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所有人都在讲故事

来源 :福建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andups_w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毫无疑问,语言是现代文明的主要工具,故事则是语言的演武场。讲故事从来都不是作家的专利,作家也不是单纯地为了讲故事而写作,只是作家恰巧选择了故事这个比较好的容器而已,于是文学最为广泛接受的一类变成了小说,故事性越强小说也就越受欢迎。再之后,因为科技的加入,小说催生了电影。
  所谓故事,无论是小说还是电影,故事的基本原理都几乎有了定论,在中国,我们叫起承转合,在好莱坞,严格地分为三幕。故事的原理几乎每个人都有所涉猎,不只是小说作者和电影作者在锤炼这门手艺,现实中每一个人都在干着这件事。前面开宗明义地说过,语言是现代文明的主要工具,因为文明,我们现在不打架了,但攻击性还在,攻击性还在被需要,所以也可以这么说,语言是现代文明的武器。说话和吃饭一样,是每天都要做的事情,也是必须要做的事情。工作中说话,是为了达成某种合作;交游时说话,是为了换来某种认同;闲暇时说话,是想要得到某种快乐……语言承载着人的几乎所有需求,大多数需求也唯有语言才可以实现,不管将语言视为工具还是武器,如何让你的语言容易被人接受,最好的方法恐怕就是讲一个故事。
  可以这么说,故事是一个人的软实力。在社交网络出现之前,听到故事的方式大致是两种渠道:看小说、电影、新闻等各种成熟媒介,看专业人士讲的故事;和朋友聊天,听生活中故事或者二次转述的故事。现在有了第三种,也是不太成熟的一种,我暂且称之为“网友的故事”。
  社交网络的兴起,对传统文学造成了不小的冲击,当然传统文学已经被电影冲击过一次了,这里先不讨论电影是不是文学的一种,只是放在故事市场上说,两者是有同质化竞争的。电影让人们获取故事的方式更加容易,把故事讲得也更有侵略性,更能牵着人的鼻子走,于是电影变成了现在最时髦的故事形式,形成了庞大的产业,耗费着人类大量的资源和热情,即便如此,电影仍然脱胎于小说,和小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网友的故事呢,跟传统意义上的小说没有任何关系,只要一个人拥有一根网线,他就可以通过网络分享自己的故事,这样的故事没有固定形式,也许只是一两句话,也许是一两张图片,或者一段音频。这样碎片化的故事,比小说和电影都更加容易获取,于是我们看到了现在的局面,所有人都在通过网络讲故事,所有人也都在通过网络获取故事,不管我们有意无意,都在消费、生产着“网友的故事”。
  那么问题来了,和面对电影这个新兴事物的同质化竞争一样,面对网友的故事,文学这门古老的艺术该怎么办才好?是纳入其中收归门下,还是撇清界线奋力抗争,或者干脆丢盔弃甲低头认输?
  很明显,文学是不会输的,文学也没有什么敌人,文学只会推陈出新。当一个时代的文学没落,我们只会习惯性地觉得是那个时代的问题,跟文学没有关系。语言永远被需要,而文学作为呈现语言的主要形式,只会随着语言的迭代而变化,不会消失。
  那有朝一日,文学是不是会变成网友的故事这个形式,我不敢说。现在文学面临的问题是语言迭代太快,人们永远喜欢新鲜的、有创造力的语言。只是时代变了,文学不再是唯一能够传播这种语言的形式。网络媒介如同宇宙爆炸一样,每时每刻都在制造大量信息,制造者分散各地又高度集中,一个又一个网络热词被制造出来,每一个词语背后,都是一个故事。面对这些故事,文学显得仓促又茫然,不知该作何评判。当然,对文学最大的评判者永远是时间,只要给出足够的时间,我们就能甄别什么是好故事,什么是哗众取宠昙花一现的坏故事。
  可问题又来了,有些人等不了,比如我,一个靠写作为生的人,我必须要现在就试着弄清楚,什么才是好的故事,什么才是好的语言。这恐怕也是此刻正在写作的人都面临着的一个问题,当面临网络冲击,当人们获取故事的方式不止一种,我们如何把读者的目光吸引过来,我们又如何评判自己的写作是不是在往好的方向、往新的方向发展。
  首先我要申明的是,照本宣科,拾人牙慧,都不是好的文学。不管是跟着经典亦步亦趋,还是追随潮流一时一变,都是文学的大忌,而这些也几乎是人最容易犯的毛病。就像现在人的两种极端,守旧派无法接受时代的变化,新人类嘴里说着每天都在过时的流行语。任何一个想要锤炼自己语言有文学自觉的人,都不会这么做。是的,文学自觉不光是作家,是任何一个人都应该具备的品质。只要还想说话,只要还愿意讲故事,都应该有自己心目中的文学品质。于我而言,文学是人和时间结合的产物,是一个人被时间洗礼之后,用来承上启下反省自身的,再往大了说,就是寻求真理。
  那文学应该具备什么素质?也许会首先想到真实性。看完一本书,或者听完朋友的讲述,如果足够被吸引,我们会忍不住问,是不是真的?哪怕故事中有我们未曾见过的异象。只要讲述者手段足够高明,我们就会忍不住想知道,是不是真的?这就是人的本质,我们多么渴望知道事情的真相。这就引出文学的另一个关键词:现实。
  网友的故事这么受欢迎,不是没有道理的,只是因为那让人们感觉更加真实。人们永远想要获取更多的真实,同时又要求戏剧性,新闻真实,但太过古板,小说电影有戏剧性,可其作者都是专业干这行的,永远有无法摆脱的编造嫌疑。似乎只有网友的故事,能两者兼得。于是我们可以看到,有不少作家潜伏伪装,混在网上兜售着“网友的故事”,不得不说,干得漂亮!
  遗憾的是,障眼法无法使用两次,当读者知道你不是个简单网友而是一个立志以文学创作为业的人时,作家还是要面临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以作家的身份,用文学的手段,处理现实。
  现实中我们经常听到这句话:你能不能现实点?这里“现实”成了一个形容词,且具有了程度上的不同,你可以现实一点,也可以现实多一点或者再多一点。不管现实多少点,都会有那么一点不现实的地方,这一点,就是文学可以操作的地方,我称之为浪漫。
  我们为什么不能现实一点呢,或者更加干脆,做到完全现实?首先我们先掰扯一下这句话的意思,这句话里的“现实”二字,其实是“限制”,是环境对人的制约。所谓“现实一点”,就是要服从环境对人的制约。它透露出来的意思是,不要好高骛远,不要不切实际,不要拒不认输,不要自命不凡——不要不要不要,总归是不要,是否定。我们为什么要否定自己?为什么不能争取,不能梦想?也许有人真的不可以,但是文学可以。
  文学就是可以让现实不那么现实一点,用这一点来抓住读者,从而让我们更清楚地认识现实。文学所展示的现实,是一种经过高度提纯的现实,是广义上存在过而不一定真实发生的现实。这样的现实才会有更加持久的生命力和表现力,更容易让人认同。说到这里我想基本能回答上述所有问题了,网友的故事固然真实,但如果没有用文学的手段提纯处理,就会丧失文学的生命力,因为过于真实而受到时代的局限。而文学的真实,是具备超越時间的通感的,不管是甲骨文还是文言文,只要是文学的,必然是世界的。所以广大作家同行们完全没有必要担心,只要你敢于面对现实,善于捕捉现实,勇于呈现现实,你的作品不会没有生命,不会没有懂得欣赏它的人。至于要呈现什么样的现实,呈现多少现实,我说不出来,身为同行我只能说:能不能现实点?如果不能直面历史,又怎么面对现实呢,朋友?
其他文献
【摘 要】 现代会计理论与实务的发展,源自不同会计环境下会计学科群体内部的会计专业人士、会计职业组织、会计研究文献、会计专门规范、会计专业期刊和相关会计传播媒体等主要影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研究会计理论与会计思想的发展即需要研究各方面影响因素的具体构成与内容,但目前会计理论研究与教学却未对此予以必要的重视。文章试对20世纪西方重要会计专业人士及其学术文献进行初步梳理与分析。  【关键词】 现代会计
隐形的力量  整个秋天都在透支它对河流的时间意识  时间性的意义难道仅仅表现为一种时间的  顺序而非于奔流不息的运动中  显示了我们的有限性  正如一个球被扔出去的瞬间  随着时间的不断运动而加快速度  这是否暗示着存在某种隐形力量  在加快宇宙推动其膨胀的速度  然而,又是什么力量在牵引这隐形的力量  而不至于让我们的地球或其他星球偏离太远  这难道仅仅是巧合还是因为需要不同的法则  来运作这个
【摘 要】 财政部2014年正式发布管理会计体系建设指导意见文件后,管理会计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和重视。当前我国会计理论界与实务界都在聚焦研究和讨论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相关问题。文章尝试对符合我国实际需要的本土化管理会计核心工具进行界定,并以国务院国资委2010年在中央企业全面推行的经济增加值(EVA)考核和EVA价值管理应用为例,提出了本土化的EVA计算模型和6E价值管理模型,以期对我国管理会计体系
【摘 要】 企业管理实践中,财务与业务的融合十分重要。要推进业财融合,需要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突破部门格局和藩篱。为了给财务部门提供业财融合的指导,需要从财务部门固有的职能定位出发,在战略规划制定、物资采购、产品销售、绩效考核等关键环节寻找与业务部门的契合点,由此提出财务部门需要采取的重点措施。  【关键词】 业财融合; 财务职能; 企业管理  【中图分类号】 F275;F810.2 【文献标识码】
【摘 要】 文章以小型会计师事务所为例,分析了拓展非审计业务的积极意义,指出了其对审计公信力的负面影响,提出了审计业务和非审计业务分业经营的方案。  【关键词】 会计师事务所; 非审计业务; 审计公信力; 分业经营    当前财政部强调会计师事务所大幅度拓展执业领域,要求会计师事务所在巩固传统审计业务的基础上,积极向相关业务领域延伸。支持小型会计师事务所扩大代理记账、税务代理、外包业务、IT支持、
【摘 要】 本文结合黑龙江省会计师事务所的发展现状,就地方注协在会计师事务所做大做强中的作用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 地方注协; 会计师事务所; 做大做强    为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更好地服务于中国经济发展和助推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中注协发布了《关于推动会计师事务所做大做强的意见》和《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治理指南》,标志着注册会计
【摘 要】 文章以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混合所有制改革为例,系统阐述了中国石化混合所有制改革过程。通过对公司状况、混改过程、政治因素以及国有资产流失本质的研究试图诠释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否会导致国有资产流失。研究表明,中国石化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很好地避免了国有资产流失,其经验为其他国有企业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 中国石化; 混合所有制改革; 国有资产流失  中图分类号:F12
【摘 要】 会计实践教学是高职会计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本文根据笔者多年的实践教学经验,尝试在高职会计专业构建“三段双轨递进式”实践教学模式,并提出具体的构建思路、实施策略及保障措施,以期为会计实践教学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 高职;会计实践教学;三段双轨递进式    当今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已成为各方的共识,同时也对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因
【摘 要】 本文认为应该在学习、挖掘、整理和继承潘序伦先生以“立信”为核心的会计职业道德的基础上,提炼出当今我国会计职业群体的“希波克拉底誓言”,最终为我国会计职业群体制定出从事会计工作的职业道德规范。  【关键词】 潘序伦; 会计; 诚信; 职业道德    被誉为现代医学之父的希波克拉底最主要的贡献并不是他在医学领域取得的成就,而是他倡导和制定的作为医生这一职业群体的道德规范即著名的“希波克拉底
【摘 要】 在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大形势下,越来越多的境外国家和地区依据IFRIC 12的规定对高速公路BOT业务确认、计量和报告作出会计职业判断,有助于为中国规范BOT业务核算提供有益的借鉴。不可否认,他们的做法也许只是实践探索,而并非成功经验;对此有必要认真分析其执行IFRIC 12的背景和利弊得失,结合中国国情和行业特点,进一步加强理论研究并逐步完善BOT业务会计规范体系。  【关键词】 B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