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据农业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到2007年止,我国禽蛋消费需求持续快速增长,我国人均禽蛋消费量在过去10年里增长了51%,达到人均占有22千克。开放初期的1982年人均占有量仅为4.87千克。禽蛋的人均消费量已经远远超过世界平均水平,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平均消费水平相当。人均鸡蛋占有量的不断上升有力的促进了国内鸡蛋生产者,为了增加鸡蛋产量,扩大规模效益,他们做出了很大努力,通过改善饲养环境扩大饲养量;增加用药和添加剂来减少鸡只死亡;增添现代化设备,提高生产效率。然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更加关注鸡蛋的健康和营养,人们开始对现有的鸡蛋生产方式提出质疑,认为这些机械化生产出来的鸡蛋不安全也没有营养,这些消费者更愿意去购买农村那种放养模式下生产的鸡蛋。于是有部分生产者为了迎合消费者的需要,开始生产有针对性的鸡蛋如品牌鸡蛋、土鸡蛋、无公害有机鸡蛋等等,这些鸡蛋产品的出现,弥补一部分消费者的需要,也丰富了鸡蛋市场。近几年,各地鸡蛋生产发展很猛,鸡蛋供需矛盾突出,自2007年蛋价有个冲高后,近期蛋价开始大幅度下跌。而另一方面,消费者对营养丰富、价格便宜的鸡蛋反应却很平淡,尽管"二斤青菜买一斤鸡蛋",但鸡蛋销量并没有上升。业内行家分析,蛋价持续低迷与生产结构、蛋品开发、市场消费需求等诸多矛盾有密切关联。要解决鸡蛋的产销矛盾和提高养鸡效益,关键是我们要对目前鸡蛋消费结构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和正确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