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东北会泽地区南红玛瑙产出特征及成因分析

来源 :地质找矿论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999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会泽地区的南红玛瑙矿主要产于上三叠统飞仙关组的中上部砾岩层、上二叠统宣威组底部砾岩层以及晚二叠世峨眉山组杏仁状玄武岩中。玛瑙新鲜面多为红色、浅红色及灰白色;呈椭球状或扁球状分布于砾岩之中,分布不均匀,局部富集;玛瑙砾石大小不一,玛瑙粒径多集中在0.55cm,偶见大于6cm。会泽地区的南红玛瑙矿形成可分为三个阶段:1)晚二叠世时期,玄武质火山岩(P3e)中的含硅质热液在晚期充填于玄武岩气孔或裂隙中,经过(快速)冷却形成隐晶质石英或晶质石英集合体——玛瑙,即原生玛瑙;2)晚二叠世晚期的华力西运动和印支运动早期的地壳继续隆升,使得含玛瑙玄武岩遭受风化-剥蚀作用,两次剥离出来的玛瑙单体经流水搬运作用及河湖相沉积作用,形成宣威组(P3x)、飞仙关组(T1f)含玛瑙砾石层——沉积砾岩型玛瑙矿产;3)近-现代地质作用,使得二叠纪玄武岩气孔中原生玛瑙和宣威组、飞仙关组沉积砾岩层中的次生玛瑙砾石,再次受到风化-剥蚀作用,玛瑙砾石经流水搬运至现代河流或湖泊中,形成次生玛瑙砂矿。
其他文献
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重镇深圳,近日再涌春潮——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深圳市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的第五届中国电子信息博览会(CITE 2017)于2017年4月9日至11日在深圳会展中心拉开大幕。此次展览以“开启智能时代”为主题,突出智能信息产业的发展潮流与趋势,围绕人工智能、智能硬件、虚拟现实等领域设置重点展区,展示智能信息产业发展最新技术与产品,演绎智能制造、智能网联汽车、智慧健康养老、智能材料等跨界技
1877年,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最早提出了"丝绸之路"的概念: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13~14世纪,在横贯欧亚的陆路交通干线上,古代中国同西方各国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在这条路线上,运送的
多不杂铜矿床是近年来在西藏多龙矿集区发现的超大型斑岩铜矿,铜矿石中金的含量较高,黄铁矿是重要的载金矿物之一。研究黄铁矿形态特征、热电性特征、化学成分标型特征等与金
通过对内蒙古太仆寺旗地区1∶5万区域地质矿产调查,发现其断裂构造主要有NNE向、NEE向、NE向、NW向4组,以及少量近EW向和SN向断裂。NNE向断裂以正断层为主;NEE向断裂受后期再
在水系沉积物中进行重砂矿物取样仍然是寻找以矿体或含矿母岩为目标体的主要手段之一,但对于金刚石矿干扰体很多。金伯利岩中与金刚石伴生的镁铝榴石、铬铁矿、钛铁矿和透辉
大学生科研训练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的重要举措.奥尔堡PBL模式主张“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由项目来组织”的教学理念,鼓励学生
作为国家首批“双创”示范基地,四川大学提出了将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作为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突破口的指导方针。针对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实验的不足,以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为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家族成员参与调节众多发育过程。目前,FGF已被开发用于促有丝分裂、细胞保护和血管再生的治疗。最近研究发现,内分泌型的FGF19亚家族在体内胆汁酸、葡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