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广权:花样百出讲段子,一本正经过生活

来源 :家庭百事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uxi1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激动的心,颤抖的手,推荐什么大家都买走。”“买它买它就买它,热干面和小龙虾。”……截至5月12日,中央电视台(以下简称“央视”)主持人朱广权短短一个月时间在网上进行了三场直播卖货,累计创下上亿销售额,每次出场都承包微博热搜第一。在这之前,已经数不清朱广权上了多少次热搜了,凭借渊博的学识、押韵的段子、画风清奇的主持风格,朱广权成了网友口中的“万词王”“押韵怪”“央视第一带货主播”……他不断新增的标签,为大众打开了“宝藏权叔”的一扇扇完全不同的大门。

新闻的温度,来自专业、敬业、霸气


  1979年出生的朱广权,是收视率仅次于《新闻联播》的新闻资讯节目《共同关注》的主持人。在央视新闻频道的“封印”下,他惯常的形象是:一身得体的西装,鼻梁架一副黑框眼镜,浓眉大眼,举止端方,即便头顶时兴奶奶灰发色,也难掩儒雅板正的新闻主播气质。
  朱广权从小就是“学霸”,高中时就确定了自己的人生方向:考上中国传媒大学,成为一名像白岩松和康辉那样的金牌主持人。高考时,他的文化成绩考了全校第一名,专业课却没能过关,因此不具备进入中国传媒大学的资格。
  得知消息的朱广权伤心不已,身边的人都劝他选择其他大学,他却心有执念,坚持复读一年。这一年里,在保持文化课高水准的同时,他苦修专业课,一步步靠近自己梦想中的职业。一年后,朱广权终于如愿考上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专业。
  大学毕业后,朱广权进入央视,和偶像白岩松、康辉成为同事。但当他准备大展拳脚时,却遇到了人生的低谷。央视人才辈出,新闻播报也需要一丝不苟,“思维活跃”的朱广权完全没有施展个人才华的机会,因此不得不在幕后从事播音工作。3年后,他才慢慢开始在台前露脸,从《国际时讯》到《晚间新闻》再到《新闻30分》,还时不时客串一下足球评论员。
  2013年3月的一天,在《共同关注》节目直播过程中,朱广权正在播报新闻,一名工作人员突然闯入镜头,拿走了朱广权面前的一个话筒,并在桌子右侧整理一沓文稿,然后才撤出画面。突然被人干扰长达10秒之久,朱广权全程无视,淡定完成播报,情绪丝毫未受影响。
  朱广权本以为这次意外算重大工作失误,会被观众诟病,没想到那期节目受到了极大的关注,观众不仅没责难,还调侃地封他权为“淡定帝”。深受鼓舞的朱广权逐渐开始“放飞自我”,经常在不影响新闻播报的时候随机插入一些段子。他说:“我们就是想让新闻有点温度。但自由发挥的尺度应该是‘幽默不失分寸,创新不离主流’,所谓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如果没边儿,那就不叫创新,叫‘车祸现场’了。”

化身“钢铁洪流”,打破刻板印象


  2017年春节前,有网友问朱广权:“过年电视台休不休息?”按往常惯例,主持人通报一下节目安排便会平静结束,结果朱广权舌灿莲花,现场发挥:“地球不爆炸,我们不放假,宇宙不重启,我们不休息。风里雨里节日里,我们都在这里等着你,没有四季,只有两季。你看就是旺季,你换台就是淡季。”
  一句“地球不爆炸,我们不放假”,成了当年各大商家的最强口号,而朱广权从此在段子手的道路上一去不复返,成为一步登顶央视主持界的“钢铁洪流”。他播报天气预报,需要形容天气热时会说:“热得你走出半生,归来全熟,身上还挂着椒盐;晒得你走出半生,归来仍是少年……包青天。”他温馨提示观众天冷需要加衣时会言:“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不把棉袄穿,风往里面钻。”他解释垃圾分类标准时会调侃:“是干是湿,让猪先吃。猪可以吃的是厨余垃圾;吃了会死的是有害垃圾;连猪都不吃的是其他垃圾;可回收垃圾则可以卖了钱买猪。猪肯定想说‘我为人类付出了太多’。”
  字正腔圆播新闻,一本正经讲段子,新闻播报在朱广权口中成了一场大型的单口相声,观众们乐坏了,却苦了一起播报的手语老师。网友笑称,朱广权以一己之力,刷新了手语的难度等级:简单——普通——困难——炼狱——朱广权。
  而从此,朱广权也成了B站(中国文化社区和视频平台)的人气王。只要在搜索栏搜索这个名字,一溜全是网友剪辑的视频,最高点击量近千万。2019年12月央视新闻正式宣布进驻B站,朱广权就是这个信息的官方播报者:“他来了,他带着‘C站’(央视)的新闻进B站了。”
  如今,朱广权和康辉、撒贝宁、尼格买提四人被称作“央视boys”,人气丝毫不输当红偶像男团。四人各有粉丝,但大众统一的观点是:“一直以来,央视主持人给观众的印象就是严肃正经,而朱广权的存在颠覆了这种刻板印象。”

“三宅一生”:人生若无癖,那该多无趣


  荧屏之上,朱广权是个幽默欢脱的人,总给人带来快乐;荧屏之外,朱广权却很喜欢宅在家里,他这样评价自己镜头后的生活:“我是一个特别宅的人,有三个‘宅’字的关键词:安宅正路,宅不出户,宅情曰章,位言曰句。以上是为‘三宅一生’。”
  宅家的日子,朱广权喜欢刷微博。他微博上有300多万“粉丝”,不过,与娱乐明星不同,他记录的都是生活琐事,更新频率也好似话痨一般,不变的是一如既往的风趣幽默。比如同事康辉出了新书《平均分》,他会特意跑去问:“班儿能平均分吗?”简单的四月问候也不忘押韵:“你好四月,病消毒灭。”就连他的微博签名也是扑面而来的欢乐:“请系好安全带,我接下来的语速有点快。”
  朱广权喜欢书画与篆刻,当其他人在闲暇时刻沉浸于刷剧、玩游戏、聚会时,朱广权选择躲在书斋,静下心篆刻自嗨。他把古代器物肖形与印章巧妙结合,殷商甲骨、战国钱币、秦汉瓦当、哥窑瓷瓶……不一而足。
  当然,如果你以为他的篆刻是一本正经的,那你就错了。他的作品也透露着段子味,比如“高兴就好”,比如戴口罩,又比如驱邪除瘟的“钟馗”,还有疫情期间为中国加油的“百毒不侵”……所有这些作品,他都会放在微博上,邀请大家“奇图共赏”。
  在朱广权这里,篆刻印章不仅仅只是自娱自乐的个人爱好,他还将它做成了公益活动。4年前,他与康辉、长啸、章伟秋等多名央视主持人一同成立“星艺雅集”公益组织,将个人创作的艺术作品放在网上拍賣,所得善款用于开展留守儿童的艺术教育。关于参与创办的初衷,朱广权说:“我们想让孩子们懂得欣赏和认识美,培养孩子们的爱好,艺术能让孩子们从精神上得到满足。”
  更值得一提的是,他还和同事创办了同名微信公众号“星艺雅集”,努力丰富留守儿童的精神文化生活。在这个原创音频公众号中,朱广权讲《水浒传》、康辉说戏、李文静说剧、王言说金庸……大家通过一种朴实、通俗且有趣味性的方式,将中华文化在孩子们的世界发扬光大。他说:“不为无益之事,何遣有涯之生。人若无癖好,那该多无趣。”
  至于最近连续三场的带货直播,更是朱广权为了促进消费的“公益出圈”。正如他在微博上写的那首打油诗:“喜欢躲在书斋,刻个印章自嗨。我是一粒尘埃,所以不太好掰。”每一个字,都是对他简单却又趣味盎然的生活的概括。
其他文献
两栖青年,是指年轻群体中有主业工作的兼职者和利用主业以外时间创业的人群。据清研智库联合南京大学紫金传媒研究院等发布的《2019年两栖青年金融需求调查研究》显示,全国在职青年群体中,高达17.34%的人拥有一份或多份“副业”。在主业之外多一份副业,不是为了增加收入,就是为了换一种方式抵达梦想。可是,多一份副业不是容易的事,你做好吃苦耐劳且不被人理解的心理准备了吗?真正喜欢才能尽如人意   赵心悦
俗话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很多女人为了追求美丽,不惜花费重金,而美容院也推出了各种各样的保养项目,让人眼花缭乱,一些“高大上”的专业名词更是让消费者如坠入云雾中。现在,我们就一起来细数美容院那些不靠谱的项目。黄金焕肤  商家宣传 黄金焕肤的操作手法是将厚度为0.08毫米的金箔敷在脸上,就像是在脸上戴了一层薄薄的面具。  商家宣传说,敷在脸上的纳米级的黄金会与护肤品结合,其本身的“负离子”可将护
2019年11月,保剑锋凭借在电视剧《在远方》中饰演的霸道总裁刘云天再度走红,他笑言有种恍若隔世的感觉。的确,许多年轻的观众都对“保剑锋”这个名字感到陌生,因为他这么多年一直“不温不火”。不过,保剑锋喜欢这种状态:“让我最有成就感的既不是拍完某个高难度镜头时的愉悦,也不是拿到高收视率或某个奖项的肯定,而是那些小得不能再小、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事,比如吃早餐的时候,睡觉的时候……这些平淡真实的‘衣食住
配置家庭资产时,我们可以参考“标准普尔家庭资产象限图”,大意就是把钱分成四大份,一份存起来当生活费备用,一份用来买保险,一份用来买低风险的产品,一份用来投资高风险的产品。今年开春的疫情让我们更加深刻地意识到“第一份钱”的重要性。  第一份钱就是生活固定开支,我们一般要先存下3到12个月的固定开支,剩下的钱才拿去买保险、做投资。所谓固定开支就是每個月雷打不动必须要花的钱,比如每个月的房贷、车贷、伙食
我的一位朋友最近分手了。她和男朋友谈了大半年,原本特别甜蜜,但最近越来越心累。她和男朋友沟通过几次,比如回复用信息应该用“好的”代替“哦”,有重要的事情要失约就提前说,两个人都有空的时候可以多待在一起。每次男朋友的回应都是会改,但很快又回到原点。为此,他们吵了很多次。他觉得谈恋爱没有想象中美好,时刻要顾着另一个人的感受很难。她也累,不怀疑他是真的喜欢自己,只是常常想如果他能多点换位思考,就不会一次
李润有个十岁的女儿,特别喜欢吃日本料理,尤其是鳗鱼饭,李润时常带女儿出去吃。日料店的单价可不低,最便宜的鳗鱼饭都要五十元起步,再点些其他的配菜,烤串、寿喜锅什么的,结账时总价往往跳到了两三百元。这么一算,李润家每个月花在日料店上的钱就有上千元了。  周末,同样是全职妈妈的好友季棠邀请李润一家做客,好友张罗了一桌日餐:寿喜锅、乌冬面、寿司、照烧秋刀鱼、裙带菜……李润一边喝着味噌汤,一边感叹:“这顿饭
夫妻共处一室,唇齿相依,有一生一世举案齐眉、相敬如宾的,但也有薄怒轻嗔、小吵情更浓的。  宋朝吕本中《轩渠录》中就记载了一个“司马温公禁看灯”的故事。这个“司马温公”就是七岁砸缸,后又写出皇皇巨著《资治通鉴》的司马光。当年,司马光携妻张氏在洛阳闲居。元宵节时,张氏想出门赏花灯。司马光板着脸说:“家里點着灯呢,干吗非要出去看?”张夫人找了一个理由:“顺便还可以看看游人。”没想到司马光却反问:“难道我
那天,好友路路在微信朋友圈发了一张穿着蕾丝连衣裙、嘟着嘴唇卖萌的自拍照,一股浓浓的“好嫁风”。每年年底,微信朋友圈总会出现几个画风突变的“好嫁风”女孩,我虽然能理解大家春节时候承受的催婚压力,但没想到一向酷感十足的路路也顶不住了。  随手给路路的微信朋友圈点完赞,她很快就给我发来私信。闲聊了一会,我才知道路路这次的相亲对象帅气多金、年轻有为,尤其外貌简直是长在了路路的审美上。末了,路路跟我说:“我
儿子今年读初一,在班级里成绩处于中游。年初以来,我和老公都忙于疫情防控,儿子的网课学习一直由他自主安排。最近一次的学生网络课程汇报单发到了家长群,我大跌眼镜,儿子的综合排名竟然倒退了好几名。同老师私下沟通才知道,儿子每次网络答疑时总是闭麦,老师询问原因,他便以“网络信号不好”搪塞。  当天晚上下班回到家,我与儿子深入沟通,他穿着睡衣一边玩着手机,一边振振有词:“网络授课让我犯困,所以就偷偷玩了几把
1  “太好吃了,我明天还要吃这么好吃的面条。”我喝完碗里的最后一口汤汁,嘟着嘴,学小朋友撒娇一样跟林杨说。他一边笑我的样子幼稚,一边抽了一张纸巾帮我擦嘴。  我不知道自己是不是一个可爱的人,但在他眼里是。他不知道自己是不是一个体贴的人,但在我眼里是。  跟他在一起之前,我是一个“无所不能”的人,朋友遇到问题总喜欢找我,换灯泡、修水龙头、通下水道,甚至是修闹钟、清理电脑灰尘这些理工男的技能也被我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