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肿瘤标记物联合CT检查在周围型肺癌预后评价中的价值

来源 :中国基层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OMAO10023331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血清肿瘤标记物联合CT检查在周围型肺癌预后评价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204例诊断为周围型肺癌的患者并进行为期3年的随访.采用CT平扫及增强扫描检查以计算肿瘤边缘增强密度;抽取外周静脉血检查血清癌胚抗原(CEA)、糖蛋白125(CA125)、细胞角质素19(CY211)以及糖蛋白199(CA199)水平.观察并分析血清标记物、肿瘤边缘增强密度以及两者联合检查对周围型肺癌患者1、2、3年肿瘤转移率的预测价值.结果 血清CY211水平与周围型肺癌患者1、2、3年肿瘤转移率显著相关(r=0.763,P<0.05);随着肿瘤边缘增强密度的增加,周围型肺癌患者1、2、3年肿瘤转移率显著升高.血清CY211水平与肿瘤边缘增强密度联合检查可显著提高周围型肺癌患者1、2、3年肿瘤转移的检出率.结论 CT平扫及增强扫描联合血清肿瘤标记物CY211有助于提高周围型肺癌肿瘤转移的检出率,对于周围型肺癌的预后具有预测价值。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消化内科就诊的患者1 200例,其中GERD患者99例为观察组,另选择99例非GERD患者为对照组,通过问卷调查及食管、胃内压测定等方法分析GERD患者各相关危险因素.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食管下括约肌的平均压力(LESP)、食管下括约肌长度(LESL)、胃内压(GP)、屏障压(LESP-GP)及LESP/GP等指标.结果 1200例参加问卷
目的 研究急性大面积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化的相关危险因素,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60例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是否有病灶内继发出血分为出血性转化组(HT组)和非出血性转化组(NHT组),比较两组性别、年龄、吸烟饮酒、心房颤动史、血压、血糖、血脂、纤维蛋白原等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HT组21例,NHT组39例,出血性转化率为35%,有高血压、糖尿病史及入院后血压、血糖高的患者易于出血转
目的 探讨标准大骨瓣开颅术在急性外伤性硬膜下血肿治疗中的应用,分析其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方法 回顾性分析采用标准大骨瓣开颅术治疗的急性外伤性硬膜下血肿患者51例的临床资料,分析该手术的临床效果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51例患者术后随访3~6个月,死亡10例,植物生存4例,重残6例,中残11例,良好20例.术后并发症:4例迟发性血肿,4例硬膜下积液,3例外伤性癫痫,2例外伤性脑梗死,2例脑积水,2例减压区
目的 分析术后应用桂枝茯苓胶囊对子宫内膜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影响.方法 100例术后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观察组50例,对照组采用米非司酮治疗,观察组采用桂枝茯苓胶囊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血清VEGF、MMP-2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高于对照组的84%(x2=4.16,P<0.05).治疗
目的 探讨恩替卡韦和干扰素序贯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08例,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序贯联合组、恩替卡韦组和干扰素组三组,每组36例.观察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序贯联合组HBV DNA阴转率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复常率分别为77.78%、91.67%,均明显高于恩替卡韦组和干扰素组(x2=14.40、22.12、20.07、18.47,均P<0.05).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无临床症状的颈动脉扭曲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319例健康体检中发现无临床症状的颈动脉扭曲者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查,观察其图像表现.结果 颈动脉扭曲二维超声表现为颈动脉走形呈“S”或“C”或“U”型扭曲.彩色血流见血管扭曲处出现涡流或湍流,扭曲处血流速度加快.扭曲前后血管彩色血流及血流频谱未见明显异常.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作为常规健康体检项目,以判断是否有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