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杨昌霖 男 2004年3月18日出生于安徽省颍上县。七岁开始接触书法,从此喜爱上了书法。现在成为颍上县管仲书画院会员,并通过了中国书法家协会书法考级软笔六级。多次参加全国、省、市、县组织的书法大赛。曾荣获第二十届全国中小学生书画(晋、皖、浙)大赛明星奖;第八届全国少儿现场书画大赛安徽省选拔赛金奖;第三届“百万少年爱安徽,红领巾心向党”全省少年儿童书画大赛二等奖;安徽省第十一届少儿书法展优秀奖;安徽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杨昌霖 男 2004年3月18日出生于安徽省颍上县。七岁开始接触书法,从此喜爱上了书法。现在成为颍上县管仲书画院会员,并通过了中国书法家协会书法考级软笔六级。多次参加全国、省、市、县组织的书法大赛。曾荣获第二十届全国中小学生书画(晋、皖、浙)大赛明星奖;第八届全国少儿现场书画大赛安徽省选拔赛金奖;第三届“百万少年爱安徽,红领巾心向党”全省少年儿童书画大赛二等奖;安徽省第十一届少儿书法展优秀奖;安徽省第十二届少儿书法展优秀奖;第二十届全国中小学生绘画书法作品比赛书法类一等奖;2014年安徽省六一少儿书画大赛一等奖;2014年“童声台奖”海峡两岸少年儿童提升学习力交流活动中荣获安徽省赛区省级复赛书画类二等奖;阜阳市“中华诵”中小学生规范汉字书写大赛二等奖;阜阳市青少年第二届书法大赛二等奖;阜阳市首届中小学师生书法作品一等奖;多次参加“星火杯”“龙人杯”“飞天杯”全国少年儿童书画大赛获钻石奖、金奖、银奖;县级比赛多次获一等奖。
其他文献
点评:该书法作品布局得当,用笔稳健,豪荡而富有韵味,可谓佳作。然学书时时临摹,可得形似,大要多取古书看,令入神,乃到妙处,惟用心不杂乃是入神要路。临摹可得形似,要真正得到神似,还要取古人的书法仔细来读,认真的学习吃透。
课例背景: 1、课程标准指出: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课程标准/总目标) 2、体现教师对教学活动组织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灵活性。 教材分析: 《刻印的乐趣》是人民美术出版社第七册第15课教学内容。属于“造型·表现”领域的课程。按照编者的意图是让
近几年各省的美术联考及重点院校的美术考题,大多都是以文字为形式的开放式命题。如2013年山西省的素描试题:中年男子正面和高脚杯(默写),13年浙江省的速写试题:背影,照片,劳动中的工人(3人)。从历年部分考试信号梳理,似乎可以看出,文字性命题最大的优点就是给了考生更大的发挥空间,余地更大。考生可以根据文字材料所提供的内容,从实际出发,充分挖掘自己的想像力,创造自己的画,表现出自己的理解;可以自主选
摘 要:由于科技的飞速发展,图片、视频的大量出现给人们信息选择方式造成了颠覆性的影响。作为图像资料引用最为频繁的美术课程,如何处理这些大量的图像资源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我们熟知的传统美术教学由于各种原因的限制,大量的采用讲解法的授课方式。枯燥的讲解,选择简单的图像资料,毫无创新的教学方式桎梏着图像信息的有效传递。笔者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对如何有效的选择图像资料这一问题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和细致的分析,以期
谭小恒 男,1964年生于河北省崇礼县。河北省书协会员,张家口市书协常务理事,崇礼县书协主席。研习书法三十余年。作品曾在多家报刊发表。
张浩生 1981年11月生 ,男,合肥市莲花小学专职书法教师 ,安徽师范大学中文本科。2001年从事书法教学工作,在合肥市多家书法培训机构任教书法,硬笔书法,指导学生参加全国,省市书法比赛获奖600多人次。曾于2005年获得全国教师语言文字基本功大赛一等奖,连续获得合肥市规范汉字比赛一等奖10次,书法教学论文获得合肥市一等奖,写字课堂教学获得合肥市三等奖。参加过写字省级课题研究,现担任市级写字课题
钢笔画因其作画工具的特殊性而得名,由于其简捷方便,效果明显,既适宜于短时间内记录,也可以较为细致,深入刻画,是目前最广泛使用的绘画表现形式之一。正因为这些优点,钢笔画非常适合面向初中生开展普及性教学,学生只需准备简单的绘画工具就可以作画。为此,我在教学中对初中阶段如何开展钢笔画教学,提高美术教学的有效性进行了探索,具体如下: 一、自编教材,优化资源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运用教材,理解
周少剑 别署砥庐,1972年出生于湖南桃源,现居长沙。2011年毕业于中国书法院研究生课程班。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湖南省书协理事,长沙市书协主席团成员,湖南省第九届文代会代表,湖南省文艺人才"三百工程"艺术家、湖南省首届政府文学艺术奖获得者。 作品先后参加由中国书协主办的第十届全国书法篆刻大展(全国奖)、全国第四届扇面书法艺术展优秀作品奖、第三届兰亭奖(获奖提名)、纪念傅山诞辰四百周年全国书
刘廷龙 1962年生,祖籍安徽怀远,生于新疆哈密,现为安徽省书画院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安徽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安徽省中国画学会副主席、安徽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文化部优秀专家、安徽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安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兼职教授、安徽工程大学兼职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作品曾参加全国第三届书法篆刻作品展览、全国第四届书法篆刻作品展览、全国第六届书法篆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