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CT检查已成为肝门部胆管癌术前检查的一种重要的手段.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0年9月至2012年9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收治的20例经手术和活组织病理检查证实的肝门部胆管癌的多排螺旋CT表现,探讨多排螺旋CT检查在肝门部胆管癌诊断与可切除性评估中的价值.所有患者在腹部平扫后行动态增强扫描,包括动脉期和门静脉期,6例行3 ~4 min的延迟期扫描.扫描结束后进行二维和三维重建.观察肿瘤的部位
【机 构】
:
200025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放射科,200025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放射科,200025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放射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CT检查已成为肝门部胆管癌术前检查的一种重要的手段.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0年9月至2012年9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收治的20例经手术和活组织病理检查证实的肝门部胆管癌的多排螺旋CT表现,探讨多排螺旋CT检查在肝门部胆管癌诊断与可切除性评估中的价值.所有患者在腹部平扫后行动态增强扫描,包括动脉期和门静脉期,6例行3 ~4 min的延迟期扫描.扫描结束后进行二维和三维重建.观察肿瘤的部位、大小、邻近血管受累的范围、肝门部及腹膜后有无淋巴结的肿大、肝脏有无转移癌.CT平扫仅发现8个肿瘤,表现为肝门部低密度结节样肿瘤.增强扫描所有肿瘤可显示.5例浸润型表现为肝门部胆管壁局限性增厚,动脉期即可出现环形强化,门静脉期和延迟期的强化则更为明显.8例管内生长型表现为胆管内乳头状或结节状的软组织影,延迟强化的特征非常明显,肝内胆管扩张也非常明显.7例包块型表现为肝门部肿瘤,可累及邻近血管和部分肝组织.所有患者显示弥漫性或局灶性的肝内胆管扩张.二维和三维重建结合可以更加清晰地显示肿瘤以及肝动脉或门静脉受累、肝叶萎缩、淋巴结和肝脏转移的情况.多排螺旋CT横断面多期动态增强+多平面重组+ CT血管成像的“一站式”检查,可以更好地显示肝门部胆管癌肿瘤,进行术前准确分期,有助于外科精准化治疗方案的制订。
其他文献
由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唯一授权,中国医师协会主办,第三军医大学附属西南医院全军肝胆外科研究所和《中华消化外科杂志》编辑部承办的“第十期全国肿瘤消融治疗技术规范化培训班”拟于2014年10月15-21日在重庆举办。培训内容:第三类医疗技术审核政策及程序解读;微波、射频、氩氦刀消融治疗肿瘤的原理及常见设备的应用;经皮穿刺影像(US、CT、MRI)导航技术模拟操作及应用;超声引导穿刺技术和超声造影在
目的 探讨十二指肠腔内双套管负压吸引在十二指肠破裂修补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14年1月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收治的56例行十二指肠破裂修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十二指肠减压方法为经胃十二指肠单纯引流者31例(单纯引流组),经胃十二指肠腔内双套管负压吸引者25例(双套管吸引组).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十二指肠引流液量、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重复测量的方
随着全直肠系膜切除技术的推广,中低位直肠癌的保肛手术比例大大提高.保肛术后吻合口漏是直肠癌术后最重要的并发症,也是术后发生其他并发症和死亡的主要原因.国内外的外科医师对直肠癌术后吻合口漏的早期诊断、预防及治疗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对该并发症有了较深入的认识。
目的 观察HGF/Met通路对肝癌细胞株MHCC97-H干细胞样表型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肝癌细胞株Huh7和MHCC97-H,采用细胞免疫荧光染色技术筛选高表达Met的肝癌细胞株MHCC97-H,将其分为4组:空白组(不做处理)、HGF刺激组(50 μg/L HGF)、抑制组(50 μg/LHGF+1 mol/L HGF抑制剂PHA665752)和表皮生长因子(EGF)/成
胸腹主动脉瘤(TAAA)包括B型主动脉夹层(B-AD),由于病变范围广,病情进展快,加上病理部位特殊,给外科治疗带来许多困难.手术中大出血、休克、心搏骤停和多脏器功能衰竭是常见的致死原因;截瘫和肾衰又是灾难性手术并发症,迄今仍然是一种挑战性手术.根据近年来美国等8个大组(>100例/组)对3443例TAAA手术治疗报道[1-8],手术生存率大都在90%以上,并据不完全统计5年和10年生存率分别为7
急性肠缺血病情凶险,病死率高,易误诊.应用多排螺旋CT及CT血管造影检查快速准确诊断急性肠缺血及其病因,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3年6月西安市西电集团医院收治的31例急性肠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肠系膜动静脉狭窄闭塞,病变肠壁强化减弱或消失是急性肠缺血的直接CT征象,肠壁增厚是急性肠缺血最典型的间接CT征象,肠管扩张或萎陷也是急性肠缺血常见的间接CT征象,肠系膜脂肪水肿浑浊也
肝海绵状血管瘤是肝脏最常见的良性肿瘤,近年来接受肝动脉栓塞化疗的患者越来越多,相关的并发症、后遗症也随之增多,其中胆管损伤所致的梗阻性黄疸是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对于这类症状不典型的梗阻性黄疸有可能误诊为胆道恶性肿瘤,从而对后续处理带来难以预料的影响.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收治2例肝动脉栓塞化疗治疗肝血管瘤后发生梗阻性黄疸患者,总结其诊断与治疗经验。
许多心脏疾病,如法洛四联症、肺动脉闭锁、右室双出口等以及主动脉病变行Ross手术者,均需重建右室肺动脉连接,常用的材料有自体心包、异种材料、同种异体主动脉带瓣管道、人工材料如Gore-tex片、人工合成的带瓣管道.这些材料均存在局限性,Gore-tex片一般不能重建瓣膜结构;自体心包构造带瓣的结构,效果不理想[1];由于右心系统压力低,血流速度慢,人工瓣膜特别是机械瓣置入之后血栓栓塞并发症多,目前
1 前言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pancreatic neuroendocrine neoplasms,pNENs),原称为胰岛细胞瘤,约占原发性胰腺肿瘤的3%.依据激素的分泌状态和患者的临床表现,分为功能性和无功能性pNENs.无功能性pNENs占75% ~ 85%.功能性pNENs约占pNENs的20%.常见的功能性pNENs有胰岛素瘤和胃泌素瘤.胰岛素瘤一般位于胰腺,而胃泌素瘤多见于十二指肠或胰
目的 探讨十二指肠间质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收治的14例十二指肠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结果.依据肿瘤的部位、大小及周边浸润情况选择手术方式,术后根据患者肿瘤危险程度分级标准分为高、中、低危险期,针对性进行化疗.通过电话及门诊随访,每3个月随访1次,随访期间询问患者症状,行体格检查和血生化、胸部X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