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职业教育的行为美学

来源 :职业·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leifeng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九年辛苦磨砺,他曾经凭借改弦更张的豪情将一所普通中专发展为远近闻名的职教旗舰;满腹皆是经纶,他为了职业教育能获得更好发展而焚膏继晷的付出让衢州经验传遍全国。职教求索,他用不容置喙的坚定与执著书写了职业教育区域崛起的不朽传奇。他就是衢州市教育局副局长、衢州市工程技术学校校长——翁孝川。
  
  身兼数职的翁孝川更忙了!几番约请,终于能够借着会议的间隙与他促膝畅谈。这位强调“要利用各种平台为职业教育说话”的资深职教人话匣子一打开,言谈间流露的,果然都是对职业教育全面发展的深邃思考。
  高调于行事、低调于为人。与声名渐隆的衢州职业教育相比,一路参与、躬耕并见证衢州职教崛起的翁孝川却似乎有意淡出了人们的视野。然而教育行政事务的繁琐,却无形中泄露了他心底那份对于职业教育精益求精的探索、孜孜汲汲的奋斗。多实干而寡言语,翁孝川用行动为抱负说话、用业绩为蓝图证言,构建起了职业教育领域的行为美学。
  不落窠臼,职教发展的全盘思考
  四省通衢之地,衢州市的战略地位不言而喻,而作为长三角经济区、珠三角经济区以及海西经济区的三区对接点,时代又赋予衢州以新的发展使命。然而优势面前,衢州又是尴尬的,作为浙江省经济相对欠发达地区,衢州的发展重任尤为艰巨。作为职业教育人,翁孝川对此有着更为深刻的体认。“职业教育有着区别于普通教育的产业特殊性和区域差异性,职业教育人所有的努力都最终指向地方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为此我们一定要密切关注政治、经济的发展动态。”基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职教思考,翁孝川几乎倾注了全部的时间与精力。
  政府重视才有政策倾斜。将职业教育纳入到衢州市的整体发展规划中来是翁孝川脑海中一条清晰的职教发展主线。站在教育行政部门的全新立场,翁孝川对于职业教育的思考较之前出任衢州中专校长之时更为审慎,也更重全局,“要以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为立足点,将商贸、旅游、物流与职业教育四大发展重心都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框架。”翁孝川开始为整个衢州地区的职教发展构建蓝图,《衢州市打造四省边际职业教育培训中心专项规划》《衢州市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从政策层面入手,衢州的职业教育开始迎来全新的纪元。
  宏观调控才有协调发展。如果说政策扶持为衢州的职业教育发展扫清了外部发展障碍,那么连续十年实现普职比1:1就是教育内部的坚持使然。后计划生育时代,初中毕业生生源减少成为职业教育不得不面对的棘手问题,衢州缘何能十年如一日地实现普职均衡发展?“衢州市委、市政府一直强调要将职业教育与其他教育类别同步推进,从招生计划开始就设定将普职比严格控制在1:1,甚至不惜减少普高招生来保证中职的生源。”翁孝川眉头一紧,以压缩普高招生来腾出空间发展职业教育,这样的铁腕政策背后,是对现代教育及社会经济发展的深刻认识。
  凝心聚力才有整合提高。在翁孝川看来,普通教育可以关起门来抓升学质量,与经济联系紧密的职业教育则必须融通外部诸元。为了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翁孝川力主衢州市打破部门办学的分割和学校之间的界限,将优质教育资源集中整合,将分散的教育力量拧成一股绳。“衢州市工程技术学校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整合而成的,教育、劳动、交通等部门‘三合为一’、联合办学,这在整个浙江省都是一次新的尝试。”兼任衢州市工程技术学校校长的翁孝川对此有着很深的体会。在凝合部门优势的基础上,以协调三大产业和发展块状经济为目的,翁孝川着手进行专业结构调整。“做强主体专业,拓展新兴专业,改造传统专业”,大力扶持与地方经济发展相配套、与产业密切相关的数控技术应用、机械加工技术、制浆造纸工艺、轴承加工技术等专业建设,积极拓展与新兴产业密切相关的硅电子与光伏技术、硅材料等新兴专业,较好地做到了专业设置与产业布局的匹配。
  精神振奋才有职教振兴。“办职业教育没有精神,必然什么事都做不好,职业教育人要积极主动发挥自己的能力,为社会进步和产业转型贡献自己的力量。”这是翁孝川经常向教师们灌输的教育理念,“首先要热爱职业教育,才能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所作为,才能让我们的职业教育焕发活力。”翁孝川不但要求自己能够领会职业教育的功能和地位,还俨然使自己成为一个十足的职业培训师给教师们讲课,培养教师的职业自豪感和使命感。“噌噌噌”三步并成两步上楼,干练的行事作风影响了身边的人;从整顿教师的精气神开始,用各种大型活动来唤醒师生的自信与骄傲,一举改变了衢州职业教育的精神风貌。
  因为坚信只要扎扎实实去做了,地方政府和社会一定能够感受到职业教育的重要性,职业教育也一定会改变“积贫弱势”的面貌。笑言职业教育要“主动表现”的翁孝川的确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做”字上面。以衢州中专为龙头,衢州市的职业教育发展开始在全国中等职业教育领域崭露头角,并逐渐成为浙江省乃至中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标杆与典范。
  走进行业,校企合作的创新之举
  想要办好职业教育,光凭学校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校企合作是办好职业教育的必由之路。”之所以对校企合作这般郑重其事,大概与近十年来翁孝川的切身体会不无关联。“以前搞校企合作总是学校一厢情愿,企业半推半就,这些年企业的积极性略有上涨,但还没有把校企合作当做企业内部要完成的事情来做。”鉴于这样一种现状,翁孝川又坐不住了,“职业教育必须要扩大到大社会范畴,调配全部的社会资源和社会力量一起来做职业教育。”
  将学校带入市场和行业组织,运用市场规律来发展职业教育是翁孝川的大胆尝试。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他力主成立了全国第一家由地方行政部门牵头的校企合作协会。在他的倡议下,衢州市全部23所大中专职业院校以及109家大中型企业纳入到衢州市校企合作协会中来,实现了学校与企业会员单位的利益同盟。
  “校企合作协会自成立的那天开始就非常活跃,不管是学校也好,还是企业也好,大家的参与热情都相当高涨。”如果说以往的校企合作是职业学校的各自为战、单向发展,那么,翁孝川主导下的合作模式则试图建立起一个真正互动、双赢、自觉的利益共同体。他倡导以职务身份、学校团体等多种形式加入到各种各样的企业、行业协会中去,以积极的成员姿态参与行业活动:建立社会能工巧匠数据库、学校优秀毕业生数据库,协调技能人才供需,探索实用型人才培养,试水企业人才的资本运作,促进双师型教师成长,参与行业标准制订,协同专业课程的开发……甚至是新产品、新工艺的研发上,都保证了人才、技术、设备与信息的高度共享和深度合作。正是在这样的氛围下,衢州市校企合作协会引起了政府、高校的高度重视,越来越多的企业都表示希望能够参与到这个团队当中来。
  当然,翁孝川并不仅仅满足于校企合作协会的规模扩大,他一直鼓励职业学校的教师尽可能多地参与一些行业活动,将各种协会、培训、论坛作为展现职业教育风采和提升教师专业水平的平台。“不仅仅是鼓励参加,更要鼓励他们争取活动的话语权,并努力成为培训班或者行业协会的骨干力量”。在翁孝川看来,教师只有主动融入企业与行业,才能了解行业动态,提高自身的技能、素质与认知,才能在培养学生的行为中不脱离实际。
  服务反哺,社会发展的职教推力
  坚信职业教育能够为社会发展提供巨大的能量,翁孝川是理想主义者,更是实干主义者。他一直强调:职业教育人要积极发挥自己的能力,去完成职业教育服务社会的功能与责任。“有为才有位,职业教育理当为地方经济发展身先士卒。发展职业教育不能等、靠、要,而是要做出成绩让地方政府自觉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让地方政府意识到抓职业教育就是抓经济建设。”这是翁孝川一以贯之的行为美学,更是他随时准备为社会发展贡献职业教育应有之力的动力源泉。没有华丽的包装和激情的呐喊,他只是带领着他的团队努力做好每一件事情,低调而质朴。
  社会培训全覆盖,将培训纳入到学历教育以外的职教系统中来,坚持“两条腿走路”……翁孝川服务社会的脚步从来没有停歇。秉承着职业教育要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理念,翁孝川扎实推进各项教育服务工作,“素质扶贫就是其中最为耀眼的内容。”
  当全国开始重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工程的时候,时任衢州中专校长的翁孝川已经在农民培训工作上走出了实实在在的一步。为了提高农民参与培训、转移致富的积极性和有效性,翁孝川将用于农民培训的师资与设备拉到了农民的家门口,更首创农村教育券制度,免费发放到农民手中。送培训上门,翁孝川想政府之所想、急农民之所急,自觉担起了服务民生的使命。作为衢州市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素质扶贫工作更得到了国务院的嘉奖,国务院扶贫办更将第一块农村劳动力素质扶贫示范基地的牌子挂在了衢州中专的荣誉墙上。
  以打造四省边际的职业教育培训中心为己任,为了更好地把握产业布局、企业发展和人才需求,为衢州及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服务,翁孝川带领衢州中专主动加入海西经济区论坛,以了解海西经济区振兴的思路、措施和过程。不仅如此,将看似与职业教育没有丝毫关系的“浙江省山海协作工程现场会”放在衢州中专举行也是翁孝川的神来之笔。响应市政府“招商引资为一号工程”的号召,衢州中专主动对接企业招商引资,提前介入,在“山海协作”工程中作出了超越教育功能的突出业绩,成为招商引资“金名片”。学校也被衢州市委市政府评为山海协作工程系列活动先进集体一等奖。
  荣誉面前,翁孝川并没有停止他反哺社会的抱负。2008年汶川大地震发生,救灾帐篷告急。衢州几家帐篷企业接到任务,务必在期限内缝制10万顶帐篷运至灾区,这让当时规模并不大的帐篷企业生产吃紧,企业向学校求援。翁孝川立即组织了近百名学生的抗震救灾特别服务队进驻企业紧急支援。不计报酬、加班加点,一日三餐都在工位上。孩子们的爱心与激情感染了企业员工,在大家的齐心协力之下,衢州市提前十天完成了这项任务。因为表现突出,衢州中专被衢州市红十字会授予抗震救灾特别奉献奖。“职业教育要主动对接产业发展和社会进步,要有一支能拉得出来的技术队伍”。翁孝川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他拥有这样一支超强执行力的师生队伍。
  “是什么力量支撑您在职业教育事业上不倦地奔忙?”
  “职业教育有空间,有活力。我喜欢!”
  一句简单的“喜欢”,翁孝川将自己对职业教育的全部情感包含在这两个字里面,努力创造故事、尽力留下故事、竭力传承故事。踏踏实实践行着自己的职教理想,翁孝川用实际行动不断为职业教育的衢州范式填充新的内涵。
  采访结束,看着他匆匆“出发”的背影,呵,这又是一番征程。
其他文献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在职业教育大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利于中职生职业发展的情况:如一些中职学校毕业生质量难以达到市场要求;毕业生在选择单位时期望值过高,过度依赖学校推荐就业;一些毕业生职业定位模糊,从业素质不高。因此,急需开展有效的职业指导工作,帮助学生顺利就业。  笔者就如何建构一个综合有效的中职学校职业指导体系进行了研究,以帮助中职生择业就业。    二、目前学校职业指导体系建
在庞大的汽车后市场上,汽车检测与维护占一大部分。如何使我们培养的学生适合市场的要求?本文从培养现代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性入手,对原有教学模式缺失进行探讨,结合本专业建设的实际,认为建立“校企合作”是培养汽车检测与维修技能型人才的关键,并就专业建设过程中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    一、培养现代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应用型人才是时代的要求    汽车工业成为代表一个国家工业水平的重要标志。
笔者在多年的营销管理教学中发现,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在于“创新”,如何抓住机遇创业、守业常常需要逆向思维的帮助。所谓逆向思维,即克服思维定势,从问题的相反方向进行思索,从而显露出新的思想,塑造新的形象。逆向思维法就是反过来想一想,不采用人们通常思考问题的思路,而是从相反的方向取得突破性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创业需要逆向思维  创业的路上,很多人满脑子的计划不知道如何实现,也有许多认为需要发展的策略
[摘要]大事年表是记述历史的一种传统方法,它是学习历史知识、理解历史事件之间联系和规律的重要手段历史课堂有效运用大事年表进行教学,既是提升学生学科素养的需要,也是适应高考选拔的需要运用大事年表,可以帮助学生明晰历史事件的时空顺序,提升学生依据史实解释历史事件和现象的能力,还可渗透唯物史观及家国情怀等核心素养。  [关键词]大事年表;历史学习;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
“以前想创业又不敢创业,现在在县技工学校参加培训班,我在家门口就能接受免费的创业培训,提高了我的创业能力,增加了我创业的信心。”学员陈晓东说。近年来,淳安县技工学校充分利用实训设施设备和教学资源,发挥全县培训基地龙头作用,围绕淳安县开展的“创建覆盖城乡、全民共享的充分就业县和创业型县”活动,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类创业培训。学校培训的学员主要为广大下岗失业人员、农村转移劳动力、返乡创业农民、青年学生、复
[摘要]文章首先介绍了文章的写作背景,然后针对如何捕捉预设性和非预设性关键教育事件提出了见解,并且阐述了有关关键教育事件的思考。  [关键词]美好情感;道德与法治;关键教育事件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 2020)16-0039-03  关键教育事件,对教师的教育观念、专业态度和专业行为能产生重要影响。道德与法治课堂,应该成为传递
[摘要]复习课不能“炒现饭”,要有一定的“新鲜度”,否则会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复习的效率。重新组织教材内容,精心设计教学主题、精准确定复习目标、精巧渗透核心素养、精确瞄准高考靶心,能有效吸引学生,打造高效课堂。  [关键词]复习课;主题教学;核心素养;罗马法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0)07-0001-03  复习课不同于
一、问题的提出  高职教育中的人性化行为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现代教育思想发展的结果。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要想把学生教育好,把教职工管理好,片面强调制度的“权威性”,实行严格的管理和奖罚往往会引发被管理者的不满,甚至产生对抗情绪。  教师作为学校的管理对象,具有较为广泛的科学文化素养和较为精深的专业知识技能。在工作中,他们具有一定的自制能力,任何刚性化管理都会压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不利于发挥其主动性
《电视节目策划》是编导、摄影摄像等专业的核心课程。四年来,笔者在该课程的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浙江横店影视职业学院的该课程教学团队,努力按照具备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的精品课程建设标准,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课程内容上准确定位  目前,一些院校在实施《电视节目策划》教学时,教材内容或教学内容上大都
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越来越要求我们的改革要适应职业岗位的需求。    一、课程内容的整合与划分学习单元    从数控专业岗位的活动中,对“图”这一特殊的语言有特别的要求,所以在课程设置上进行了相应的知识定位,整合后开设了《机械制图与零件测绘》这门课程。本课程以轴承座三视图的绘制和减速器的测绘为学习载体展开教学,以工作任务为导向,通过对轴承座的三视图的绘制,减速器主要零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