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多元文化激荡到本土化甚嚣尘上——近20年来台湾文学理论批评发展概貌

来源 :培训与研究(湖北教育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shuang01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强权政治逐渐瓦解尤其是党外政治势力集结的合法化,80年代的台湾文学由从多元走向众声喧哗。到了90年代,在政权的庇护下,“本土化”理论队伍迅速壮大,舆论阵地不断蜕化和被占领,故“本土化”很快向解构“中国中心论”过度,乃至达到甚嚣尘上的地步。 台湾文学理论批评在许多时候是现出精英文化的特色,不过由于圈子多,不少评论家把精力浪费在党同伐异的论争上,再加上经济上市场化、文化上世俗化的背景,使他们的评论常常缺乏理论深度和思想厚度,距理论经典作品的产生及由此出现理论大师的时代仍然遥远。
其他文献
针对"欠发达、欠开发"的乌蒙贫困山区,其计算机专业本科学生程序设计能力薄弱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程序员、软件测试员等的"工作场景"教学方式,从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职业能力目标
沈从文早期散文中充溢着轻松愉快的谐趣,这一点可以从语言、修辞、文体等方面明显的看出来。沈从文散文的谐趣中不仅常常带有讽刺色彩,还熔铸了他的社会和人生理想。这既与沈从
大跃进民歌当年盛况空前,对之评价奇高。今天虽成为文学史反思的一个热点,但一般都是从政治视角而下的文学判词。本文从大跃进民歌中的爱情诗、文学的想象力、夸张手法的运用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