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视角”与“制冲突”

来源 :现代交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lip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如何在考场短时间内构思出一篇完整合理的记叙文故事,是师生们在“想象类记叙文”考查背景下需要不断探讨的话题。从人物身份和情节设计的角度提供了“选视角”和“制冲突”两种手段。前者解决选材的问题,后者关注篇章的具体展开。
  关键词:想象类记叙文 故事 视角 冲突
  中图分类号:G6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 (2019) 14-0193-02
  自2015年始,北京高考作文由一道题变成了二选一,并且开始有了明确的文体意识,即由原来的“文体不限”转为明确要求写作“议论文”或“记叙文”。其中记叙文题目则呈现出鲜明的虚构性、重想象的特征,故一般称其为“想象类记叙文”。北京高考记叙文真题,2015年《假如我与心中的英雄生活一天》、2016年《神奇的书签》、2017年《共和国,我为你拍照》、2018年《绿水青山图》,本质上是让学生在既定的主题之下,讲一个情节完整,符合事理的故事。
  然而,记叙文教学的难点及其一直为很多高三师生备考盲区的原因就在于在短时间内快速构思并形成一个有情节、有意味、有情感的故事。
  为此,需要解决两个核心问题:讲什么故事和怎么讲故事。解决这两个问题可以靠两个关键方法:选视角与制冲突。选视角,解决的是人物身份、人物视角的问题,通过人物身份的设定,从而确定故事的选材。制冲突,解决的是情节发展、故事展开的问题,它使故事免于因寡淡或无趣而沦为平庸之作。
  一、选视角:让故事大体定向
  同一个故事由不同的讲述者来叙述,会产生不同的意蕴和主题。2015 2017三年真题都规定了以“我”的视角来讲故事。2018年《绿水青山图》并未在人称上设限,考生可以以第三人称视角来叙事。但无论是哪一种视角,首先必须赋予故事的主人公以一个身份。身份设定的目的是推动考生在既定身份设定的框架下去设计人物行动。作为故事的叙述者的“我”完全可以被我们赋予任何一种身份。我们在审题完后应该首先在“我”的身份上下一番心思,比如,我的职业、我的家庭、我的爱好等,以丰满“我”的形象背景。
  比如, 《共和国,我为你拍照》-题。
  很多考生根本没有考虑题目中的“我”的设定,甚至单纯地将这个“我”等同于现实中的“我”。因此,大多数学生在选材时,想到的只有去共和国的象征“天安门”前去拍照,而当我们赋予“我”以不同身份的时候,我们的思路才会被极大地打开:
  如果“我”是一名航天科学家,2049中国成功实现登月计划,同事们和宇航员视频通话,我可以为之拍下这张照片;“我”是一个老师,我可以拍下我所在的学校当时优越的教育环境和先进的教育科学设备,以小见大地反映祖国伟大的成就;如果设定“我”是某杂志社记者,我的视野则将更加开阔,我可以天南海北地去捕捉伟大复兴的镜头。
  选择了人物身份,便选择了人物视角;确定了人物视角,便限定了故事选材,即我能拍什么样的画而。我们完全可以、也应该跳出现实的经验,不再将“我”局限于日常的、中学生身份的自己,而应该别出心裁地为“我”包装。
  再以《假如我与心中的英雄生活一天》为例。
  很多考生的“我”只是以无名无身份的旁观者的形象目睹了英雄的一天或某些事迹,并没有和英雄发生互动、产生交流,这很难称得上“我和英雄的一天”,那么英雄的形象和风采很难让“我”产生触动或震撼。所以我们需要思考“我”应以何种身份出现、与英雄发生互动,“我”的身份的设定就很有讲究。有人选择鲁迅,我就完全可以将“我”设定为一个热爱文学、关心时政的进步青年。这样我才能够和鲁迅就文学、社会进行深入的交流,这才可以更好地写出鲁迅心系社会、提携进步青年等英雄的形象。如果选择写黄继光类的战争英雄.我们可以设定“我”为英雄的战友或副手,以便更好地贴近英雄的生活,感受英雄的气概。
  这启示我们,在生活中、备考时,我们应对那么多行当、职业、身份有所了解,能够“能近取譬”,以我家人或熟悉的报道、故事为原型来确定选材。
  二、制冲突:让故事更加生动
  很多考生的记叙文存在平铺直叙、缺乏波澜、人物形象不鲜明、情节不够生动等问题。在故事中有意制造冲突,让人物形象和故事主题在矛盾中凸显是让考场故事迅速增色的决胜一招。
  所谓“冲突”包括人与人的冲突,人与外在环境的冲突及自我的内在冲突。
  为了更好地展开冲突,我们可以根据题目需求,为故事设定1-2个次要人物,次要人物的功能包括“我”行动的阻挠着和支持者。如果故事中只有“我”一个人物,这就会导致“我”只能作为一个旁观者或孤立的叙述者来讲述故事。而好的故事只有在人物的交流与互动中才能有情节的生长点。
  如何在故事中制造冲突呢?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是:有意地给人物制造障碍,将正常的时间顺序发展的事件打出常规,制造波澜,形成故事。如果套用一種公式化的表述
  “渴望十障碍十解决十结局”=故事
  “我”确定了身份以后,给“我”设立一个行动目标,可以是我想完成某项工作或我想实现某个目的,此即“渴望”。然后,为“我”在实现渴望的过程中设置一些障碍,这可以是上述“阻挠者”的外在阻拦,也可以是我的内在心理冲突。有了障碍以后,原本故事的平衡被打破,我要去解决这个阻碍,我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也可以通过上述“支持者”的帮助去实现。最后问题解决,故事回到平衡,点明主旨,收束作结,但是前后人物的心理或认识已经发生了变化。
  借用叙事学的理论,一个故事就是在“平衡—— 障碍—— 不平衡—— 解决—— 平衡—— 新障碍 —— 新不平衡 再解决……”这样的循环中发展。
  我按这个模式简单地分析下《老人与海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滨州城郊采摘旅游的开发策略,首先概述了城郊采摘旅游的发展,接着分析了滨州城郊采摘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的对策。  关键词:滨州 城郊 采摘旅游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06-0070-02  一、城郊采摘旅游发展概述  (一)城郊采摘的内涵  所谓采摘是指人们不断收集与摘取食品,诸如,瓜果、蔬菜、茶
摘要:本文以实体书店面临现状为背景,以西西弗书店为例,探析实体书店的经营模式:差异化销售经营模式、复合式经营模式和O2O经营模式。  关键词:西西弗书店 实体书店 经营模式  中图分类号:G23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14-0060-02  实体书店的强势发展始于改革开放,经济复苏,物质生活的逐渐满足使人们的注意力集中到精神层面,伴随着对实体书店国有或者集
摘要: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旨在提高农村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在此背景下,作为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应抓住机遇,响应国家号召,尤其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发展更应结合专业特点,助力乡村振兴。通过分析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提出了新建应用型本科“一二二”人才培养路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应通过优化课程体系,注重教师队伍建设,深化校企合作等来提高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的能力。  关键词:乡村振兴 农林经济管理
摘要:书法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书写水平是一个人综合素养的集中体现。2017年版新课程标准大力倡导将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学生教育的各个方面。但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的突飞猛进,使小学书法教学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如何突破书法教学困境,抓住机遇,继续提升小学生书法素养是素质教育的当务之急。针对当下书法面临的困境,探析提升书法艺术素养的具体策略,对一线小学书法教学的有效实施是有益的。  
摘要:举证时限制度在2012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是浓墨重彩的一笔,与之前的规定相比有重大变化。对于新《民事诉讼法》中举证时限在司法实践中的出现问题,本文分析了举证时限的公正与效率在诉讼中的博弈以及对此提出解决方法,平衡双方在诉讼中的价值。  关键词:民事诉讼 举证时限制度 效率与公正  中图分类号:D9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08-0084-
摘要:《安妮日记》由主人公安妮所写,它记录了二战期间安妮随父母为了躲避德国纳粹对犹太人的残酷迫害而躲进密室的生活。它对德国纳粹党罪恶的揭露和对二战时期历史事实的描写使得它独具历史以及现实价值。在日记中,安妮展现出了人文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这对当今世界仍然产生深远影响。通过类比中德文版本《安妮日记》以及相关书评,对主人公安妮的人物形象、精神、信念的描述和分析进行分析和研究,我们看到了安妮在日记中记录
摘要:人类命运共同体是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产物,是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洞悉世界发展大势提出的理论构想,主要包括要树立命运共同体意识,以合作共赢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是马克思共同体思想在当代中国的进一步拓新,对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  关键词:人类命运共同体 共享共同体 当代拓新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12-0194-02 
摘要:中学阶段是学生一生中重要的转折时期,在这个阶段,学生面临着升学的压力,同时他们的生理和心理逐渐成熟,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也处于形成过程中,因此,这个阶段学生所接受的德育对其一生有着深远和深刻的影响。思想政治是教育部门对学生实施德育的主要途径。但是,发现思想政治课厌学现象普遍存在,厌学程度则有轻有重。学生能不能学习并学好思想政治课,  关键词:厌学 原因 思想政治课  中图分类号:G633
摘要:独立学院是我国高等教育办学体制改革和创新的成果,它能够缓解目前我国在高等教育方面资源不平衡的问题。独立学院的学风建设对自身发展有着直接关系,对学院的健康发展起到导向作用。但因独立学院的学费建设存在自身的特点、困境,因此也急于寻求建设学风的新出路。  关键词:独立学院 学风建设 困境出路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01-0081-02  强
摘要:二外日语的学习对于日语学习者而言既是语言的学习过程,也是体验日本文化的过程。二外日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至关重要,应引起授课教师的足够重视。本文以“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下的日本文化导入为切入点,探讨二外日语教学改革的新思路。  关键词:“以学生为中心” 二外日语 文化导入  中图分类号:H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