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和FasL蛋白表达在胃癌发生中的变化

来源 :临床荟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ngsuw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幽门螺旋杆菌(H.pylori)感染和Fas配体(FasL)蛋白表达在胃癌(GC)发生发展中的变化。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1年9月在上海浦东新区南汇中心医院诊断的胃部病变169例患者,其中慢性浅表性胃炎(CSG)25例、慢性萎缩性胃炎(CAG)28例、肠化生(IM)37例、异型增生(Dy)38例和胃癌(GC)4l例。分别检测胃黏膜组织中H.pylori感染和FasL的蛋白表达,分析H.pylori感染和FasL的蛋白在GC发生发展中的相关性。结果H.pylori感染率和FasL蛋白阳性表达
其他文献
结肠憩室在欧美各国为常见病,早在1894年就由Cruvilhier首先描述[1],报道较多。国人发病率很低,罕有文献报道,其确切的发生率和发病学规律性尚不清楚。我院20年来经结肠镜检
根据北京市门头沟区气象站1959~2008年的50年气象观测资料,对该区的气候概况做初步分析,探索并得出门头沟区气候规律及特征。
动脉瘤破裂是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最常见原因。第1次破裂出血病死率高达40%,第2次出血病死率可高达60%。由于其具有再次破裂出血及引发血管痉挛的可能,所以在明确为动脉瘤性SAH
目的研究治疗性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对老年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4月至2011年12月我科123例行ERCP治疗的老年胆胰疾病患者,观察ERCP治疗成功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后肝癌(HBV-HCC)组织线粒体DNAD-loop区基因的突变情况及其在肝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提取49例HBVHCC患者的肝癌组织,癌旁组织和血液中的线粒体DNA,以38例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