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制砂对自防水混凝土性能影响的研究

来源 :中国建筑防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ntaaa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充分掌握机制砂特性的基础上,采用不同地区的机制砂配制C30、C60自防水混凝土,研究了机制砂对自防水混凝土工作性、力学性能及防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机制砂较河砂级配差,且需水量和石粉含量较高,对自防水混凝土工作性、力学性能影响比较复杂,但对抗渗、抗冻、抗氯离子渗透性能有利;吸水率指标能较好反映自防水混凝土抗渗、抗冻和抗氯离子渗透性能,可为自防水混凝土性能评价节省工作量.
其他文献
结合抚仙湖浮游植物、水生植物等样品,对野生植食性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31个组织和野生肉食性鱇浪白鱼(Anabarilius grahami)17个组织样品碳、氮元素含量和稳定同位素比值(δ13C、δ15N)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鱼类不同组织的碳稳定同位素分馏效应显著,草鱼不同组织δ13C分布范围为-20.66‰~-11.62‰,极差为9.04‰,鱇浪白鱼为-27.55%o~-19.71‰,极差为7.84‰.而氮稳定同位素分馏较小,草鱼δ15N分布范围为9.09‰~1
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逐年增加,由此带来的环境问题日益严峻.不同垃圾组分有其各自适宜的处理与利用方式,因此,有效的垃圾分类技术具有重要意义.我国现有的以人工为主的垃圾分类方式存在效率低、成本高、准确性差等弊端,而垃圾智能分类技术是解决相关瓶颈的重要手段.本文简述了中国代表性城市生活垃圾分布和近年变化趋势,从密度、电、磁、声波、图像以及光谱多种技术角度出发,解析了国内外现有的城市生活垃圾智能分类技术,简要介绍了智能垃圾分类技术的实际应用情况,分析了智能垃圾分类技术的挑战与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