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工程运行后长江中游溶解气体过饱和演变研究

来源 :水生态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yunwoh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分析三峡工程运行后泄洪对长江中游溶解气体过饱和的影响,建立了长江中游溶解氧数学模型,对不同流量下长江中游的溶解氧过饱和演变进行了模拟预测。模拟结果表明,三峡和葛洲坝过坝水流的溶解氧饱和度在流量40000~50000m3/s和100000m3/s附近存在2个峰值,长江中游河道天然情况下溶解氧过饱和恢复速度较为缓慢,平均每100km降低5%,洞庭湖水的汇入能显著降低长江干流的溶解氧过饱和度。当三峡出库流量超过40000m3/s时,其影响范围可达400km以上。讨论了溶解气体过饱和的不同指标间的关系,对气体过饱和可能造成的影响以及对长江中游鱼类目前的影响进行了阐述,认为通过三峡水库的调度减少出库高流量次数和历时是减缓下游溶解气体过饱和的有效手段。
其他文献
剖析了屏蔽泵运行停止后,泵工作腔体内的介质温度的变化与气泡的形成过程,起动后汽蚀的产生对运行工况的影响和对泵零部件的破坏。提出用转动监测报警器JBQ3和转动监测TRG装
介绍了一种基于STM32F103芯片的便携式核谱仪的研制,控制器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后将数据发送到显示模块,并将数据发送到存储卡上。并且介绍了基于VB开发环境的核谱处理
酵母是什么?它有什么作用呢?第一步,把235毫升热水装在大碗里,先加入两小勺酵母,再加入一小勺糖。1好多泡泡第二步,将碗里的水慢慢搅动1分钟至2分钟,然后停下来,等等看有什么变
在介绍FF总线原理和网段设计组态原则的基础上,重点说明了利用3种方法进行FF总线网段及其仪表诊断的方法,及时发现施工、生产中易出现的问题,指导设备的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