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溶血弧菌生物膜相关基因突变株的构建

来源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yanzhao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构建副溶血弧菌生物膜相关基因突变株并进行验证.方法 采用PCR方法扩增得到靶基因的上下游同源臂片段,然后以上下游同源臂片段为模板,PCR扩增得到同源臂融合片段.将同源臂融合片段经酶切处理后克隆到自杀质粒pDS132中.通过结合转移的方式将携带有同源臂融合片段的重组质粒转入副溶血弧菌RIMD 2210633中,利用同源重组得到突变株.用PCR方法筛选和鉴定突变株,同时对突变株进行表型分析,从而在分子水平和表型试验上验证突变株是否构建成功.结果 构建得到了分别携带副溶血弧菌生物膜相关基因vbfR、crp、hns、swrZ、swrT、cpsR融合同源臂片段的重组质粒,通过PCR扩增,分别得到了大小为1190、1128、1136、953、1242、1112 bp的片段;用重组质粒构建了相应的突变株(ΔvbfR、Δcrp、△hns、ΔswrZ、ΔswrT和ΔcpsR),进行PCR鉴定时,突变株得到了大小分别为1190、1128、1136、953、1242、1112 bp的扩增产物,比阳性对照分别小610、739、421、542、427、1367 bp;用靶基因内部的引物进行扩增时,无扩增产物;选其中一株突变株Δhns进行生物膜形成能力表型分析,结果表明突变株Δhns生物膜形成量与野生株相比明显增加.结论 构建得到了6株副溶血弧菌生物膜相关基因突变株,并从分子和表型试验上验证了突变株构建正确。

其他文献
随着云计算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关注云计算技术及其发展。本文介绍了云计算的概念、特点、及其体系结构,并以Iaa S云计算为例,初步探讨了云计算的实现机制。
简述了因子图分析法的基本原理,通过几个应用例证,说明了因子图分析法的简单通用性及应用价值.
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人民卫生出版社主办的《中国医刊》(原《中级医刊》)于1951年2月1日创刊,迄今已50周年。该刊为宣传党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交流防病治病的经验,传播医
本刊讯 美国的F -2 2除飞得快和具有隐身能力外 ,而且因装有高性能雷达和其他传感器 ,从而增大了其杀伤距离。F -2 2隐身战斗机可用被动的手段在 463km以上的距离探测和识别其他
期刊
随着现代人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越来越强.生活中“小病乱投医”的人实在不少,有些人甚至会在别人的鼓动下,对不是病的生理表象进行过度用药和治疗.到底哪些“病”
期刊
6.4 距离-增益大小法rn6.4.1 概述rn距离-增益大小(DGS)法是利用理论上推导出的圆盘形反射体的DAC曲线,来评价未知反射体回波高度的.
本文将涉网犯罪分成利用网络实施的犯罪和针对网络实施的犯罪,由此提出了传统侦查模式与网侦并用和网侦主导的两种工作模式,并给出了基于过程的侦查工作模型。 This article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