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悲剧连成线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m__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 J9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当悲剧连成线,他就超越了故事本身,而讲述的是一种人生,或者说是一个时代。
  
  一直以来,在每个悲剧的最后,除了伤心,我或许还会有一丝感动或者说希望,我总是期盼着悲剧里的情节重头再来,然后演绎一段绝世的感情,我也总是幻想,这样被我攥改过的故事会有一个唯美的结局。但是,当我读完《奥赛罗》,我却没有了要进行任何改变的意思,我知道我拙劣的笔会破坏故事本身的意境,作者就是想用这个彻底的悲剧来揭示当时资本主义时代的实际情况,希望可以唤起大家的警醒,也希望把资本主义的罪恶赤裸裸的给大家看能够让一部门有良知的人有所反抗。可是,莎士比亚没有想到,几百年之后,资本主义依旧存在,并快速发展着,这应该是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吧,任何一种社会制度都有他本身的局限性,我们要看的是在现阶段,他的局限性和优越性哪个占有绝对优势,这也就是为什么有那么多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作品出现,资本主义却经久不衰的原因吧。
  《奥赛罗》写于1604年,通过这个戏剧,莎翁对原始积累时期新兴资产阶级中的极端利己主义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于此同时,他在奥赛罗与苔丝狄蒙娜身上也寄托了人文主义的理想。下面,我来具体谈谈我心中的这一条悲剧线吧。
  悲剧线的开始----苔丝狄蒙娜。
  苔丝狄蒙娜这一人物形象充满矛盾性:她既有勇敢争取爱情叛逆的一面,又有屈从传统,甘愿忍受男权压迫,逆来顺受的一面。前者使她能够获得幸福的爱情,而后者使她成为男权统治的牺牲品,导致悲剧的开始。
  苔丝狄蒙娜是一位年轻貌美又娇生惯养的贵族小姐,以她的条件应该能找一个门当户对的贵族子弟作为自己的丈夫,然而她却是“中了魔,不怕人家的笑话,背着尊亲投到这个丑恶的黑鬼的怀里”, 苔丝狄蒙娜选择夫婿既不贪图钱财地位,也不贪图英俊潇洒的外貌,而是希望两人心灵的契和。“她为了我所经历的种种患难而爱我,我为了她对我所抱的同情而爱她”,这是她和奥瑟罗爱情的基础,这个基础建立在两情相悦之上的。苔丝狄蒙娜积极追求幸福爱情,不惜放弃父女之情,以致活活气死父亲,充分体现了她的叛逆精神。然而这种叛逆精神也带有软弱的一面,在她第一次出场,为了维护自己的爱情,击退父亲的干涉时,软弱的一面已有所透露。在这一幕,她没有正面宣布婚姻自由的新观念,而是用封建旧道德(母亲的榜样)来为自己的行为辩护。由于她思想中的软弱性,她虽挣脱了父权的约束,却陷入夫权统治的魔掌。苔丝狄蒙娜婚前不顾一切与命运对抗,而婚后却把她的命运交给了丈夫。丈夫一个人出征,她因为“不能朝夕侍奉他,而在镂心刻骨的离情别绪中度日如年了”。她把自己生活的全部寄托在丈夫身上,以前追求幸福爱情时的叛逆精神荡然无存,剩下的只是逆来顺受。她称呼奥瑟罗“我的主”,还说“你的身子不舒服,我很懊恼”“我不愿留在这儿害你生气”,这些话语充分体现了她的屈从懦弱。
  苔丝狄蒙娜悲剧的结局虽然与伊阿古这个小人的挑唆和奥瑟罗的嫉妒分不开,然而更重要的还在于苔丝狄蒙娜一味地屈从于夫权统治。在理解丈夫和妻子的关系上,她却想到了家长和子女的封建关系“小孩子做了错事,做父母的总是用温和的态度,轻微的责罚教训他们;他也可以这样责备我,因为我是一个该受管教的孩子”。直到死,她没有一句怨言,她只会流泪。她临终有一口气,还要为杀死她的丈夫辩护。“谁也没有干,是我自己”。她也没忘记“替我向我的仁慈的夫君致意”。她把对于爱情的坚贞不移和对于丈夫虐待的逆来顺受看作是同一回事了。
  苔丝狄蒙娜是一个矛盾的人物形象。她既有勇敢追求幸福爱情叛逆的一面,又有屈从传统逆来顺受的一面。两个相互对立的方面统一于这一形象之中,使这个悲剧开始了。
  悲剧线的高潮-------伊阿古。
  莎翁笔下的伊阿古,是一个极端生活利已主义者,是奥赛罗矛盾的对立面。他集奸臣特质于一身,多疑、善妒、猜忌、阿谀、背叛是邪恶的化身。他为了个人私欲,使尽了卑鄙毒辣的手段。他的生活信条是“既不是为了感情,也不是为了义务,只是为了自己的利益”。他完全掌握了矛盾的主动权,用一个个的阴谋诡计,制造了奥赛罗和苔丝狄蒙娜的爱情悲剧,正是他的存在使悲剧上演,并达到高潮。伊阿古设尽圈套去暗害别人,最后也受到了正义的惩罚。在伊阿古的身上,体现了人性的恶,是欲望膨胀的极端表现,是个人主义发展到极致的典型。
   但是不得不说,伊阿古作为悲剧里面最丰满的人物之一,他用自己的“足智多谋”推动了戏剧的向前发展,他是一个优秀的“心里学家”,把奥赛罗的“嫉妒心理”玩弄到了极致。可以说,在现实社会中像伊阿古德人是最多的,因为个人的利益没有得到满足而想要报复。只是有些人和他一样有了实际行动,更多人或许只是在心里构想过一幅关于报复的“蓝图”。如果看完这部戏剧,我们都可以不像伊阿古这样做一个“无道德”之人,莎翁在九泉之下也会很高兴的吧。
  悲剧的结束----奥赛罗。
  《奥赛罗》的性格主题,谈的是怀疑与妒忌存在心中没有好好控制,遭到邪恶小人的利用,最终变成了放任自己的嫉妒、笃信自己的怀疑,造成了悲剧的发生。
   这个爱妒忌而且爱怀疑的主角,就是奥赛罗。奥赛罗是一个忠诚、正直、勇敢、嫉恶如仇的英雄,他以自己的英雄业绩和富有传奇色彩的生活征服了苔丝狄蒙娜。但是好景不长,当他身边出现了一个邪恶力量代表者伊阿古时,他的粗野、鲁莽、多疑的性格抓住了奥赛罗,使他一步步滑向深渊。
  奥赛罗其实是作者所肯定和同情的人物。他本是大将之才,性格上,他勇敢无畏、坚强、自信、善良而且疾恶如仇,应该说正是這些难能可贵的性格,使他屡建功勋,也获得了一个贵族之女苔丝狄蒙娜以身相许的爱情。可是他又具有两个表面上看并不严重的性格缺陷:好冲动和好嫉妒。这样的性格缺陷在一般情况下最多只会使男人做一些蠢事,但在奥赛罗所处的特定环境下,这两个小小的弱点酿就了一出极为惨痛的悲剧。由于生性嫉妒,他轻信了伊阿古的谗言和虚假的表面现象;由于好冲动,他的理智被感情控制,并很快把愤怒化为行动。他和苔丝狄蒙娜的爱情虽战胜了种族的偏见,却未能躲过极端主义者的暗箭。他在暴怒之中杀死自己纯洁善良的妻子,而在当他明白自己是受到了欺骗,发现自己的罪恶后,又无限悔恨,毫不推卸自己的责任,最后毅然地毁了自己,以生命来补偿不可宽恕的过失。至此,嫉妒和冲动就造成了一出极大的悲剧。
  莎翁真实地描绘了奥赛罗性格上的缺陷,但在这种缺陷的性格中,我们仍感到奥赛罗无比的高贵,他不允许自己身上有任何不洁白的东西,因此当他发现妻子洁白而他自己肮脏时,他没有容忍自己的错误,对自己进行了最严厉的惩罚。在自我惩罚中,奥赛罗的性格得到了升华。就他本人而言,他的性格虽不完美,但在欣赏者的眼中,他的性格是很美的,他的性格缺陷也是很美的。他与苔丝狄蒙娜之间有着伟大的爱,他毁灭她,因为他太爱她,他毁灭了自己,同样也是爱的明证。他毁灭妻子的行为是恶又是善,如果奥赛罗是一个明察秋毫的英雄,当伊阿古诬蔑妻子时,他马上察觉到而且惩罚了坏蛋,这样奥赛罗的性格固然完美而没有缺陷,但这样单一的性格就失去了魅力,也根本不存在充满着人性的奥赛罗了。作为现实生活中人,奥赛罗的性格缺陷成就了他作为人们心中“神圣”的形象,也成功的为这部伟大的悲剧加上了更为“悲剧”的结局。
  人们都说:“悲剧就是把美的东西撕破给人看”,那么《奥赛罗》就是把每一种美都撕得淋漓尽致了。莎翁用这些撕破的东西连成线,创造了人类历史上永远流传的悲剧神话,让火焰一样,灼伤着每一位读者的心。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
其他文献
【摘要】近几年,随着我国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动,农村“留守儿童”越来越多,农村中学的教育出现的学生生活失助、亲情失落、中途辍学等问题越来越突出,所以,对农村中学的班主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关键词】信任;尊重;了解;班干部管理;培养个性;事业心和责任感  【 abstract 】 in recent years, as China's rural labor plenty of liquid,
期刊
摘要:新教材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上,提出了高中物理课程的具体目标。这让教师在上课时应该注意使物理贴近学生生活、联系社会实际 突出物 理学 科特点、提高 科学 探究的质量。   关键词:高中物理 新材料 教学   Abstract: new teaching material in the knowledge and skills, process and method
期刊
摘要:物理概念是反映物理现象和过程的本质属性的思维方式,是物理事实的抽象。它不仅是物理基础理论知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是构成物理规律和公式的理论基础。学生学习物理的过程,其实是在不断地建立物理概念的过程。如果概念不清,就不可能真正掌握物理基础知识。当然就谈不上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因此概念教学是学生学好物理的基础,更是学好物理的关键。在实际教学中如何才能让学生有效地掌握、理解并运用好高中物理
期刊
中图分类号:G424.2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不仅仅是一种认知过程,而且又是伴随认知过程的一个情感过程,因而英语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否,不单纯取决于学习者的智力因素,同时也受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因此,在教学中首先应注意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引导学生主动地、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这样会达到意想不到的“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另一方面,随着市场经济中竞争体制的不断完善,
期刊
摘要:素质教育的核心之一是强调“学生主体”,强调“全体学生参与到教学全过程中”。在传统教学中,学生个体差异常被忽略,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受到限制,学生缺乏主动参与的精神。多媒体手段的运用改变了这种模式,学生通过点击鼠标,参与教师的设计的与课堂有关的课件,在活动中“发现”“探究”问题,从中获得知识,实现自主学习,真正体现了教师的引导作用,促进了现代信息技术和教育过程,传统教学方式与现代教学手段的整体
期刊
[Abstract]Development the student's core ability,exaltation occupation talented person comprehensive character,is an occupation nowadays education of importance reform direction. This text with 《the c
期刊
摘要:谈到课堂教学的效益,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效益?简单说就是投入和产出的比例,我们课堂教学笔者认为同样也有投入和产出的问题。一个是教师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一个是学生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产出就是学生的收获,具体说就是,知识的获得、能力的提高、价值观的形成。所以教师的每一节课都有效益问题。都有高效和低效的问题。怎样获得高效的课堂。我以个人最肤浅地认为,教师使学生有最少的精力和时间,获得最大的收益。具
期刊
摘要:真正的阅读是教师、学生与文本作者心灵的 对话,应以学生自我感悟为主。其重要任务是学会如何多角度解读文本,以及如何辨别此文本中的意义所表现出来的方式。 语文教学中情感运用是贯穿始终的主线,没有鲜明的情感色彩,语文教学就失去了灵魂。     关键词:情感色彩、润物无声、自主写作、灵魂  Abstract: the real reading is the author of teachers an
期刊
中图分类号:G45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师说》中开宗明义第一句话就是“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句话对教师的职能进行了完整的论述。从韩愈作《师说》起这个论述一直在启示着教师忠实地履行自己的天职。那么,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如何对学生“传道、授业、解惑”?新时代的教师需要具备哪些教学能力才会受到学生欢迎呢?  美国当代教育家诺瓦尔曾指出,教育家的目标应该是帮助学生学会怎样
期刊
摘要:留守儿童的教育一个令教育人头痛的事,也是社会关注的事。要教育好留守儿童,必须了解掌握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特点,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对不同的情况做具体的分析,选择适宜的方法,家校配合,齐抓共管,促进孩子的转变。班主任要俯下身子,做好家访工作,求真务实就能把转变留守儿童的工作做好,就能促进班级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就能让孩子成为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关键词:留守儿童现状特点教育策略共建和谐  Abs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