柚单染色体微分离制片技术研究

来源 :中国农学通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lanr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琯溪蜜柚”幼胚为材料,对单染色体微分离制片过程中3个关键因子对制片的影响效果进行了研究;分别设计了6个不同酶解时间、4个冰水固缩时间和两种不同染液染色处理,通过显微镜观察和拍照;结果表明:用2%纤维素酶与0.5%果胶酶的混合液处理40~60min,后低渗处理之后进行20~30min冰水固缩处理和卡宝品红染色组合可以得到理想的制片效果,背景干净,各单染色体充分分散,容易辨认和挑取;该方法制片适合小型单染色体开展下一步的微分离和微克隆研究。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植入德国Human Optics公司的1CU型可调节人工晶状体后的疗效.方法对我院施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可调节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患者4例6眼,于手术后3~5个月进行1CU人工晶状体植入后视功能检查和手术后生活质量的调查.结果①平均近附加为+2.00 D,拟调节幅度在+1.50 D至2.25D之间.②2例双眼手术患者近矫近距离立体视分别为30和25孤秒.③测量前房深度
目的 分析我院低视力门诊中老年低视力的主要致病原因,为老年低视力患者的视觉康复及预防奠定基础.方法 采用WHO1996的低视力标准,随机序列选取低视力门诊156例(310眼)老年低视力患者,对其进行常规的眼科检查,记录最佳矫正视力和所患眼病,统计分析所患眼病的种类和分布情况.结果 引起老年低视力的主要眼病有高度近视眼病71例(占45.51%),黄斑病变29例(占18.59%),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和
目的分析眼屈光不正与调节各因素的关系,探讨近视眼与眼调节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分别对45名大学生的90眼进行屈光不正、调节幅度、调节灵活度和正相对调节检查,然后将各项结果
阐述了高校图书馆开展新生入馆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指出了入馆教育的目的、形式、方法、内容及现代化的宣传手段,为新大学生开辟了多方面、全方位地了解图书馆的信息渠道,从而
先天性上睑下垂,系动眼神经核或提上睑肌发育异常所致[1],其矫治术式分为两类[2]:①提上睑肌缩短术.②额肌提吊术.通常将第一种术式用于轻、中度上睑下垂者,第二种术式用于重度上睑下垂者.我科用钓鱼线作为中间物,行额肌提吊术矫治各种程度的先天性单纯性上睑下垂,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一代伟大的文学家、政治家、思想家柳宗元,一生只度过了47个春秋,可谓英年早逝。史载是病死的,实际上精神的苦痛才是他早逝的主要原因。本文从主观方面探索柳宗元悲剧的原因,
目的 利用波前像差检测仪检测行超声乳化并植入同种材料不同直径的折叠式人工晶状体白内障患者术后患眼波前像差的变化,以讨论其相关性.方法 随机选取自愿接受超声乳化合并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的白内障患者(排除眼科其他疾病及相关全身疾病)共47例(50眼),随机分为两组:A组35例(35眼)植入光学直径为5.75 mm亲水性丙烯酸酯(Rayner)人工晶状体;B组15例(15眼)植入光学直径为6.0 mm亲水
目的 研究Ⅱ型重组腺相关病毒(recombinant adeno-associated virus 2,rAAV2)载体介导的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基因(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EGFP)对体外培养兔晶状体上皮细胞的转染和表达情况,为rAAV携带目的基因防治后囊膜混浊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组织块培养法体外培养兔晶状体上皮细胞.rAAV2-EGFP按感染复数(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