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传染性腺胃病病原的分离与鉴定

来源 :中国兽医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nnana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1996年以来,在江苏、山东和浙江等许多省IB免疫鸡群中发生了与腺胃病变有关的传染病,发病日龄在21~90日龄左右,病鸡极度消瘦、呼吸困难、拉稀并发生死亡,以腺胃肿大如球状,腺胃壁增厚,腺胃黏膜出血、溃疡,胰腺肿大、出血为主要病理特征,发病率可达100%,死亡率为3%~95%不等,给养鸡户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本文对山东泰安某地区自然发病的鸡群进行了病原分离,并对该病原的一些特性进行了研究。
其他文献
副猪嗜血杆菌是副猪嗜血杆菌病的病原菌,主要引起猪发生以纤维素性浆膜炎、多发性关节炎和脑膜炎为特征的传染病。随着世界养猪业的发展,副猪嗜血杆菌病已成为全球范围内影响
急诊预检分诊是通过科学的方法对急诊患者进行准确、快速的分类分检,确定患者进一步治疗或者处理的先后顺序过程[1]。近年来,各省市大型医院急诊科接诊患者人数逐年增多,造成
口蹄疫(FMD)是由口蹄疫病毒(FMDV)引起的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人畜共患病,1974年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将口蹄疫列为国际动物卫生法典中18个A类疫病之首,我国也将该病列为一类疫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