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人知道医疗对健康只起8%作用?

来源 :百科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shingalo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2014年5月25日的中国科协年会开幕式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韩启德指出,“医疗对人的健康只起8%的作用”。
  在医学和医疗领域,医护专业人员是掌握信息比较充分的人员,而病患者和公众则是信息贫乏的一方。由于掌握的信息不同,人们对医疗和保健行为做出的决策和采取的行为也不同。例如,一项研究表明,除去老年人,做不做健康体检,对死亡率并没有影响。但是,现在几乎所有的人都会被鼓励去做体检。
  专业人员提供的信息未必能说服普通公众,让人信服。因此,可以观察专业人员如何对待疾病,以获取全面的信息,从而增加自己决策的合理性。
  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医学院病理学教授理查德·埃布林是前列腺病专家,他自己就不做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检查,因为前列腺特异抗原并非癌症特有,它只是前列腺产生的一种蛋白质,较高水平的前列腺特异抗原可能仅仅意味着前列腺炎或前列腺增大。埃布林的做法或许源自美国一项针对7.6万人的研究结果,这些人分为检查前列腺特异抗原和不检查前列腺特异抗原两组,结果是检查和不检查,死于前列腺癌的人没有任何差别。
  英国利物浦骨关节中心整形外科医生克里斯·沃克是不做X光检查的,因为对身体僵硬和疼痛X光发现不了什么问题,只要没有重症关节炎的明显症状,如持续疼痛或夜间疼痛,就无需做X光检查。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精神病学高级讲师乔安娜·蒙克里夫博士则决不服用抗抑郁药,因为抗抑郁药完全没有好处。“我任何时候都不会服用它们,哪怕在想自杀的时候。所有研究都显示,与安慰剂相比,抗抑郁药充其量只能让人们略微好受一些。”
  关键的问题是,上述医学信息有多少是专业人员愿意向公众透露的?因为这样做有很多风险,至少会涉及自身的利益,减少收入,而且谁都可能承受不起认识自我和批评自我的负担。因此,今天也没有多少人会认同韩启德的“人们把医学误当作魔法”的观点。
  但是,根据信息不对称理论,掌握更多信息的一方可以通过向信息贫乏的一方传递可靠信息而在市场中获益,并同时让信息贫乏的一方也获益,这就是双赢。所以,医学专业人员向信息贫乏的公众透露一些可靠信息同样会让双方都获益。
  创造一个让更多的人享有更全面医学信息的环境需要有更多的像韩启德这样的专业人员,如是,公众的健康就有更多的保障,公众在有福的同时,专业人员也有福了。
其他文献
在欧美和其他信奉基督教的国家和地区,有一个比新年还重要的节日,那就是圣诞节。什么是圣诞节的标志?除了红衣白胡子的圣诞老公公,恐怕就是挂满星星、彩灯和礼物的圣诞树了。  虽说都叫圣诞树,可它们的形象差别还挺大的:有的像松树,有的像柏树,还有的干脆就是个抽象的圆锥体。正宗的“圣诞树”究竟长啥样?圣诞植物都有哪些?圣诞花环上的植物跟耶稣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  在我国,圣诞节虽然不是重要的节日,但基督教其
1.哥白尼《天体运行论》手稿  (波兰,1999年入选)  《天体运行论》是尼古拉·哥白尼(1473~1543)阐述其日心说的著作,1543年在德国的纽伦堡出版,全书共6卷。哥白尼的手稿19世纪才被发现,对比发现书中的前言不是出自手稿,是为了避免教会干涉后加上去的。  2.库克“努力”号日志  (澳大利亚,2001年入选)  詹姆斯·库克(1728~1779)是英国著名的航海家和探险家,他指挥“努
人们曾经说过,人类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创造了两种相悖的东西:一个是几千年灿烂的文明,另一个就是可以将它毁于一旦的核武器。从1945年美国进行第一次核爆炸试验至今,地球上记录到的核试验已经多达2093次。核武器的发明使人类进入了一个以核武器为基础的全新时代,作为人类历史上实际威力最强大的武器,核武器相应的威慑效力赋予了有核国家无限可能的战争潜力与显赫的国际地位。事实上,由于核武器本身毁灭性的杀伤力,其
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在这个世界上,竟然还有禁止离婚的国家,这个国家就是爱尔兰。  在1937年爱尔兰共和国成立之初的宪法中,就明确规定“任何法律都不得允许婚姻关系的解除”,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禁止离婚。爱尔兰的法律规定,男女结婚时需在教堂里互相承诺:“只有死亡让我们分开。”  无论何种原因离婚(即使配偶去世也不例外),都被视为违背誓言而不被允许。在爱尔兰,这个规定有着历史和文化的原因。  在爱尔兰大约有
避暑,古代又常称消夏。避暑的方法有很多,其中之一便是为避开炎热到凉爽的异地暂居。我国很早就出现了这种度假旅游性质的避暑活动,《汉书·元后传》曾载:“初,成都侯商尝病,欲避暑,从上借明光宫。”汉武帝曾避暑甘泉宫,唐太宗也曾避暑九成宫,清帝更筑有规模宏大的承德避暑山庄。但在清末以前,即使贵为帝王,避暑度假也不过是偶尔为之,更遑论社会大众。及至19 世纪末,以传教士为主的在华外国人引领避暑风潮,最终形成
逛商场时,你是否留意过食品的包装?在挑选食品之时,你是否有意无意地想看看包装里面食物的样子?你又是否想过食品的包装会影响你的食欲?  其实,食品包装不仅影响了你在商场里的购买决定,还影响到你回家后是否还有吃它的兴趣。这些也是食品公司非常关心的问题。为什么呢?假如你买回家不吃,那么其产品就无法继续顺畅地产销。比如,在20世纪90年代,西方的葡萄酒行业协会曾经发起一个广告运动,打出“葡萄酒:你存着干嘛
13年前,纽约的世贸中心与华盛顿的五角大楼遭到恐怖袭击,数千人伤亡,酿就美国当代历史上最惨痛的记忆之一;2年前,美国驻利比亚班加西领事馆遭遇伊斯兰激进分子突袭,驻利比亚大使史蒂文斯遇害,多年来美国驻外大使首次死于武装袭击。“13”,本来在西方语境中就是个不祥之数,恐怖行动的爆料再次绷紧了人们的神经:“9·11”事件在13年后会重演吗?  恐怖主义全球蔓延  纵观世界,人们不难发现恐怖组织正像癌细胞
“赛伯人有了能结硕果的美丽花园,可是这些人随后就背叛真主。为了惩罚这些人,真主就决毁了这座坝。从此,美丽的花园就只能生长苦果。”这段《古兰经》中引人遐思的描述曾令无数人着迷:经文中带给人们幸福又最终废毁了的神秘大坝是否在历史上真实存在过呢?  经文中的“赛伯人”是指古也门人,而神秘的大坝则是指也门历史上著名的马里卜大坝,这座大坝的确给当地居民带来福祉,但后来废毁了,使赛伯平原再次成了沙漠。  《古
2010年8月23日,一辆满载着中国香港游客的旅游大巴在菲律宾的马尼拉市遭劫持,由于菲律宾警方救援不力,最终导致8名香港公民丧生,这起血案也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据了解,劫匪原系菲律宾功勋警员,后因腐败等问题遭菲警方解职,心怀不满从而导演了这起劫持事件。从此次菲律宾人质劫持事件我们可以看到,并不是只有“基地”组织才从事恐怖袭击活动,也并不是只有伊拉克、阿富汗等战乱国家才存在恐怖事件,由于国家、
随着3D电影《阿凡达》的上映带来席卷全球的3D热潮后,3D技术也成为当前科技发展的焦点之一。目前市场上可以支持3D技术的显示设备有很多,包括投影机、显示器、平板电视等。可是观看3D影片需要3D眼镜的支持,这样给用户带来诸多不便。很多人在考虑一个问题:能否丢掉眼镜直接看3D画面呢?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