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教育思想指导下的幼儿园德育探究

来源 :新课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cw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幼儿园的德育不仅能够让幼儿学习相关的德育知识,还有利于让幼儿在“立德树人”的教育指導思想中发展,并让幼儿建立一种友好的关系。简要指出幼儿园进行“立德树人”教育思想指导对幼儿的意义及探究幼儿园德育的建议,以期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立德树人;教育思想;幼儿园;德育;对策
   幼儿阶段的学习与教育对于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在幼儿阶段,“立德树人”的教育思想有助于促进学生在德育活动中学习,促进幼儿形成健康的德育思想。而因受到新课程教育的影响,大部分课程都需要进行改革,幼儿园的德育教学也不例外。幼儿教师因不断受到传统教育的影响,难以通过创新的模式去不断探究帮助幼儿全面发展的德育指导方式,让幼儿在幼儿园德育教学不断创新的过程中学习到更多的知识,以促进幼儿得以全面发展,帮助幼儿教师能更好地在“立德树人”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探析关于幼儿园德育的教学模式。
   一、“立德树人”教育思想指导下幼儿园德育的重要性
   1.有利于帮助幼儿发展
   幼儿参与德育的过程中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能够获取多方面的知识,同时还能够帮助幼儿加强与同学之间的交流、沟通,建立友好的朋友关系。同时,幼儿在德育思想的影响下能逐渐丰富自身的知识与技能,从而能够在幼儿园的学习阶段中发展得更加全面[1]。
   2.有助于推动幼儿园德育教学的顺利改革
   因受到新课程改革的影响,大多数课程都需要创新教学方式,幼儿园的教学自然也不例外,这要求幼儿园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注重丰富学生的德育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德育的相关知识点。还应当在创新德育教学的过程中不断探析幼儿园的德育课堂教学方式,并采取多元的德育教学方式,这种教学的方式有助于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德育课堂的建设、主动思考德育知识,并从宽松、有趣的德育课堂环境中学习知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帮助学生开发多种技能与形成良好的习惯,推动幼儿不断地发展,从而帮助幼儿教师增强德育教学的效果。
   二、幼儿园德育教学的对策
   1.贴近生活进行德育
   在生活中学习是一种高效的学习方式。幼儿园教师在进行幼儿园的教学时,可以让学生通过接触生活实物进行德育,这种教学方式能够使学生通过真实的感受去理解课本中所描述的画面,能让学生不断在生活中发现与德育相关的知识,增强学习德育知识的主动性。同时,教师还应明确德育教学的目标,合理地设置、定位德育教学,促进幼儿身心的共同发展。
   2.创新德育教学方式,注重德育知识的延展
   在传统的幼儿园德育方式中,大部分幼儿园的德育教学都是简单的德育知识,没有注重对德育知识的延展性教育,同时,传统的德育教学中缺乏互动性,这就要求幼儿教师在研究幼儿园的德育教学时,其重要的一个目标就是要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到德育课堂教学中,但同时还需注重在“立德树人”教育思想的指导下不断延展德育知识,这样有助于帮助幼儿发展全面的德育知识,丰富德育思想,从而推动幼儿教师顺利完成其对德育教学方式的研究。
   3.树杈式的图形教学
   树杈式的图形教学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常用的教学方法之一。这种教学方法有助于更加清晰地展现教师所讲解的德育知识,让学生在有趣的树杈图形中理解与掌握德育知识的同时,培养、建立树杈式的思维能力与习惯,促进幼儿教师增强德育教学的有效性。
   4.团队活动式的德育教学
   幼儿团队的德育活动形式指的是教师先将班级中的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以小组形式讨论德育知识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不仅有利于学生学习更多的相关知识,增强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增进学生间的友谊,而且有利于幼儿教师在“立德树人”的教育思想指导下增强对其教学方式的研究与思考[2]。
   三、结语
   幼儿教育阶段是关系着学生未来学习的重要阶段,通过良好的德育教学不仅能培养幼儿的学习能力与德育能力,同时还能够让幼儿更加充分地了解、掌握相关的知识。因此,幼儿教师应不断创新幼儿园的教学模式,引导幼儿积极参与德育教学活动,让学生贴近生活、自然,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德育的学习观察幼儿读本中描述的画面,并采取团队式与树杈式教学方式不断增强幼儿对德育课程的兴趣与团队合作的能力,以帮助幼儿得以全面地发展,促进幼儿教师不断在“立德树人”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探析、研究关于幼儿园德育教学的对策。
   参考文献:
   [1]徐年华,刘畅英.筑牢传统文化根基 实现立德树人目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渗透传统文化的实践探索[J].成才,2019(1):9-12.
   [2]郭龄励,周丽红.走向生活的幼儿劳动教育:幼儿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构建初探[A].成都市陶行知研究会第十六期“成陶开讲”暨首届“立德树人 铸魂育人”中青年教师报告会论文集[C],2020.
   作者简介:路美华(1986—),女,汉族,山东聊城人,本科,学前教育专业,骨干教师,中小学二级教师,奖项:全县幼儿教师自制户外体育器械二等奖。研究方向:幼儿教育。
其他文献
摘要:因心理问题所引发的大学生自杀、犯罪等恶性事件呈逐年上升趋势,大学生心理危机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心理危机预警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环节,而当前普遍采用的基于临床诊断量表的心理危机筛查方法存在误差大、效率低、时效性差等问题。社交媒体大数据为实时、准确地进行大学生心理危机筛查提供了新的思路,心理学相关研究也表明可以通过情绪变化来预测心理危机。基于此构建的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模型及其算法以应激事件和
利用时滞微分方程刻画质量改进投入对品牌商誉提升的延迟现象,分别构建了制造商和零售商采取非合作博弈、合作博弈以及成本分担的部分合作博弈(制造商参与营销的单向部分合作博弈、零售商参与生产的单向部分合作博弈、制造商参与营销及零售商参与生产的双向部分合作博弈)五种决策模式下的微分博弈模型。借助哈密尔顿极大值原理,求解得到五种情形下的制造商最优质量改进投入策略和零售商的最优营销努力策略以及供应链利润。对比五种博弈模式下的结果发现:1)延时现象会降低制造商进行质量改进投入的积极性,但对零售商营销努力无影响;品牌商誉在
摘要:情感在在线学习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是学习者适应在线学习的重要调节因素。当前研究大多将情感置于探究社区理论模型中,视情感临场感为一种与社会临场感、认知临场感、教学临场感对等的临场感,并且重点探索了情感临场感与其他三种临场感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但很少有研究探索在线学习中情感临场感的内部特征与关系。为此,借鉴探究社区理论的临场感分类框架,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师范生的在线学习反思文本进行情感分析
摘 要:幼儿时期是树立正确“三观”、激发爱国主义思想的关键阶段,通过红色经典教育能够达成这两个目的。鉴于幼儿生理、心理的特殊性,需要教师掌握正确的方法。对红色经典教育在幼儿园日常教学中的运用及教育价值展开论述。   关键词:红色经典教育;幼儿教育;日常教学活动   如今的生活远离战火和硝烟,新世纪出生的孩子们对老一辈无产阶级奋斗史认识不清,加上家长在教育上急功近利,孩子们无法接受到良好的红色教育。
摘要:普遍施行学校首席信息官(CIO)制度是适应智能时代需求、持续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重要举措。CIO个体作为CIO制度的核心要素,其胜任力水平直接影响CIO制度的施行效果。然而,目前开展学校CIO胜任力测评尚缺乏科学完善的标准和依据。基于基础教育领域CIO胜任特征模型,采用文献研究、专家咨询等方法对相关胜任力进行等级划分和行为描述,并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各项胜任力的权重,构建了学校CIO胜任力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