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根鱼教授治疗失眠症的经验

来源 :光明中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yu_5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失眠症是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尤其是近几十年,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失眠已经成为严重影响人类健康、工作、学习和社会生活的最常见疾病之一。失眠症可由躯体因素、环境因素、生物药剂以及神经精神因素等引起,本病大多病程较长,且易反复发作,治疗较困难。西医多采用镇静安眠药和抗焦虑药治疗,但此类药物均有不同程度的药物依赖和戒断症状,故安全有效地治疗方法成为治疗的关键,中医药在这方面显现出强大的优势。我院全国名老中医陶根鱼教授在治疗失眠症上取得了良好疗效,我有幸跟随陶根鱼教授临诊,现将相关资料整
其他文献
2007年宁洱6.4级地震前,在中国大陆和云南省6级强震平静及滇西南地区5、6级地震出现丛集现象的背景下,动态追踪了滇西南地区各项地震学参数异常的中、短临演化过程。结果表明,2005、2006年滇西南地区近同步出现中小地震活跃、调制小震频发、震源深度加深、b值由高到低等中短期异常,而2007年云南省内大于等于25天的3级地震平静异常和滇西南3级震群的密集,则预示着强震的逼近,尤其是3级地震时空密集
建立了小波分解模型,应用该模型将宁夏红果子形变台及苏峪口形变台短水准观测资料中的不同周期成分进行了有效分离。分离后的3阶近似及3阶细节部分所显示的异常变化能够更直观和显著地对应宁夏及周边地区发生的地震。
在HHT方法中,边界处理问题是经验模态分解过程中的核心问题,处理不好会引起数据端部的“飞翼”,进而“污染”整个数据,使分解的固有模态函数失效。解决此问题有两种方法:在数据两端加子波和在数据两端各添加两个极值点。对仿真信号的处理证明这两种方法都是有效的,而后一种方法效果更好。利用后一种方法,对1996年丽江7.0级地震的一条强余震加速度记录进行了分析,加深了对强地震动特性的了解。
用H/V谱比法,计算给出了云南区域数字地震台网23个子台S波随频率变化的台站场地响应特征。结果表明:在1~10Hz频段内,23个子台S波的场地响应相对较平坦,在1.41~2.91之间变化,平均2.08;在大于10Hz的高频段,部分台站的场地响应有较明显的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