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兰河传》阅读指导的问题与改进

来源 :语文天地·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imir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呼兰河传》是民国女作家萧红的一部自传体小说,该小说描绘了东北边陲小镇呼兰河的风土人情,其中渗透了浓浓的悲情愁绪。在名著阅读课上 ,一些教师针对小说《呼兰河传》的阅读指导过程不够科学,本文正视这些问题并提出解决的策略,希望对提升学生名著阅读效率,增强学生对作品主题的把握能力有所帮助。
  一、《呼兰河传》阅读指导存在的问题
  1.阅读孤岛问题较为严重
  《呼兰河传》的主题是寂寞和忧伤的,但在某些章节和段落,却也有着快乐的因子,如这一段“黄瓜愿意开一个黄花儿,就开一个黄花儿,愿意结一个黄瓜,就结一个黄瓜”那种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的境界是多么的美妙和令人回味啊。又如 “玩累了,就在房子底下找个阴凉的地方睡着了。不用枕头,不用席子,把草帽遮在脸上就睡了。”选段的基调显然是欢快的,与小说的主题似乎不合,如果学生不读完全篇,只是断章取义,就不能好好把握,就会得出“原来主人公是充满快乐和向上的”的结论。
  在现实的名著阅读指导过程中,学生们往往缺乏对全篇的把握能力,经常选取《呼兰河传》中的部分章节阅读,然后又不愿联系萧红的悲剧人生和当时的国难当头的时代背景,而是“跟着感觉走”,想当然地下结论,认为作者萧红的绝大多数小说都拥有浓重的“田园情结”,是借小说来表达自己对童年美好生活的怀恋和对人生的真情情感。然而,这显然不是真实的,通观全书,作者要呈现给读者的是一个冰冷而麻木的故乡,快乐只是其中的一个镜头。这种阅读过程中的孤岛效应,在当前的学生阅读过程中广泛存在。这种现象造成了知识的割裂,让学生过于执着于某一章节的体验,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失去对整个小说的把握能力。
  2.“我”与作者区分不清
  《呼兰河传》在本质上是一部小说,然而作品中所写的场景和人物经历都是作者萧红自身的经历,自传只能是客观真实的陈述,不能有虚构和想象。小说较之于自传,更具文学色彩,可以亦真亦幻地表达一些自传无法表达的东西,这部小说类似作者的人生传记,希望用小说的形式,表达她对人生的落寞和深深失望之情。
  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对于主人公“我”和作者萧红之间的关系往往弄不清楚,有的学生将“我”纯粹当成小说中的一个角色,一个失意而孤独的东北小女孩,有的学生将“我”完全视作作者,这两种看法显然都是不正确的。如果不能正确地理解“我”与作者的关系,就无法把握作品浓郁的悲凉色彩和渗透其中的悲情愁绪,也无法把握作品的主题。一些教师在指导阅读时,往往只是简单地提示,“这是一部以作者萧红人生经历为原型的自传体小说,其中的主人公是作者的缩影”。然而这样的只言片语显然无法揭示作者和主人公的错综复杂的关系。
  二、改进《呼兰河传》阅读指导的建议
  1.提纲契领,把握主旨
  在讲授《呼兰河传》时,可先肯定学生关于“快乐”的观点,然后播放关于萧红生平和《呼兰河传》名家讲评的幻灯片,然后学生对作者萧红的悲剧人生和作品的灰色基調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合理运用速读法,指导学生在较短时间内速读作品,浏览主要章节,随意获取一定的信息。阅读过程中不要固执于作品中的某一点,咬文嚼字,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尤其是在阅读名著的初期,一些学生阅读速度较慢,反应较慢,对大部头的巨著会感到头疼,通过速读,可以快速解决这个问题,也能起到广泛博览和开拓视野的作用。
  要引导学生掌握好速读技巧,先从作品中筛选出一些关键词和有关信息,让学生明白这段文字讲的大概意思,引导学生罗列出人物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观点和证据等;如可对二伯、小团圆媳妇、冯歪嘴子和王大姑娘等人物的悲惨境遇进行分析,让学生增强对作品悲剧色彩的感性认识。可以说,小说是萧红坎坷和寂寞人生的一个缩影。通过这样的总结,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小说的主题,解决认识过于片面的问题。
  2.创新导读,厘清关系
  学生心理上一般都崇拜名家,为了增强指导的权威性,通过出示一些名家评价,如将矛盾、鲁迅等名家对萧红的评价制作成PPT课件。茅盾曾这样评价萧红的《呼兰河传》:“它是一篇叙事诗,一片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并且介绍矛盾为这部小说做的序,让学生明白这部作品中的“我”与萧红的关系。然后教师适时指出:“ 《呼兰河传》是一部充满童心、诗趣和灵感的‘回忆式’长篇小说。每一章又都是一篇优美的散文,其中写满了萧红对家乡、乡邻和亲人的深切怀念,整个作品都散发着一种挥不去的忧伤和悲苦之情。”
  然后,可采取辩论手段,鼓励学生们大胆发表自己阅读后的看法,让学生畅谈自己对于“我”与作者的理解。这时候,一些学生可能赞同“我”就是作者,另一部分可能会否认,教师可采取小组合作方式,将全班学生分成两大组,让正反双方就这个问题进行辩论,教师最终向学生陈述正确的观点,将能够得到学生的认同。
  作者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暨阳湖实验学校(215600)
其他文献
在射影的几何学基于 naturai 框架,在射影的几何学的曲线的运动被学习。几个 integrable 方程 includingSawada-Kotera 和 KK 方程在射影的几何学从飞机曲线的运动产生,这被显
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更多地体现在3G、4G网络的应用,实现了信息有效传输,帮助人们解决了现实问题。这一技术手段与物联网发展就有较大的关联性,将之应用于物联网中,可以发挥
介绍了VPN技术的相关概念及核心技术。目前VPN技术在铁路网络系统中的应用主要有售票管理、物流管理及办公自动化管理。探讨了VPN技术在这些应用领域中的应用。
随着经济发展,科技也得以快速发展,并在人们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互联网技术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受到互联网技术影响,也为现代通信技术提供了新的思路,互联网通信技
【摘要】 电力信息通信设备在我国电网调度控制自动化和管理现代化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基础设施,电力信息通信设备管理的高效性和和科学性对于电网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电力企业的经济发展离不开电力信息通信设备安全稳定的运行,所以,如何有效加强电力信息通信设备的管理是一个必须要探讨的课题。  【关键词】 电力信息通信 科学管理 有效措施  电力信息通信设备的管理是一项综合性强的复杂性学科,为了保证通信设备在运
“同题异构语文课”就是同年级语文教师依据“生态语文观”“语文核心价值取向”等教学理念,剖析解读教材,依据学生的实际来上的同一或几(节)课的教学。在这样的语文课中,不仅能很好地演绎教师对教材的理解,也展示出个人的教学功底,更能展现语文学科多元性、综合性的特点。阅读教学是提高语文素养的关键,不同语文教师上“同题异构课”引领学生从不同角度看问题,不同视野欣赏课文,会产生不同的感受,起到“横看成岭侧成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