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准语言训练点提高学生读写能力

来源 :向导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crc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下,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是所有语文教师的追求。但目前的许多课堂教学效果甚微,原因之一是教师选不准语言训练点。笔者以为选好语言训练点应从以下四方面入手:依据年段目标确定训练重点;弄清编者意图选准训练内容;依据教材特点确定训练形式;依据教学进程把握训练时机。
  关键词:语言训练点;编者意图; 语文素养
  崔峦曾说“我们时刻不要忘了语文是干什么的?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是语文课程的根本宗旨。”“理解”和“运用”应该并重,不可厚此薄彼。审视我们的课堂教学,现状如何呢?近一两个月笔者听了几十节语文课,发现许多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甚微,甚至无效,原因何在?主要是找不准语言训练点。突出表现为:一是重人文性的“理解”,轻工具性的“运用”,“得意忘言”。二是虽然有语言训练意识,但训练泛化,一个内容可以放在任何一课进行,缺少目的性针对性,程式化地走过场。三是训练时机把握不准,多数训练内容放在课后进行,错过最佳训练时机,影响训练效果。
  何为“语言训练点”?有人说是学生进行语言实践提高语文能力的“入口”,就是在语文教学中,根据课标对不同年段提出的语言文字及其听、说、读、写的具体要求和课文内容蕴含的训练因素,按照学生知识能力基础而确定的语言文字训练的单位和部位,是课堂教学的重点所在。
  怎样选准语言训练点,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呢?本人从以下四方面说说自己粗浅的认识。
  一、依据年段目标确定训练重点
  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课堂目标定位要准确,不能脱离年段训练重点,低年级重点是识字,中年级是段的训练,高年级篇章训练。就阅读课第二课时教学而言,低年级训练点重在朗读积累,能在老师指导下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字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了解自然段的意思。中年级的训练点重在读懂课文内容基础上继续巩固低年级的词句训练,就是在老师指导下重点进行自然段和逻辑段的训练,开始练习概括主要内容。高年级重点进行概括主要内容和体会作者表达情感、领悟表达方法的训练。我们只有通过在各文本中找准训练切入点,包括语言材料、篇章样式、人生体验、思想情感等方面的内容进行多维语言实践感悟,将年段目标的实现分散到各训练点中落实,促使学生在年段目标大背景下,整体把握,层层提升,才能丰富学生的知识积累升华学生的人格。
  二、弄清編者意图选准训练内容
  教学中,教师准确领会编者意图,抓住整组教材中各文本语言写法的独特之处,找准训练点,就能把训练抓实。如那些贴切的用词,充满节奏感的排比、巧妙的拟人等,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历、知识积累,在多途径多层次的语言实践中感受、理解、积累,从而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贴切,表情达意的准确,在建构个性化语言同时,受到情感熏陶。叶圣陶先生曾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学生学习语文知识,掌握语言技能,是以语文教材这个“例子”为凭借,加上现实生活中的语言实践活动等因素实现的。
  例如,一位老师教学《搭石》一文在理解“理所当然”一词时,教师设计了依据课文内容进行语言迁移运用的填空练习:(1)假如遇上盲人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俯下身子背盲人过去,人们把这看做(理所当然的事);(2)假如遇到胆小的孩子来走搭石,他们总要( ),人们把这看做理所当然的事;(3)假如( )。这里教师就依据文本内容很恰当地选准了训练点,学生通过练习既理解了词语的含义,习得了语言,也升华了课文主旨,而且练习有示范有层次有梯度。
  三、依据教材特点确定训练形式
  语文课的最终目的是要让学生具备一定的语文素养,其前提首先要正确、规范运用语言文字。语言文字能力的培养,需要渗透在每一堂课的教学中, 教师要借助“课本”这一例子,把教材中所出现的“知识点” ,让学生正确的掌握。这样,学生在日积月累中,才能逐步形成一种规范的语言,才能游刃有余地将自己所学的知识运用于自己的生活与学习中。每一个文本都有其独特的外在形式,大到各种不同体裁的文本有不同的语言表现形式,小到文本中的每一段落、甚至于每一句话,都有自己独特的外在呈现方式。这些就是文本所呈现的“模样”。对于这些文本的外在语言表现形式,教师要充分挖掘它,将其形成合理的训练点,继而巧妙地运用它,就能让学生在习得语言的过程中提高语文素养,提高我们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一次公开课上,有位老师在教学《假如》一文时,让学生模仿课文中小诗的写法,发挥想象也写一节或几节小诗。二年级的许多小学生写出了令在座老师和同学们十分感动地诗句: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我要给盲人爷爷/画一双明亮的双眼/盲人爷爷再也不用/在黑暗中生活/爷爷也可以和我们一样/享受快乐与光明。还有的学生想像要为贫苦的家庭画上楼房,有的学生想像要为沙漠画上绿洲,有的学生想象要为老师画上漂亮的新衣裳……孩子们都用诗歌的形式表达自己纯真美好的愿望。这节课上,老师就是巧妙的利用了诗歌这种语言形式,引导学生迁移运用,进行了有效的语言训练,达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正所谓教学过程少了迁移和运用是无法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四、依据教学进程把握训练时机
  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字、词、句、段、篇知识的积累,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都少不了训练,训练时机的把握直接影响着训练效果。在具体的语言训练过程中,学生随时会暴露出错误、缺陷,有时还会偏离训练的目标,教师要根据反馈情况抓住时机,有针对性地进行具体细致的指导。如读课文读错字音,上黑板时写了错别字,回答问题时理解有误等,如果教师善于捕捉时机,因势利导加以纠正,往往取得事半功倍的训练效果。
  再比如让学生练笔是阅读教学过程中落实语言文字训练,促进读写结合的一项有效措施。我们不少教师都有意识在学文之后安排一些小练笔,这无可厚非,然而恰当地把握练笔时机,才更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许多课文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在教师进行精当的讲解之后,学生与课文产生了情感共鸣,有许多话要说,这正是练笔的好时机。如果安排在课后“黄花菜都凉了”,学生在课堂积累的情感也许早被其他事情冲淡了,再来写,哪来灵感啊,效果自然就差了。再说,把训练时间放在课堂上不放在课外,这也是给孩子“减负”的具体措施。
  总之,语言训练点是师生进行语言训练的凭借,教学中只有找准了训练点,准确把握训练时机,我们教师的指导才会变得切实有效,才能让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少走弯路,学生读写能力的提高落到实处,学生的语文素养才会真正提高。
其他文献
在湖南省体育局大院内,有一栋三层楼房——湖南省体操运动管理中心(简称体操中心)。这里,>中出了湖南第一个奥运冠军陆莉,造就了“一代天骄”李小鹏,飞出了“璇美人”刘璇;这里,培养了国际级运动健将11人、国家级教练12人、国际级裁判11人;这里,创造着一个又一个奇迹,奥运金牌4枚、世界比赛金牌23枚、亚运金牌24枚、全运会金牌18枚的业绩见证了这里的辉煌:这里连续多年被中共中央组织部、国家体委、中共湖
期刊
摘要:英语课程要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听、说、读、写是学习英语的基本技能,而听的技能直接影响到其它三项技能的提高。我分析了初中英语听力教学中的问题及影响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实践对策。  关键词:初中英语;听力教学;有效性  随着学生知识面的扩大和语言能力的不断提高,根据教学需要,学习语言应首先从听入手,然后学会说,读与写是在听说的基础上逐步发
期刊
摘要:影响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因素有很多,教学方法的采取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小学数学低年级采取问题探究式教学方法受到很多教育者的争论,这些争论对于问题探究式教学的改进是有利的。本文就小学数学低年级教学中采用问题探究式教学法进行了一些探究,希望能助推这种教学方法的改进。  关键词:问题探究式教学;小学数学;运用策略  作为一门义务教育阶段的基础学科,小学数学有它自身的使命和学科特点,肩负培养现代公
期刊
小学数学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是以“问题——探究——应用”为主线,以学生的探究活动的载体,以教师点拨为主导,以培养学生数学学习能力为中心,以优化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模式。  一、课堂教学模式  1.生活情境中生成问题  首先,教师出示或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在情境中搜集数学信息,发现问题。其次,质疑是创新的开始,提出一个好的问题比解答一个问题更有价值
期刊
钱千里碰到棘手的事情了。   虽然棘手,但又不算是什么意外的事情,因为这本来就是他自已的工作。   小坝村要被征用了。   钱千里是镇上分管新农村建设的副镇长,这块工作现在可是头等大事,所以钱千里的排位也越来越靠前了,从第四位排到紧随正镇长之后,相当于常务了。   肩上的担子重呀。   而且因为书记镇长不和,两边都向他示好,他在中间有点如鱼得水的得意。这也是他的能耐。如果是个没有能耐的蠢
期刊
摘要:众所周知,如今国家大力提倡学习语文,并且多地的高考政策提出将提高语文的分数。由此可见,现在提高语文学习能力是重中之重。当然学好语文,不仅需要学生的努力,也需要老师和家长的推动和配合。我们老师和家长的目的不仅是要让学生学好语文,更要学生爱上语文,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学习更多的知识和更多的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学习中快乐,在快乐中学到更多的知识和各方面的能力。  关键词:良好习惯;家长支持;课外实践;
期刊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根据《教育部关于积极关于积极推进小学开设英语课程的指导意见》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办法)》要求,为了适应素质教育,全国各地都逐步在小学三年级及以上年级开设英语课程。为了更好地教好小学英语,很多小学英语教师都在积极探索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模式与方法,但因小学英语教学模式的不固定,致使很多教师都很迷惘、困惑:农村小学英语教学该教些什么,怎样教? 为此,根据多年在农村小学进
期刊
记不起几时头一回读到《楚辞》了。   如果可能,我宁愿重新想象这样一个时刻:或高山之巅,怪石嶙峋,云气氤氲;或江河之侧,波涛汹涌,一泻千里。那是与天地对话的时刻,是我,非我,已然不知。   明代文人蒋之翘这样说道——   读《楚辞》,观其悲壮处,似高渐离击筑,荆卿和歌于市,相乐也,已而相泣,旁若无人者;凄婉处,似穷旅相思,当西风夜雨之际,哀蛩叫湿,残灯照愁;幽奇处,似入山径无人,但闻猩啼蛇啸
期刊
摘要:在现代化教学之中,课堂提问的教学方式越来越受到重视,这也是小学数学课堂最为常用的方法,而课堂提问也是教师精心设计,对学生课堂及时学的知识进行的一个反馈,也是教师更好地为学生传授知识的而采取的方法。通过教师的灵活提问,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及时巩固与加强理解,并能够为教师及时反馈学生学习的情况,以便做出及时的教学调整,也能够更好地发散学生思考问题,对学生多方面都有着较好的培养。  关键
期刊
小学语文教学的的根本任务在于“读”与“写”的结合训练。笔者谈谈二者结合的重要性,重点探究二者怎样结合才能提升教学效率。  一、小学语文读写结合的重要性  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将读写结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分析思维和创造思维。学生在阅读课文时,其头脑中会自觉对文章内容进行加工,对文章的结构和所表达的思想会进行分析,因此,大量的阅读对提高学生的分析思维具有促进作用。学生在基于大量的阅读基础上,当其知识量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