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注脚

来源 :师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honary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燕的“传奇”
  在那激情燃烧的二十出头的年纪,我手持一张要回到出生地的派遣证,从生豪情长智慧开拓视野的大学之船上匆匆走下,满怀激情和憧憬地来到了我教育生涯的起点,那所我曾经种下梦想种子的地方。故地重来,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曾经担任我初中三年的班主任、让我从懵懂青涩少年蜕变为阳光青年的吕老师还在学校任教,我把他的教育教学经验在我教育的“试验田”上有选择地一一验证,我的课堂风格无法定义像谁,但我感觉有教过我所有老师的影子。如今来到教学的起点,我胸有成竹,开始畅想我职业生涯的美好前景。
  就这样,每周5个工作日,我都是循着4华里路径,骑着自行车在家和学校之间做平移运动。每每到了春暖花开时节,我的骑车速度会不自觉地慢下来,欣赏蜂飞蝶绕一望无际的油菜花,眼底摄入鸟叫绿的翠柳、风吹蓝的天空,感受着春天勃勃无限的生机,心中生长着一轮一轮的希冀。记忆的帷幕上有这么一个场景:
  “老师,您往学校去呀!”一个骑着自行车的女孩来到我身边亲切地问候。是燕,一个看上去挺文静的女孩:齐耳短发,明眸善睐,简约衣着,浑身散发着青春气息,充满朝气。我忙不迭声微笑着说:“是呀,是呀,你也往学校吧!”燕甜甜地笑了,随后,她轻声问到:“老师,我以前没有好好学习过,要是现在开始,还能不能考个学呀?”看她一本正经的样子,我毫不犹豫说:“能!”燕听后,抿了抿嘴,没吭声。
  此时,我的教育生涯履历底片上的燕是这样的:燕是一个疯狂到无可救药的女孩子。同事口口相传的是,燕的哥哥跟别人打架,在同一个学校的燕听说之后,从座位上一跃而起,疯子一般冲出教室,看到墙角一个砖头,从地上拎起来就做抛物线运动,让在场几位老师措手不及。她的班主任一提起她的名字就是一连串无奈感叹:上课从不认真听讲,整日与同桌嘀嘀咕咕,仿佛课程内容与她无关。很多时候,燕干脆来个胜利大逃亡——书包往桌斗一塞,人就到学校附近的同学家中疯玩去了,等到学校放学时,她再若无其事地骑上自行车回家……
  如今,面对身边的燕,我又望了望路旁的果树林,然后语重心长地对燕说:“你看,我们左边的这片苹果园,花期刚过,不久,就要给它剔除小果、残果,那么,金秋收获季节才会是累累果实挂满枝头。人犹如一棵果树,要有勇气拿起心中的信心之刀,剪除歪果……”“老师,谢谢你,我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了!”燕驱车往前赶路,我看着燕美丽的充满青春活力的背影,也加速了,向目的地飞奔而去。
  在鸟儿叫亮了天空、秋风吹熟了果实的季节,燕走进我的办公室,我怔了一下,旋即想到跟燕的对话,我就问她找我有什么事。她开诚布公地对我说,她想重新开始,她从整个学科考虑,觉得英语最难学,就先跟担任班主任的英语老师沟通,可是当她满怀信心找到英语老师说明情况时,英语老师竟拿手指指着她,对她说:“就你呀,我绝不会接收。就是校长来说,我也不会答应你!”燕只得向教语文的我求助,她已经向父母保证她一定会好好学习,她跟父母“谈判”了一个学期,最终决定转班级。我看着燕一双清澈的双眸,透出来无限坚定,就带领燕去到校长办公室。当燕说出自己的想法时,校长的头像拨浪鼓一样摇,我看着已经泪眼婆娑的燕,不由自主地替她求情,最后,燕被应允可以转到我所任教的班级。
  新学期开始之际,燕兴高采烈地来了,出乎意料的是,燕还带来了另一个插班生丽。到了新的班级,燕可能觉得所有的地方都不对劲儿:在以前的班级,不管班里进行什么,燕都是一副无所谓的模样,她也从来不觉得自己有什么不安,可是现在,燕的学弟学妹的分数都高她一大截。课堂是大家的舞台,也成了她的“烤箱”——被某种情愫温暖激发的地方。终于有一天,燕决定就是把课文读得支离破碎,也要坚持把课文读完,甚至燕手中拿着的小镜子也不再是照脸蛋,而是聚焦嘴巴,跟着磁带听英语范读,开始练口型,并且随时找同学纠正,也常常找英语老师补习。当一口流利的英语、标准的发音在师生的耳际响起时,同学们都惊讶地把嘴巴张成了“O”型,而英语老师一直扶着自己的眼镜。
  有同学或老师絮絮地跟我说起燕时,我仿佛在听一个人的故事。燕期中考试语文成绩考出了一个有头有脸的分数——86分,这是燕语文成绩的最高纪录。燕的数学成绩倒是没有什么起色,不过,她的书本上再也不是“白板”了……
  我知道燕的“疯狂传奇”早已经结束,现实篇庄严的序幕拉开了。燕剪去了心中的芜杂,装上了满满的自信。
  青春的悸动
  我们师生准备把《孔雀东南飞》改编成校园短剧,在班里倾情演出,任永鑫所在的小组把各个角色快分配好了,而女一号“刘兰芝”的角色没有女同学愿意接演,因任永鑫在扮演“焦仲卿”,有同学在班里大声喊道:
  “‘刘兰芝’非苏晓楠莫属!”
  没等苏晓楠应声,任永鑫忙不迭声地冲苏晓楠说道:
  “就你了!”
  班内一阵欢呼。教室一角的我把这一幕看到眼里,我心头轻轻地掠过一种莫名的担忧,可旋即被班里的沸反盈天的热闹冲淡了。
  接下来的几天里,“焦仲卿”“刘兰芝”“焦母”“刘母”“焦兄”“媒人”等聚集一处,他们在一起排练了几次,任永鑫不时说苏晓楠不给力投入,苏晓楠不时嗔怪任永鑫责备求全,苏晓楠的“台词”多,任永鑫的闲话稠,有人在一旁就打趣:
  “‘小夫妻’怎么这么多的恩恩怨怨?”
  任永鑫口气强硬地回应道:
  “别说废话!”
  苏晓楠闻听着这些话语,连忙拿书似乎要掩饰什么。我“催促”大家排练,一阵忙碌,大家关注的焦点就转移到了《孔雀东南飞》的内容上。
  他们正式在班内演出时,任永鑫一反排练时的态度,倒一本正经起来,而苏晓楠也很快入戏。“刘兰芝”被“焦母”驱遣,她与“焦仲卿”话别时,苏晓楠的眼角不由自主地挂满泪珠,低低地叙说着,而此时的“焦仲卿”唯唯诺诺,对未来枉然承诺着,俨然就是《孔雀东南飞》里的“焦仲卿”,“焦刘”的诀别更是凄凄惨惨戚戚,班内悄寂无声。当演出结尾曲的哀乐在教室上方飘荡时,班内掌声雷动。
  自此之后,苏晓楠开始对学习漫不经心,常常坐在自己的座位上想事情。我感觉苏晓楠的心也许还一直浸泡在《孔雀东南飞》的故事里,伴着青春的悸动让她忘乎所以了。
  我找了一个机会,郑重其事地告诉苏晓楠:“你读书的天赋挺高的,别枉费了你聪明的脑细胞!”我还把我写的一篇青春文章交给了苏晓楠,在文中我把这些文字用波浪线划出来:“每个人的青春之园里都种植着许许多多的树——知识树、健康树、友谊树……随着年龄的增长,各式各样的树都会随之而来。每个人拥有一个大大的青春之园,而不仅仅是一棵树,一棵现在本不该拥有的树。”
  苏晓楠Q我时,她写道:“现在,我被一种名叫向上的东西提携并裹住了身心,我一天天振奋起来,我的世界更开阔了……今后的日子我会用心做事,用心做人,种植青春的希望,绘制青春的多彩!老师,谢谢!”笑,挂在了我的脸颊,我惬意地靠在了椅背上。
  幸福的注脚
  我当初也可以拒绝燕,但我认为接纳更好,每一个教师都应该有宽广的胸怀,包容每个学生,教师也许就给了他或她另一个方向,也给自己的教育一个特别的注脚。而教师想要学生修正自己的行为、严于律己的话,起码需要理解青春里的青春故事,然后对于感情丰富青春悸动的学生,教师要运用正确的方法、恰当的方式,走近学生,巧引妙导,用智慧为青春起飞导航。我油然想到了一段文字:
  学生的收获,
  来自教师的理解,
  来自教师的信任。
  教师的宽容,
  教师的智慧,
  成就学生所有的梦想。
  教师的肩膀,
  学生的高度。
  学生的成长,
  教师的幸福。
  我慨然领悟到了这些文字的精髓。教育是教师与一个个鲜活生命的照面,两个青春女孩的故事姑且是给我教育人生的注脚吧。我畅想的教育的辉煌早已隐于人的背后,我的教育过程就是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一起收获、享受幸福的过程。
  教育,如此而已。
  (作者单位:河北广平县第一中学)
  责任编辑 赵霭雯
其他文献
介绍了用于非接触式测量的图像采集卡的设计和实现方案。系统的开发是以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为核心,实现信号采集和处理的协调功能。给出了设计思路和硬件部分的原理图。
在现代教育中,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课程集中体现了教育思想和观念;课程是实施培养目标的施工蓝图;课程是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最主要的依据”。因此,课程体系构建是特色学校建设的基础和核心,特色学校建设必须奠基落实在课程上。基于这种认识,在学校的建设和发展中,我们确立了加强和完善课程体系建设,实现学校特色发展的实施战略。  一、以学校文化引领特色课程的开发建设  广州市黄埔区夏园小学创办于1928年,是
有人羡慕落叶,以为它能悠然地聆听秋风的吟唱;有人欣赏落叶,以为它能尽情地在空中展现自己的舞姿;有人向往落叶,以为它能随意地游荡在天涯海角的每一个地方。  然而,又有谁能听见,落叶在秋风里的低哑叹息中那隐隐的忧伤;又有谁能看见,褪去绿色后的落叶满是枯竭的沧桑;又有谁能想见,飘然而去的落叶最终去到了何方。  曾看过这么优美的一段文字:“叶子的离开,是风的追求,还是树的不挽留……”  但是,谁又想过,叶
纵观管理学发展史,工业管理经历了“传统管理”、“科学管理”、“现代管理”和“后现代管理”四个阶段,管理范式与工业化的进程呈高度的相关性。不同的管理范式都与当时的社会
2015年,南海局势出现了两个于我不利的重要新变化。一是南海仲裁案仲裁庭做出受理菲律宾南海仲裁案的决定,并择期于2016年对南海仲裁案做出最终裁决;二是美国国会和行政当局
此文落笔之时我就开始考虑是否将孩子们匿名,几乎没有犹豫,然后才能安心讲述。因为不愿因此篇给我的孩子、她的伙伴们和他们的家人带来困扰,不愿干涉孩子们在这个颇多禁忌的话题中略显盲目粗野的探索,或者说我选择了无条件关注下的顺其自然。我要和我平素告诉女儿的标准保持一致,在安全和可控的范围内讨论禁忌很多的话题。  某天,放学路上照例与我分享校园趣事的女儿说:“今天作文课的作文题是‘难忘的第一次’,估计除了纯
“当老师的人永远不会变老,因为他每日都在温习童心。”我忘了是从哪本书上看见过这句话,只记得当时心怦然一动,突然有一种很温暖的感觉。那种温暖就像相知很深的朋友在你面前说出了一句你一直很想说却不知道该如何表达的话。  童心是什么?我记得我曾为它写过许多美丽的比喻句。可今天不,我只想原原本本讲述发生在我和学生间的一件事。事情很小,小得几乎“不足与外人道也”,小得也许不足以在你心中泛起一丝涟漪,可是它却给
前不久,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纪检监察网了解到,该区通报了6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和自治区相关规定精神的案件。其中一起是:乌兰察布市察右后旗教师薛茂伟、师振琴夫妇为儿子举办升学庆典问题。(见《北方新报》)  通报6起案件,为啥单单挑出这起案件来说呢?因为这起案件的男女主角都是教师。不是对教师有偏见,而是觉得教师不能只当教书匠,应该学习时事、关心时事。假如这对教师夫妇两人或其中一人关心时事,或许不会为儿子举
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从树立榜样、深度关爱、尊重学生、培养学生健康身心和良好学习生活习惯等五个方面论述,就如何教育培养学生谈谈自己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