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庸》开篇三言将天命、人性、教育的关系凝练为"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作为文教传统的"性—道—教",历经浃化沉淀,其逻辑论证体系逐步丰满。"率性教育"是创造性的教育实践转化,其倡导保护天性、尊重个性、培养社会性。未来学校的新样态、未来课堂的新模式、未来学习的新变革是"率性教育"探索方向,即融合多学科对"儿童"的思考,重视儿童的生物性、天性基础及其根基作用,强调学不躐等的自然适应性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