穗期茎秆和根系养分含量间具有较好的线性拟合关系,单穴有效穗数变异系数与水稻植株钾含量正相关。
其他文献
本文据黄河中游各流域大量地质地貌实测资料,以连通各河流全线的各级阶地中沉积物与古土壤的层位关系为主线,用年代学和古土壤断代法确定了阶地年代,阐述了四期九亚期水系演化史
如何在提高技术效率的同时,降低工业的资源环境负荷,实现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多赢,是摆在全世界面前的严峻课题。本文采用SBM模型,利用线性规划技术,对1998-2008年资源环境约束
遥感监测具有监测区域广、速度快、省时省力等优势,常用于大面积水质监测。其中,叶绿素a浓度是水质监测的一个重要指标。叶绿素a遥感反演的关键是建立遥感数据和叶绿素a含量
了解作物养分效应机制是提高作物养分利用效率的重要基础。本文以玉米品种"农华101"为试验材料,进行不同播期、密度、肥料试验,记录了生育时期的日均温,并对玉米不同生育时期
目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罗补甫克比日丸中丁香酚的含量.方法:甲醇-5%甲醇溶液(50:50);流速lmL/min;检测波长225nm;柱温:25℃;进样量:l0μL;分析方法:外标法.结果:丁香酚在6.32~126.46
本文简述了地貌实验研究的概况,罗列了我国主要的地貌实验室、站,叙述了我国30多年来,河型造床试验、边界条件及构造运动对河型发育影响实验,应用河流地貌实验、试验理论和技
基于综合贫困量度——R指数,利用2010年辽宁省农村入户调查数据,按照教育、健康、保险、土地、收入5个维度对多维贫困进行测量,同时按照维度、地区对多维贫困指数进行分解.研
本文从逆向选择、道德风险及决策理论等方面阐述了会计信息披露的必然性和重要性,对会计信息披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并进一步研究了这些问题之所以存在的深
《周髀算经》是中国流传至今的一部最早的数学著作,是算经的十书之一,约成书于公元前1世纪,原名《周髀》。它也是我国最古老的天文学著作,主要阐明当时的盖天说和四分历法。
本文认为唐诗在唐代的传播非常活跃,不仅地域广、速度快,而且方式多样,波及自上而下各阶层人员。唐诗广泛迅疾的传播与唐代发达的驿传制度有关,与唐代诗人的传播意识有关。唐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