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线下双重互动 翻转课堂别开生面

来源 :教育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gin_acti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融媒体综艺节目制作课程在传统课程电视文艺节目编导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升级,加入当前融媒体概念与制作手段,打造线上慕课精品课程,本文在建课一年,两个轮次的使用后,对课程建设从课程目标、建课举措和教学影响三方面进行系统论述与梳理,试图找到解决线下课程教学弊端的方法与途径。
  [关键词]融媒体综艺节目制作;课程建设;线上慕课
  [作者简介]杨 博(1981—),女,河北石家庄人,硕士,河北传媒学院影视艺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影视文化和新媒体融合创新研究。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0)33-0177-02 [收稿日期] 2020-01-14
  一、基本思路
  河北传媒学院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强化特色;坚持分类培养,服务需求;坚持提高质量,立德树人。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立足社会发展需求,以促进本科学生实践锻炼为中心,加强课程建设,提高课程质量,着力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优秀人才。
  1.坚持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从学生个体出发,构建科学、合理、有效的课程内容,以打好知识基础、加强能力培养、有利学生长远发展为目标,尊重和激发兴趣,注重培育独立思考能力,全面提升创新能力和发展能力。
  2.坚持服务地方发展。坚持“服务需求、提高质量”的发展主线,加强本课程的系统性和前沿性,满足行业快速发展需求。
  3.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本课程是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核心课程,是提升学生专业素养的关键环节,建立与河北省乃至国家级一流学科相适应的教育质量标准,坚持创新驱动。本门课于2018年11月7日在学银在线正式上线运行至今,发放学习视频55个,时长572分钟。目前正在进行第三轮次的线上学习,新更新视频11个,即将上线。目前浏览量达到101万次,1300多人参与。
  二、课程建设的举措
  1.明确目标,建设“四位一体”的课程内容。课程内容按照“前期策划、技术指导、案例分析和实战演练”四位一体的基本理念,以点带面,协调推进课程建设。课程以“制作”为核心,以演示和实操为主要表现形式,视频中所有的演示均是由本门课的学生和教师共同制作完成,因此理论知识的讲授是以实操为基础的。
  2.强化基础,引领前沿。本门课的理论部分根据行业市场反馈和毕业生去向大数据分析后,制定出当前最流行元素进行知识点拆分,同时每年都会进行理知识点更新,更新数量基本是在总数量的三分之一左右。本学期计划增加更新视频15个,其中案例分析3个,实践演练训练3个,知识点更新9个。目前更新的内容文本已经全部完成。同时利用移动学习平台与终端,通过讨论与主题帖的方式对随时出现的新内容、新技术与新节目进行内容普及,凸显课程内容与前沿的贴合性与前沿性,比如刚刚播出的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70周年阅兵仪式、烟火秀和大型音乐史诗晚会的技术和创意分享,立即通过互动发帖的形式进行知识跟进。
  3.协同共建,共享资源。打破课程知识边界,教学团队合力建课。整合影视艺术学院优秀的教师和专家力量,在原有线下课程的基础上,融合了“电视节目策划”“电视节目导播”和“影视后期”等相关课程进行横向拓展。利用各课程优秀教师的专业知识,立体搭建本课程的黄金知识体系。
  注重知识结构的全面性,鼓励跨学科选课。建立完善跨学科、跨院和跨校选课的制度机制,支持研究生、本科生、社会人员等按需、择优选课。本门课在设计课程时就考虑到无基础知识的社会人员,利用演示化的案例进行讲授,但知识点的全面在于设计知识点的多梯度性,也会有满足专业学习的知识体系。
  探索不同形式的实践教学,激活课程的“生命力”。
  实践教学是本课程的一个亮点,同时也是设计难点。如何最有效地把“制作”的方法与理念通过屏幕教会学生,是每一位老师重点思考的问题。为了适应90后年轻学生群体,“娱乐轻松”是本门课的教学风格定位,本次实践教学充分发挥青年教师的优势,年轻教师团队授课轻松活泼、形式多样,包括教师访谈、学生情境演示和小剧場形式。
  以“成果 专业经典案例”的形式加强案例库建设和案例教学。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开发和形成一大批基于真实情境、符合案例教学要求,推进专业学位教学案例库建设。本次成果案例库分文教师作品与学生作品,教师实践成果展示可以转化为教学案例,同时也是对教师实践能力一次考核与检验,比如“亚洲国际大学生电影节”开闭幕式的导播,第六届朝霞奖颁奖盛典策划及制作,“魅力河传”大型实景演出的导播视频等。
  三、推动教学改革新尝试
  1.线上线下混合互动。本课程从单一的线下教学转变成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教学的混合式转变,解放了原有课堂的授课时间与空间,无形让教师与学生的沟通不再被“教室”和“上课时间”限制。更重要的是课程训练更具系统化,比如课程内容让学生在每一个知识点都能做到全方位系统训练,学生在观看视频课程后会通过视频配套的PPT对知识点进行梳理,课后作业进行知识点的检测与巩固,单元学习完毕还配有单元测试,期中和期末考试在规定时间完成,可以检验学生对知识点掌握的熟练程度。
  混合式教学解决了以下问题:(1)时时能学、处处可学;(2)到课率、抬头率、参与率;(3)掌握教学学情、实施精准干预、解决个性需求;(4)过程评价避免突击、多元评价科学合理;(5)建构移动环境,实现智慧学习,利用碎片时间,实现泛在学习,培养信息素养,服务终身学习。
  2.教学质量体系日益完善。首先是教学团队的精进与培养计划。在刚刚获批的由李兴国教授带领的“广播电视编导”河北省优秀教学团队的基础班底就是本课程的教学团队,未来2-4年团队不管是从学历还是职称上都会有晋升计划。同时进一步推进“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与深化。   3.以课促研。教学的阵地背后一定是科研的支持,同时课程反过来也会促进学术科研的发展。依托于本门课,即将完成《融媒体综艺节目制作》的配套教材的出炉,同时陆续完善相关习题库与视频案例库的数据收集与建设工作,未来还会实现新型电子教材的建设,争取申报省级广播电视教學示范中心。相继发表关于教学改革与翻转课堂等相关教学改革论文与课题。
  四、教学评价
  第一轮次(2018.11.7—2019.1.28)与“电视文艺节目编导”课程进行了首次混合式教学的尝试,55学时,4学分,选课人数127人,考试通过127人。发帖总数662个,教师发帖104个,互动人数125人。作业与检测47次,参与人数129人。教学效果可以从学生评价中反映出来,教学反馈学生有101人,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方面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其中高琦画同学反馈“课程内容非常丰富,给我们不同的体验,趣味性十足,课上课下都可以学到知识,老师讲课认真,幽默风趣,举例生动,使我们接受能力提高,独立思考能力提高,开阔了视野。
  第二轮次(2019.3.21—2019.6.1),本次是本科全校范围的网络选修和研究生学院的选修,共477名同学,总发帖81个,教师发帖32个,互动31人,本轮发帖讨论与第一轮相比出现了可喜变化是“学生思考电视节目现象主动发帖而且有学生主动回复”和“学生发问题帖”,比如李萱同学的讨论帖“如何看待《青春有你》《以团为名》《创造营2019》这种综艺形式?”朱丽红同学回复答案准确生动。学生主动思考的学习态度变化明显。测验与作业27次,有476人参与其中,247人参加考试,331人成绩在合格线以上。社会和其他高校一共有129所院校399人进行了选课,其中有中山大学、重庆师范大学等。最后有21名学生进行教学评价,其中王文彬同学反馈“课程内容设置十分合理,形式丰富。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能够学习到足够专业的理论知识,还能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并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
  第三轮次(2019.9.22—12.31)本学期校内有221人参加学习,来自校外40个学校263人报名自主学习。本学期最大变化是学生开始大量的自主发帖,发帖数量在1831个,其中教师发帖203个,互动人数达到152人次,例如教师帖201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阅兵看点解读。研究生同学更体现出广度的思考的广度,发帖内容更为深入,比如艺人与粉丝经济,艺人运营思考等。
  Online and Offline Dual Interaction and the Application of Flipped Classroom Teaching Model: Summary of the Online Excellent Course Construction of Media Variety Show Production in Hebei Province
  YANG Bo
  (The College of Film and Television Art, Hebei Institute of Communications,
  Shijiazhuang, Hebei 050000, 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traditional course, the course on Media Variety Show Production is reformed and upgraded, and the current media concept and production means are added to create the excellent online course. After one year of course construction and two rounds of teaching, 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discusses and combs the course construction from three aspects: curriculum goal, course construction measures and teaching effect, and tries to find ways and means to solve the disadvantages of offline course teaching.
  Key words: Media Variety Show Production; course construction; MOOC
其他文献
[摘 要] “工程测试技术”作为一门多学科交叉知识汇集的综合性课程,是由传感系统与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检测技术、智能控制技术汇集而成的针对测控方面的应用的智能集合。不同的测试系统的机构原理与基本特性存在较大的差异性,而课程中对于测控系统的讲解偏向论述,学生缺少直观的切入式体验。故此,教学过程中,以实现测试技术与工程应用融合为目标,以嵌入式系统开发为主线,以项目教学为教学手段将上述教学内容有机
[摘 要]为贯彻教育部疫情期间的教学安排精神,各高校普遍采用了“网上教学”的模式组织教学。文章从线上教学准备、线上教学实施、线上教学学习方法、线上教学总结等方面,详细研究了教学平台选择、教学资源建设、结合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进行教学方法的示范与总结,為线上教学提供了一条可行且有效的路径。  [关键词]线上平台选择;课程资源整合;线上教学方法;实践探索  [基金项目]2018年度山东省本科教改项目立
摘要:文章针对实验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行了探讨。根据《石油加工工程实验》的特点论述了实验预习报告的撰写、实验室仪器设备的认知、动手操作前的讨论、实验原始记录以及实验数据的处理与分析讨论等环节对大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和能力培养的重要性。特别强调了实验对大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关键词:实验教学;自主学习;石油加工工程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摘 要]现代兽医免疫学是兽医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的专业平台课。为了提高该门课程的教学质量,特别是提高学生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能力,该课程实施了案例教学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案例教学是促进教学与实践有机融合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现代兽医免疫学;兽医专业硕士;案例教学;教学改革  [基金项目]2019年新疆农业大学教研教改项目“专业学位研究生案例库建设”  [作者简介]雷程红(1967—),
[摘 要] 异地办学现象在我国高校发展中普遍存在,并呈现不断上升和扩展的趋势,明确异地校区的人才培养定位和培养模式是高校在开展异地办学的需要考量和把握的重要内容。广东某高校在异地校区的研究生培养上,不断摸索创新,形成了以培养紧密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人才培养定位和校政行企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不仅积极响应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政策导向,提升了研究生培养质量,有利于学校内涵式特
[摘 要]为了节省教育资源,高校中大班教学越来越普遍。与小班教学相比,大班教学在调动课堂积极性,与学生互动方面存在不足,如何有效地提高大班教学中的课堂氛围,充分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是文章探讨的主要内容。针对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课程的大班教学实践过程,文章结合该课程的具体内容,对大班教学的改进模式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大班教学实践;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大班教学改革  [基金项目]2017年华南农业
摘要:教学团队建设一直以来都是高校在教育教学工作开展期间极为关心的一件事情,其能够有效地提升学校的综合竞争实力,促进学校的发展建设,学生在此过程中将会享受到更好的学习资源,而且教学团队的建设对于教与学的开放互动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作者将以学院药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为例,分析在该专业教学团队信息化建设,以促进教学的长远发展。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团队;价值;实现;药品专业  中图分类号:G640
[摘 要] 企业员工体育活动作为我国群众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各行业职工体质健康和工作效率的有效途径。本文选取广西防城港核电有限公司作为研究个案,对企业员工体育健身及余暇锻炼活动的开展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存在问题,提供解决对策。旨在发展员工相适应的职业岗位体能需求,促进身心健康,预防职业病与慢性病,提高工作效率与企业效益。  [关键词] 核电企业;健身现状;对策  [基金项目] 2019年度
[摘 要] 稳就业是“六稳”之首,如何妥善做好退役士兵这一庞大特殊群体的就业安置,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及国防军队的建设。通过立足供给需求平衡、理论实践结合的视角,针对退役士兵就业需求特点,理论分析高职院校开展退役士兵职业技能教育培训的目标导向。结合J职业技术学院实践及退役士兵成功就业案例,实证剖析当前教育培训存在的薄弱环节,挖掘核心关键因素,进而提出“一体两翼”构建退役士兵职业教育的新路径,即
[摘 要]通过设计合成一种过氧磷钼酸离子液体,通过红外光谱和热重分析对离子液体的结构和组成进行表征。以30wt.%的过氧化氢为氧化剂,在室温、常压条件下实现对模拟燃油中硫化物脱除率达到98%以上。通过该实验的实施,不仅可以锻炼学生有机合成、仪器分析等课程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环境保护意识和对绿色化学概念的理解。  [关键词]绿色化学;离子液体;燃油;脱硫;氧化  [作者简介]吴沛文(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