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嗅觉的人

来源 :海外星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ivili18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假使香喷喷、热乎乎的咖啡、油锅中滋滋作响的熏肉就在面前。你却完全闻不到任何香味,这会是什么感觉?亚伦就曾活在一个闻不到气味的世界里。
  除非身在香水工厂、酒厂或花园,否则你很可能不会注意到周围充斥着各种气味。多数人将周围的气味视作等闲,但假如你自幼便丧失嗅觉,直到最近才动手术恢复,对于这个散发着各式气味的世界,你会作何感想?亚伦·兰姆可以回答这个问题,他的鼻子失去功能将近20年,2008年底才恢复正常。
  
  闻不到不是好事
  
  亚伦今年29岁,任职于英国伦敦一个爱护动物团体。他记得小时候在肯特郡上小学,同学们很粗暴,经常打架。11岁那年,他的脸被撞倒在运动场上,鼻梁撞歪了,鼻子失去了呼吸和辨别气味的能力。其后将近半年,他一直以为鼻子会逐渐复元,就像耳朵遭重击后,过一会儿听觉就会恢复。不料,这次所受的伤害却是永久性的。时间一天天过去,他发觉自己记不起任何气味了,唯一的例外,可能是新割青草的气味,只是没法儿印证。
  失去嗅觉后,多年来,亚伦会采取不同的方式处理,中学时,他通常假装闻得到气味,例如有人放屁。大家一定哄堂大笑,他也会跟着笑;到了青春期,听见女友称赞什么东西芳香,他也会跟着称赞。他非常频繁地洗澡,以免被视为臭虫。
  在艾普森市读大学时,他坦言自己没有嗅觉,还因此名扬校园,有点儿飘飘然。同学会问他闻不闻得到一些特别刺鼻的气味,见他浑然不觉,无不啧啧称奇。但大家终于发觉这未必是有趣的事。一天早上,亚伦为大家做熏肉三明治。没有察觉到锅子下方的炉火熄灭了,煤气味弥漫整个房间,几乎酿成大祸。
  踏入社会后,亚伦开始感到失去嗅觉是一大残障。他发现,气味往往关乎记忆。亚伦对过去事的记忆不如别人清楚,也许就是因为这个原因。他说:“将近30岁时,我感到假如再不做点补救,未来的记忆,恐怕都无法留住。”
  此外还有其他原因。气味与品尝美食息息相关,没了嗅觉,只能辨识最浓的味道。亚伦的女友艾莉莎很会煮菜,但她每做一道菜,亚伦都要加大量的酱汁,令她大为沮丧。
  而不能用鼻子呼吸,只靠嘴巴,也很不好受。没有鼻子过滤细菌,亚伦很容易罹患感冒或其他小毛病。嘴巴用来吸气,也容易干燥,必须大量喝水,于是半夜常要起床上厕所。
  对亚伦来说,闻不到气味,的确是个“有趣话题”。他过了这么多年没有嗅觉的生活,一旦嗅觉恢复,是否会丧失原来的自我?但他实在厌倦了生病,也渴望能够好好睡上一觉,于是2008年底,终于下定决心,前往伦敦惠廷顿医院看耳鼻喉科。
  
  重新闻识世界
  
  改变亚伦一生的手术,花了不到一个下午的时间,但手术过程并不简单。医生要重整鼻腔内部,伤口不免流血,亚伦却对止血的一种化学药剂过敏。因此他复元的时间较一般人长,3个星期过后,才开始用鼻子呼吸——而这是1992年以来的第一次。又过了1个星期,他的嗅觉也恢复了。随之而来的,是连番惊奇。
  亚伦说:“我向来都知道花朵和垃圾筒有气味,却没想到整个世界都有。我闻到的第一样东西是血,第二样则是在街上闻到的。当时我正和朋友一起,问他:‘哇,那是什么特殊气味?’朋友茫然望着我,想了一会儿,终于明白了:‘那是雨后的气味。’他当然难以理解我为什么大惊小怪,但那气味对我而言,实在极不寻常。”
  现在,亚伦的朋友都习惯了他这种大惊小怪的反应,不觉得有什么特别了。“起初,他们会觉得我的问题有趣,现在,我问:‘那是什么奇怪的气味?’他们会说:‘没什么,只是盐醋薯片。’”
  尽管如此,气味对亚伦面言还是很新奇。他接受手术前,不少人谈到他会喜欢哪些气味,高居榜首的是咖啡。他说:“大家都对咖啡赞不绝口。”
  亚伦发觉,咖啡及排名第二、第三名的熏肉、鲜花,果然都名不虚传。而出乎意料的,是二手书店的书香。亚伦喜欢逛二手书店,闻到二手书店有一种强烈的异香,倘佯其中,更添乐趣。
  恢复嗅觉还帮亚伦解决了一个多年未解的疑问:以前读大学和朋友一起买醉,为何他花的钱最少?当时,他只喝得下专为酒鬼生产的拉格烈啤酒和苹果烈酒。现在他发觉:“那些酒真是难闻。也真是难喝。”
  能够彻底品尝美食,更为亚伦增添喜悦。很多人都吃过鸡肉蛋黄酱三明治,但很少人会像亚伦术后第一次吃那样赞不绝口。现在他回想起来,仍然叹为观止:“那滋味简直难以言喻,令人至今难忘。”吃其他食物,他同样惊叹不已:“第一口,很美味,然后是第二口、第三口,吃罢还齿颊留香。”现在,他吃东西不再一律大加酱汁,令艾莉莎颇感欣慰。
  亚伦说,恢复嗅觉的经历其实颇为复杂,一般人恐怕难以想象。闻到气味是一回事,要分门别类却是另一回事,他说这就像“在黑暗中整理档案”。例如,他必须学习哪些气味最讨厌。有个女同事以脚臭闻名,有天跑步后脱掉运动鞋,亚伦闻到阵阵强烈气味,却不知那是公认的“臭味”,还问同事是不是有人刚喷了防臭剂。另外,他还在学习分辨正常和腐败的肉味,发觉并不容易。
  换句话说,一般人从小就学习分辨哪些“好”,哪些“不好”,这往往有助避免疾病,但亚伦却直到现在才开始学习。表面上,这种判断力似乎是天生的,但从亚伦的经验来看,不学不成。
  虽然嗅觉恢复后,亚伦有时感到迷惘。甚至觉得自己很蠢:“就像身在国外,却不会讲该国语言。”但他对术后的鼻子非常满意。现在,他可以一觉睡到天亮,感冒的次数也不会比别人多了。他对日常生活种种气味的由衷惊叹,仍未消失。
  夏天来临时,亚伦发觉新割青草的气味虽然“奇妙”,却不似童年记忆,不免有些失望,但他也终于领略到气味唤起的回忆。最近艾莉莎煮菜,加入了大茴香子,亚伦说:“那气味使我想起小时候爷爷常带我去的一家糖果店,那时我大约五六岁,爱吃大茴香子糖。我很喜欢那家糖果店。但长大后却遗忘了,现在重拾记忆,真是很奇特、美妙的感受。”
其他文献
一边是,中国人口结构严重失衡,包括人口红利耗尽,性别比骤升,老龄社会提早来临;另一边是,实行了三十余年的计划生育终于作出调整—— 允许“单独家庭”生育第二胎。尽管如此,对于许多梦想着生第二个孩子的都市年轻人,二胎仍然是一个遥远的梦。  许多人因为不是“单独家庭”,不合政策条件,被拦在“单独二胎”新政的大门口之外。他们要么不顾政策,顶着一切困难把二胎生下来,而面临着被政策惩罚的风险,要么屈服现有制度
走山路,访柚木庙    飞机降落在缅甸掸邦(Shan State)高原东枝的黑河(Heho)机场,手推板车上旅客的行李,被堆在机场外任君挑寻,几名红发碧眼外国游客看得瞠目摇头苦笑,黑河机场乡村原始得让人傻眼。东枝意为“大山”,到东枝的游客都是为了要一探茵莱湖(Inle Lake)的秀水风情。机场距离位于良瑞(Nyaung Shwe)镇的茵莱湖,约有20公里,将近1个小时的车程。离开机场后车子一直在
前段时间,《伽百农》(又名《何以为家》)在国内上映,海报上的介绍简洁又带着让人想要一探究竟的吸引力——“我要控告我的父母,因为他们生下了我。”孩子的生育问题、家庭责任和复杂的社会环境被搬上大银幕以一种真实到残酷的方式,放在了大众面前。  在今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都表达了自己想要“丁克”的生活态度,知乎上的问题“为什么现在年轻人的生育欲望越来越低”获得了上千数的回答。不免会有人疑惑,年轻人都怎么了,
埃及革命后,继续爆发出一连串的抗议示威。反政府的、争取自由的、要涨工资的、不满官僚的,诉求多种多样。在首都开罗,抗议示威几乎成了不可或缺的一道风景。  “我要每天去看一起抗议示威!”话音刚落地,我就后悔了。  第一天,我们听说在举世闻名的“埃及博物馆”外会有一起抗议活动。但是,穿过开罗拥堵的车流,总算赶到现场,一看,抗议已经结束了。  我心想,完了。项目刚一开头,看来就要落空。  但是在开罗,我真
雪花飘飘,香气氤氲,春节又快到来了。恐怕很多人都在思考,现在这年到底该怎么过?  笔者就“过年”这个话题询问过很多人,其中一个是企业的干部,参加工作二十几年,一个月几百块钱的工资拿过,数千元的工资也拿过,生活比较舒适。对于过年,她很感慨:“现在过年真没意思,真无聊。”而有此感慨的不仅仅是她。这是否说明,现在的年确实是很没意思、很无聊了呢?  但奇怪的是,大多数成年人只要一提起小时候的过年就马上来了
石田衣良  日本作家,本名石平壮一。1960年出生于东京,毕业于成蹊大学经济系。作品题材广泛,包括青少年犯罪小说、经济犯罪悬疑小说、情欲小说、爱情小说等。  池袋“小宇宙”  这是东京的一个另类街区。动漫或色情电玩招贴塞满了街道两旁的店铺橱窗;伸出房檐的中文店招,不到午饭时分就排起长龙;太阳晒屁股才苏醒过来的年轻人,散落在市政公园里,呆望着循环落下的喷水池水珠,一股青春火焰难觅出口。  这就是池袋
凯特·贝琴萨(Kate Beckinsale)1973年7月26日出生于英国伦敦,代表作品有《珍珠港》、《决战异世界》、《凡赫辛》、《命运好好玩》、以及《真相至上》。她在2012年1月推出两部新作《决战异世界:未来复苏》、以及《禁运品》。   凯特·贝琴萨出生于英国伦敦的一个演艺世家,父亲是英国著名的喜剧演员李察·贝琴萨,自小受艺术薰陶而显出表演天赋。凯特在牛津大学就读时曾被发掘在改编自莎翁名剧
阿多尼斯在写爱德华·萨义德的简短评论中写道,萨义德思想的独特性不在于他忠实于自己的巴勒斯坦属性,而首先在于他的世界性。这个观点其实并不稀奇,用我们通俗的话说就是,民族的即是世界的。但如果把这个常识性的论断搁置在具体的语境下,就知道阿多尼斯的意涵与所指了。在一种伊斯兰教文化背景下,这个常识就变成了大逆不道之语。萨义德在西方,阿多尼斯在东方—他们两人构成了阿拉伯文化世界的两极,一个身处西方世界,向人们
调查称,英国人平均每年花掉34亿英镑寻找生活的另一半。购买新衣服和下馆子吃大餐是单身男女大笔撒钱的主要理由。   英国约会公司Match所作的一项调查显示,每年英国有大约3700万个约会,而单身男女在每一次约会上划掉的钱数是47英镑。每年,平均每个单身男女为找到中意伴侣所花费的金钱数额达到1107英镑。而他们每年花在娱乐活动、去酒吧和下馆子的费用达到13亿英镑,为参加约会购买新衣服的开销
森林里流动着清浅溪流、平缓山丘一重一重披着针叶林,罗马尼亚中部群山谷地里,游人聚在帕丽斯城堡(Castelul Peles)庭院咖啡座、手握饮料,呵口气,仿佛都能吐出烟雾来。    美好巴黎风    这里是罗马尼亚川夕凡尼亚地区的东南边、占全国1/3土地的喀尔巴阡山从北向西折的拐弯处,山中森凉,充满金属般的兵气。1897年爱尔兰作家布兰姆·史托克(Bram Stoker)以这与世隔绝的山区为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