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官能“拙”见官德

来源 :领导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4035378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周敦颐,字茂叔,号濂溪,北宋著名哲学家,是学术界公认的理学开山鼻祖,“道承孔孟,学启程朱”。他在永州任职期间作《拙赋》,其中写道:“巧者言,拙者默;巧者劳,拙者逸;巧者贼,拙者德;巧者凶,拙者吉。呜呼!天下拙,刑政彻。上安下顺,风清弊绝。”意思是说,巧者光说空话,玩弄心计,故劳心而不祥;拙者则默默做事,以德服人,故心安且有福。如果天下皆“拙”,将能实现官清吏正、政通人和的政治理想。显然,这个“拙”,指的是不巧言令色以欺上瞒下,不挖空心思去投机钻营,而是以诚立心,以德为政,脚踏实地,恪尽职守。显然,作为领导干部,理应从中获得一些为官的启示和教益。
  “拙”,《说文解字》释为“不巧也。从手,出声”。《广雅》释为“钝也”,通俗地说就是“笨拙,不灵活”。其实,“拙”具有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早在先秦时代,就有思想家开始深挖其蕴涵的辩证法思想。例如:老子在《道德经》中有“大巧若拙”之语,意即超出常人理解力的大智慧看上去反而像是愚钝,表面的“拙”掩藏着“大巧”。再如:《韩非子》中曰:“巧诈不如拙诚。”“巧”,指的是与“大巧”相对的小聪明,“拙”则有质朴无华、诚实守信之意,其言外之意就是“拙诚”即“大巧”。之后的两千多年中,很多刚正不阿而仕途偃蹇的清官廉吏以“拙官”自居,将“拙”作为自己的处世哲学和所追求的人生境界,并着意“守”之、“养”之,且主动与“巧官”之流划清界线,谱写了一曲曲荡气回肠的正气之歌。
  明朝的康大和官至工部尚书,为人敦厚朴实,为官清正刚直、勤政爱民。时值严嵩当权期间,康大和蔑视权贵,“在翰苑二十年,闭门读书,屏迹权门。人讥其拙,作《拙宦对》以述志,与关中王愧野齐名,人称‘康王’”。清朝的许瑶光官至嘉兴知府,任嘉兴知府十余年,政绩卓著。他关心农事,修桥筑路,兴修水利,整顿吏治,兴办教育,十年而使嘉兴“民和年丰,百货鳞集,农林忭于野,客商歌于市,衣冠文物,蔚若旧观”。任职期满时,嘉兴民众自发修“来许亭”,盼望他重来嘉兴。后同治帝知晓民意,特许他回任嘉兴。续任期间,他在光绪六年由“查荒”激起民变的大案中替民伸冤而丢官卸职,被当时舆论誉为“近世少有的贤太守”。此类“拙官”,历史上还有很多,他们堪称领导干部学习的典范。
  反观现实社会,在我们党的领导干部队伍中,也存在着“拙官”与“巧官”。“拙官”与“巧官”,看似只有一字之差,实则为政与处世之道却大相径庭。“拙官”者,政治素质、思想境界比较高,能恪守为官做人的本分,往往具有诚实、忠厚、正派、刚直、公正等诸多优秀道德品质。他们思想务实,做人老实,生活朴实,作风扎实,注重脚踏实地,埋头苦干,锲而不舍,不投机钻营,不大肆张扬,不劳民伤财。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善于做打基础、管长远、惠民生的实事好事,堪称人民公仆。“巧官”者,往往善于投机取巧、见风使舵,喜好曲意奉承、溜须拍马,为了个人升迁进步,热衷于搞“短、平、快”的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他们不怕群众不满意,就怕领导不注意,不怕群众不高兴,就怕领导不开心,不怕群众不答应,就怕领导不认可。忙忙碌碌装样子,吹吹拍拍过日子,完全缺少一种干事创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实为人民群众所不齿。
  两相对比,不难看出,“拙官”可敬,值得学习;“巧官”可鄙,理应唾弃。为官是“拙”还是“巧”,显现的是做人秉性,折射的是官德修养。领导干部作为一个单位、部门或地区的组织者和领导者,肩负着振兴一方经济、造福一方百姓的重任,面对人民的信任和重托,就应宁做“拙官”,不做“巧官”,少一些圆滑世故,多一些诚信正直;少一些名利欲望,多一些淡泊情操;少一些坐而论道,多一些真抓实干。凡事想着群众,一心为了群众,努力以高尚的官德、务实的作风和昂扬的斗志去赢得民心,成就事业。
  作者单位:湖北省谷城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责编/张立新)
其他文献
张庆黎书记在河北省领导干部思想政治素质提升工程主题报告会上,要求各级领导干部“有想干事的境界、会干事的水平、干成事的追求”,听后深受鼓舞,对推动深泽加快实现突破发展、跨越赶超有了更坚定的信心。  一、始终保持昂扬向上、决战决胜的精神状态,激活想干事的“精气神”  事在人为,人在精神。毛主席早就讲过,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张庆黎书记也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始终保持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干大事、
河北省第八次党代会报告提出,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是我省建设“经济强省、和谐河北”的重大战略选择。所谓新型城镇化,是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追求结构合理、集约高效、功能完善、环境友好、社会和谐、城乡一体的城镇发展过程。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作为新一届省委的高端谋划,将成为我省优化经济社会和城乡结构,打造区域竞争新优势的强力引擎。  为什么——立足“五个不够”   为什么新一届省委要提出
乡镇党政主要领导——党委书记和乡镇长,同处一个工作舞台,日常接触最多,交往频率最高,需要共同研究的事宜大到乡镇的发展大计,小到机关人员的生活起居,相互之间产生一些摩擦或者矛盾是在所难免的。“上下牙齿,还有咬舌的时候”。但这种摩擦和矛盾如不能及时调适,就会酿成情感上的“裂痕”。实际工作中,有的乡镇党政主要领导由于缺乏沟通,人际关系沿着“摩擦——生热——起火”的轨迹发展,到了“对面不啃西瓜皮”的地步,
早在1979年,邓小平就强调,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党的十六大第一次提出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党的十七大则第一次提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表明我们党更加重视发展民主。现在看来,解决党内民主的問题远不如想象的那么简单。因为发展党内民主,调整党内权力关系,实际上是党员尤其是党的领导干部对民主的观念和态度问题,是发展党内民主过程中主观世界改造问题。所谓主观世界改造,就是不断用先
建立巡视制度并开展巡视工作,是实施党内监督的一项创举。巡视工作采取定期和经常性的检查监督,能够及早发现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解决对“一把手”监督不力的问题;能够突出监督的主动性和经常性,对权力运行进行全过程监督,防患于未然;还能够拓宽基层干部与群众参与监督的渠道和范围,实现党内监督和群众监督的有效结合。在新的历史时期,提高巡视工作科学化水平,必须牢牢把握党内监督这一主题,掌握巡视工作
中共河北省第八次代表大会确立了建设经济强省、和谐河北的战略目标,对新形势下推进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全面部署,同时也为共青团组织团结带领广大团员青年积极投身到宏伟的建设实践中来,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青年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共青团作为党联系青年的桥梁和纽带,必须着力把青年的思想统一到省委的决策部署上来,把青年的力量会聚到河北的发展实践中来,团结带领广大团员青年切实发挥好突击队和生力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