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强权政治逐渐瓦解尤其是党外政治势力集结的合法化,80年代的台湾文学由从多元走向众声喧哗。到了90年代,在政权的庇护下,“本土化”理论队伍迅速壮大,舆论阵地不断蜕化和被占领,故“本土化”很快向解构“中国中心论”过度,乃至达到甚嚣尘上的地步。 台湾文学理论批评在许多时候是现出精英文化的特色,不过由于圈子多,不少评论家把精力浪费在党同伐异的论争上,再加上经济上市场化、文化上世俗化的背景,使他们的评论常常缺乏理论深度和思想厚度,距理论经典作品的产生及由此出现理论大师的时代仍然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