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癫痫患儿肠道菌群菌种分布特征及肠黏膜损伤情况.方法 纳入2016年12月-2019年12月临海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24例癫痫患儿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入院体检的120例健康幼儿为对照组.所有入选对象均行肠道菌群检测,分析肠道菌群种类特征;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外周血肠黏膜损伤指标内毒素(BT)、D-乳酸(D-Lac)、二胺氧化酶(DAO)及炎症因子指标白细胞介素-6(IL-6)、IL-17A,观察不同严重程度癫痫患儿上述外周血肠黏膜损伤及炎症因子指标变化情况,探讨癫痫严重程度与上述外周血肠黏膜损伤及炎症因子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患儿变形菌门、厚壁菌门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幼儿,放线菌门、拟杆菌门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幼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属水平优势菌群中均存在阪崎肠杆菌属、拟杆菌属、Faecalibacterium属,其中对照组属水平优势菌群主要以拟杆菌属、Faecalibacterium属、双歧杆菌属为主,观察组主要以阪崎肠杆菌属、拟杆菌属、Erysipelatoclostridium属为主;观察组阪崎肠杆菌属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幼儿,Faecalibacterium属和拟杆菌属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幼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血清IL-6、IL-17A及BT、D-Lac、DAO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幼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24例癫痫患儿中频发74例,非频发50例;频发血清IL-6、IL-17A及BT、D-Lac、DAO均显著高于非频发患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发现癫痫严重程度与血清BT、D-Lac、DAO均呈正相关(r=0.586、0.626、0.630,P<0.01),与血清IL-6、IL-17A均呈正相关(r=0.520、0.686,P<0.01).结论 癫痫患儿存在肠道菌群紊乱及肠黏膜屏障功能受损情况,可能与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