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体育小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

来源 :中国教育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bailxiao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十一世纪的教育是全新的教育,它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新的教育教学理念,要求教师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注重学生智力因素方面的培养,还要着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对于我们教体育这门学科的教师来说,不仅要培养学生运用体育知识的能力,还要把心理素质的培养贯穿于教育教学过程中。我在体育这门学科的教育教学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
  一、树立自信心,是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基础
  人们常说:“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我们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要多从学生身上寻找闪光点,对他们多表扬、多鼓励,使学生受到鼓舞,心理处于一种亢奋状态。在愉悦的状态下,学生更容易接受新的东西。实际上,学生往往特别注重老师对自己的评价。平时上课时如果我们在课堂多说上两句“不错、很好、有进步”之类的话,如果我们在学生的成绩有了一点进步时多说两句“你很有潜力”之类的话,如果我们在学生考试前多说两句“你能行,你一定会成功”之类的话,学生就会因此产生信心。而自信就是力量,就会爆发出巨大的能量。这样,就有可能后进变先进、失败变成功。
  二、通过情感投入,使学生的心理素质得到健康发展
  有一广告词:“双赢源于沟通。”这句话富有哲理,它告诉了我们沟通的作用与重要性。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我深刻地体会到体育教学中同学生思想情感的沟通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教师的“思想感情”教育制约着学生的求知心理,能变被动为主动,让消极转化为积极,让学生沿着教师正确思想感情的线索去修养品德、学习知识。我在体育教育教学中以创设情境来启发思想感情、用体育明星激发思想感情、拿体育项目来抒发思想感情。
  三、加强意志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由于体育自身固有的特点,学生在体育运动中总会遇到困难。意志顽强的人会知难而进,而意志薄弱者就会知难而退。因此加强对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总体来说,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所涉及的内容很广,影响心理素质发展的因素很多,因而,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的方法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以上只是本人在体育教学实践过程中的一些做法与体会,正确与否恭请指正,希望与各位同仁共同探讨,让体育教学中的心理素质教育有一个全新的发展、有一个更大的进步,让这一天地更宽阔。
  (作者简介:桑秀元,贵州省盘县徐霞客小学小学高级教师。邮编:553500;电话:13985904965;电子信箱:zhousishun@126.com)
其他文献
《语文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和《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小学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基于以上的表述,我认为,对于小学生来说,习作是姓“小”名“习”。习作是一种练习,是儿童为提高自己的书面表达能力而完成的习作练笔。贵州语文教育家汪广仁曾说:“儿童作文的性质就是练笔,就是让学生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和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
当前,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在全国各地展开,新课程所阐释、倡导的全新的基本理念也正如缕缕春风吹进校园、渗透到师生的心田。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自主探索,做学习的主体。在实际教学中,如何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让每位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去呢?本文就此问题,谈些个人做法,与各位同仁探讨。  一、注重新课导入,引导学生参与数学学习  新课标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应创设乐学情景,激发学习
游戏、玩乐,是儿童的天性。游戏是低年级学生酷爱的一种活动。游戏是儿童最初的学习方式。学习离不开游戏,教师将教学内容带上一些游戏的色彩,会使课堂教学活泼有趣,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游戏教学显得尤为重要。科学地借助有趣的游戏进行辅助小学数学教学,能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它不仅能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启发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了知识。游戏引入课堂,把教学内容融于游戏
以往研究1941年中条山战役,当年也称晋南战役。但因为中共解放战争期间也打过一场晋南战役,为避免混淆起见,这里仍用中条山战役一词。关于此战役的著作论文并不少见,但研究到中条山战役过程国共两党的交涉及其相互态度问题的,却只读过刘贵福的一篇。目前仅见刘贵福在《抗战中期的国共配合作战问题——百团大战、中条山战役为中心的讨论》(《抗日战争研究》2007年第2期)一文中有所讨论。因为刘文占有资料有限,因此多
兴趣”是孩子各种创造能力、求知欲的原动力。只要孩子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就会无止境地去追求、去实践、去发展。在数学教学中,我们体会到,凡是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获取知识过程的学生,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浓厚,求知愿望强烈,数学素质会得到较快发展。因此数学教学必须从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情感入手,使学生由机械、被动学习转变为创造、主动学习。下面,就自己30年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谈点看法: 
孩子天性喜欢幽默,爱讲笑话。唱一个歌谣揶揄同伴,不仅在欢乐的嬉戲中得到了愉悦,而且还有讽喻的意味。  说瞎话,长不大,  一长长个茄子把。  说瞎话,长不大,  长来长去像水筲。  说瞎话,长不大,  顶多长个窝把枣。  说瞎话,长不大,  一长长个武大郎。  注:  ①揶揄(yé yú):嘲笑;讥讽。  ②水筲(shāo):方言,水桶,多用木头或竹子制成。
我从教二十五年,一直默默的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多年的教学生涯,让我深深明白这样一个道理:要培养出未来的科学家和有创造能力的新一代建设者,就必须重视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小学生想象能力十分丰富,思维很活跃,他们对所学知识的运用,需要进行多种解答方案的分析、优选,对问题的探究都会提出不同的假想,得出不同的见解。小学生的思维没有受到现成答案的束缚,发散思维处于活跃的状态。因此,小学教师在教学中应千
新课标指出:“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地语言文字表述出来。指导学生作文,要从内容入手,教师要引导学生接触社会,指导学生留心观察和分析周围的事物。”生活越丰富,作文的内容才能越充实。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就要从丰富学生生活,积累大量的作文素材入手,多积累,多储备,作文时才不会觉得无事可写、无话可说、无情可抒,才会有真情实感的习作诞生。  一、激发学生兴趣
一、活动背景  1962年8月15日,雷锋同志因公殉职。翌年的3月5日,毛泽东同志亲笔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同时,把3月5日定为“学雷锋纪念日”。3月份也就成为了“学雷锋月”。 半个世纪以来,每逢这个特殊的时间、这个特殊的季节,我们都会特别怀念那个时代的偶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雷锋精神要在他们的身上传承和发扬下去。三月学雷锋月,让我们一起行动吧!  二、班会目的  1、通过对雷锋精神的当
一、创业历程的回顾  1、作为社会主义创业者,您对国家建设做出了哪些具体贡献?  恰如其分的说,我只是为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尽自己的能力做了一些我力所能及的事情,恐怕说不上什么贡献。总的来说,有如下这些:⑴自1978年参加教育工作以来,在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指引下,认真落实江泽民同志的“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二十多年来一直坚持多教育教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提出了“物理教学应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