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纯胸外按压CPR与常规CPR对院外心脏停搏患者复苏效果对比的Meta分析

来源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sh_FF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综合评价和对比单纯胸外按压心肺复苏(CCPR)与常规心肺复苏(SCPR)对院外心脏停搏(OHCA)患者的复苏效果。

方法

检索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PubMed数据库、荷兰医学文摘Embase数据库、美国全球数据库提供商Ovid数据库、Cochrane图书馆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数据库、维普信息资源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从建库至2018年3月2日公开发表的所有对比CCPR与SCPR对OHCA患者复苏效果的队列研究。主要结局指标包括自主循环恢复(ROSC)率、出院存活率、神经系统功能良好率。由2名评价者各自独立检索、阅读符合入选条件的文献,独立进行信息采集,并评价文献质量。应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通过选择模型分析法与去除单项研究法进行敏感性分析。采用漏斗图评估发表偏倚。

结果

共纳入10项队列研究、174 163例OHCA患者,其中接受CCPR 95 157例,SCPR 79 006例。纳入研究的纽卡斯尔-渥太华文献质量评价量表(NOS)评分8~9分,提示纳入文献质量均较高。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SCPR比较,CCPR对OHCA患者出院存活率和神经系统功能良好率均有明显改善〔出院存活率:相对危险度(RR)=1.04,95%可信区间(95%CI)=1.00~1.08,P=0.04;神经系统功能良好率:RR=1.11,95%CI=1.06~1.17,P<0.000 1〕;而两组ROSC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01,95%CI=0.98~1.04,P=0.52)。亚组分析结果显示,两种CPR方法对心源性OHCA患者出院存活率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13,95%CI=0.82~1.57,P=0.45);但对于非心源性OHCA患者,SCPR组出院存活率明显优于CCPR组(RR=0.88,95%CI=0.80~0.96,P=0.004)。在固定效应模型与随机效应模型下,上述指标分析结果一致,提示结果可靠且稳定性好。漏斗图分析结果显示,大部分研究呈左右对称的倒漏斗型分布,表明发表偏倚低,但由于纳入研究数量较少,故不能完全排除文献发表偏倚。

结论

对于未进行OHCA病因分类的患者,CCPR在提高ROSC率、出院存活率及神经系统功能良好率方面不亚于SCPR,且CCPR在学习及旁观者施行意愿上更具优势;但在能明确为非心源性OHCA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建议行SCPR。

其他文献
目的动态观察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肝损害各项指标及炎性抑制因子白细胞介素-10(IL-10)的表达,探讨不同高原海拔下SAP大鼠肝损害相关因子与IL-10的相关性。方法将280只SPF级5~6月龄雄性Wistar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每组70只,分别置于西安(海拔1 027 m)、西宁(海拔2 260 m)、兴海(海拔3 300 m)和温泉(海拔3 950 m)4个地区,再将每个地区大
【摘要】 目的 研究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肌张力障碍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总结1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患者大多为散发病例,其中两例为同胞兄弟,均在运动诱发后出现肌张力障碍,表现为肌张力增高得运动障碍,发作持续时间再1~3 min,无意识丧失,脑电图无异常放电。所有患者服用托吡酯后症状能得到明显的控制,且再发后重复用药有效。结论 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