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近四年来我院收治四例于长期服用扑热息痛后发生白血病的病人(急淋2例、慢粒和亚急粒各1例)。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四年来我院收治四例于长期服用扑热息痛后发生白血病的病人(急淋2例、慢粒和亚急粒各1例)。
其他文献
本世纪初,具体地说自1903年Einthoven创用了弦线型心电图机之后,心电图学很快地得到了临床应用及发展。在过去的75年中,心电图的应用及发展经历过几个高潮。如在20年代以Lewis为代表的一组应用标准导联心电图对心律失常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在40年代初以Wilson为领导的一组发展和推广应用心前导联及单极肢体导联以来,12-导联心电图逐步取代了以往的三个标准导联心电图。心电图的诊断范围及准确
消化系统疾病中,有不少是常见病、多发病,对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影响很大,但在消化系统疾病的防治研究方面,却长期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尤其在“四人帮”的干扰破坏下,不少专业队伍和组织机构被拆散解体,致使我们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有较大的差距,要实现四个现代化、赶上世界先进水平,尚需作出加倍的努力。
文氏现象是心律失常中的一种常见表现,不论在窦性或异位心律时均可出现。本文报道2例房室交界性(以下简称“交界性”)心律伴文氏现象,1例系“非阵发性”交界性心动过速伴逆行和下行性文氏现象,另1例为阵发性交界性心动过速伴下行性文氏现象和完全性右束支阻滞。
对《对“乙型肝炎抗原和胎儿甲种蛋白二联测定法”一文的商讨》的答复
我院最近收治一例重度乌头类药物中毒所致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经电击复律成功。
为什么部分多发性骨髓瘤的病例血清免疫球蛋白不增高?
近几年来,病毒性肝炎病原学和免疫学研究的发展比较迅速。虽然肝炎病毒的分离还未完全解决,但对甲、乙两型肝炎病毒颗粒(或病毒抗原)的超微结构、物理化学特性和抗原组成等方面,都作了深入的研究,为用特异的免疫学方法诊断肝炎提供了有利的条件。目前已可应用特异的血清学检查来确定甲、乙两型肝炎,这对了解肝炎的流行规律、解决临床诊断、判断预后、制备疫苗和免疫球蛋白等方面无疑地有极重要的意义,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上消化道息肉并非罕见,我院连续4,000例上消化道纤维内窥镜检查中共发现56例,占1.4%。直径大于2厘米的多发性息肉和异型上皮性息肉较易癌变,一经发现须及时处理。1976年起我院用自制圈套器在内窥镜下作息肉摘除共20例,均获成功。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循环血液渗入血管壁而形成的血肿,起病急,变化快,如不能及时诊断,正确处理,常引起死亡。临床上因其发生部位和器官受压及组织穿破程度的不同,表现也不一样,易误诊为急性心肌梗塞,瓣膜病,急腹症等(1~7)。为了提高对此病的认识,加强防治工作,现将近年来本市五个医院经尸检证实为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13个病例,进行临床及病理分析,并对误诊原因、鉴别诊断、治疗等略加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