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0.3969/j.issn.1671-489X.2010.02.087
1 前言
人体解剖学是研究正常人体形态结构的医学基础课,具有内容复杂、名词多、难记易忘等特点。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帮助学生采用恰当的记忆方法,对加强解剖学知识记忆、提高教学质量至关重要。
2 人体解剖学教学中常用的记忆方法
2.1 构建框架——整体记忆法教师在讲授“绪论”这一节时,要为学生树立人体的四级结构、九大系统、四个部分的整体观念,即:细胞→组织→器官→系统4级结构;运动、消化、呼吸、泌尿、生殖、脉管、感觉器官、内分泌和神经系统9大系统;头、颈、躯干和四肢4部分[1]。且局部(构成人体的各系统、各部分)和整体(人体)之间是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关系,使学生对人体结构建立起整体的观念,为记忆解剖学知识奠定基础。
2.2 编顺口溜——快乐记忆法在解剖学教学中,教师可把一些难记的知识点编成顺口溜以指导学生记忆。如人的腕骨有8块,近侧列由外到内为手舟骨、月骨、三角骨、豌豆骨,远侧列由外到内为大多角骨、小多角骨、头状骨、钩骨,可以编成顺口溜“舟月三角豆,大小头状钩”让学生记忆;又如人的12对脑神经从第1对~第12对分别为嗅神经、视神经、动眼神经、滑车神经、三叉神经、展神经、面神经、前庭蜗神经、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副神经、舌下神经,可以编成顺口溜“一嗅二视三动眼,滑车三叉展面前,舌咽迷走副舌下”让学生记忆;再如手部皮肤的神经支配,手掌尺侧三指半及相应手指皮肤由正中神经支配,手掌桡侧一指半及相应手指皮肤由桡神经支配,手背尺侧二指半及相应手指皮肤由尺神经支配,手背桡侧二指半及相应手指皮肤由桡神经支配,可以编成顺口溜“手掌正中三指半,剩下尺侧一指半,手背桡尺各一半”让学生记忆。这种记忆方法学生易上口,并能很好地记住知识点。
2.3 分类比较——对比记忆法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把一些相似和易混淆的知识点归纳在一起进行对比,既可发现其不同之处,又可有针对性地把易混淆的知识点给学生讲出来。如在讲男性尿道的3个狭窄时,结合以前所学知识,把男性尿道、输尿管、食管的3个狭窄进行归纳、比较。男性尿道的3个狭窄分别位于起始处、尿道膜部、尿道外口;输尿管的3个狭窄分别位于起始处、跨越小骨盆上口处、斜穿膀胱壁处;食管的3个狭窄分别位于起始处、与左主支气管交叉处、穿膈处。又如肺的分叶,左肺分为2叶,右肺分为3叶;心脏的房室瓣,左房室口是二尖瓣,右房室口是三尖瓣,可以归纳为“左二右三”。对比记忆法有助于学生记住相关和易混淆的知识点。
2.4 利用肢体语言——实体记忆法在解剖学教学中,许多知识点可以利用肢体语言来指导学生进行记忆。比如在讲“解剖学姿势”时,教师可边讲解边利用肢体进行示范:“身体直立,两眼平视前方,双手下垂于躯干两侧,双脚并拢,足尖向前。”让学生在复述时亲自去完成这一动作并注意它与“立正”的区别。又如在讲解“麦氏点”(阑尾根部的体表投影,约在脐与右髂上棘连线的中、外1/3交点处)时,让学生在自己的身上找到麦氏点,并为学生讲一些临床知识:急性阑尾炎的主要症状是转移性右下腹疼痛,主要体征为麦氏点处有压痛和反跳痛。实体记忆法能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深刻的理解和牢固的记忆。
2.5 应用教具——形象记忆法挂图、模型、标本等教具有形象直观、针对性强、易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等特点,从而加固对所学知识的记忆。比如在讲解端脑时,教师可先在挂图上指出各大脑沟、回,再让学生触摸模型,最后观察标本,从而记住端脑的重要结构。
2.6 绘制简图——直观记忆法绘制简图是解剖学教师的基本功,通过它可以让学生牢记人体器官的形态及其特殊标志。比如在讲主动脉弓时,教师可通过简图画出主动脉弓及其从左到右的3个分支,即头臂干、左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这样,学生对这些知识点的记忆就要牢固些。
2.7 应用多媒体——综合记忆法多媒体采用直观的图片或视频来阐述人体的正常形态结构,它以视觉认识代替文字描述,简化认识的复杂性和零散性。利用多媒体可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记忆效果。如在讲“心脏”时,利用多媒体,能让学生很好地观察到心腔的内部结构和血流动力学状态。
3 小结
综上所述,在解剖学教学中,整体记忆能建立框架,突出重点,弄清知识的内在联系;对比记忆关注知识点的区别,强调细节;形象记忆让学生记住人体各器官的形态;多媒体记忆强调知识的直观性和综合性。教师在教学中应帮助学生选用恰当的记忆方法,使他们记住所学知识,提高解剖学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王怀生,李召.解剖学基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作者单位:云南省昭通卫生学校)
1 前言
人体解剖学是研究正常人体形态结构的医学基础课,具有内容复杂、名词多、难记易忘等特点。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帮助学生采用恰当的记忆方法,对加强解剖学知识记忆、提高教学质量至关重要。
2 人体解剖学教学中常用的记忆方法
2.1 构建框架——整体记忆法教师在讲授“绪论”这一节时,要为学生树立人体的四级结构、九大系统、四个部分的整体观念,即:细胞→组织→器官→系统4级结构;运动、消化、呼吸、泌尿、生殖、脉管、感觉器官、内分泌和神经系统9大系统;头、颈、躯干和四肢4部分[1]。且局部(构成人体的各系统、各部分)和整体(人体)之间是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关系,使学生对人体结构建立起整体的观念,为记忆解剖学知识奠定基础。
2.2 编顺口溜——快乐记忆法在解剖学教学中,教师可把一些难记的知识点编成顺口溜以指导学生记忆。如人的腕骨有8块,近侧列由外到内为手舟骨、月骨、三角骨、豌豆骨,远侧列由外到内为大多角骨、小多角骨、头状骨、钩骨,可以编成顺口溜“舟月三角豆,大小头状钩”让学生记忆;又如人的12对脑神经从第1对~第12对分别为嗅神经、视神经、动眼神经、滑车神经、三叉神经、展神经、面神经、前庭蜗神经、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副神经、舌下神经,可以编成顺口溜“一嗅二视三动眼,滑车三叉展面前,舌咽迷走副舌下”让学生记忆;再如手部皮肤的神经支配,手掌尺侧三指半及相应手指皮肤由正中神经支配,手掌桡侧一指半及相应手指皮肤由桡神经支配,手背尺侧二指半及相应手指皮肤由尺神经支配,手背桡侧二指半及相应手指皮肤由桡神经支配,可以编成顺口溜“手掌正中三指半,剩下尺侧一指半,手背桡尺各一半”让学生记忆。这种记忆方法学生易上口,并能很好地记住知识点。
2.3 分类比较——对比记忆法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把一些相似和易混淆的知识点归纳在一起进行对比,既可发现其不同之处,又可有针对性地把易混淆的知识点给学生讲出来。如在讲男性尿道的3个狭窄时,结合以前所学知识,把男性尿道、输尿管、食管的3个狭窄进行归纳、比较。男性尿道的3个狭窄分别位于起始处、尿道膜部、尿道外口;输尿管的3个狭窄分别位于起始处、跨越小骨盆上口处、斜穿膀胱壁处;食管的3个狭窄分别位于起始处、与左主支气管交叉处、穿膈处。又如肺的分叶,左肺分为2叶,右肺分为3叶;心脏的房室瓣,左房室口是二尖瓣,右房室口是三尖瓣,可以归纳为“左二右三”。对比记忆法有助于学生记住相关和易混淆的知识点。
2.4 利用肢体语言——实体记忆法在解剖学教学中,许多知识点可以利用肢体语言来指导学生进行记忆。比如在讲“解剖学姿势”时,教师可边讲解边利用肢体进行示范:“身体直立,两眼平视前方,双手下垂于躯干两侧,双脚并拢,足尖向前。”让学生在复述时亲自去完成这一动作并注意它与“立正”的区别。又如在讲解“麦氏点”(阑尾根部的体表投影,约在脐与右髂上棘连线的中、外1/3交点处)时,让学生在自己的身上找到麦氏点,并为学生讲一些临床知识:急性阑尾炎的主要症状是转移性右下腹疼痛,主要体征为麦氏点处有压痛和反跳痛。实体记忆法能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深刻的理解和牢固的记忆。
2.5 应用教具——形象记忆法挂图、模型、标本等教具有形象直观、针对性强、易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等特点,从而加固对所学知识的记忆。比如在讲解端脑时,教师可先在挂图上指出各大脑沟、回,再让学生触摸模型,最后观察标本,从而记住端脑的重要结构。
2.6 绘制简图——直观记忆法绘制简图是解剖学教师的基本功,通过它可以让学生牢记人体器官的形态及其特殊标志。比如在讲主动脉弓时,教师可通过简图画出主动脉弓及其从左到右的3个分支,即头臂干、左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这样,学生对这些知识点的记忆就要牢固些。
2.7 应用多媒体——综合记忆法多媒体采用直观的图片或视频来阐述人体的正常形态结构,它以视觉认识代替文字描述,简化认识的复杂性和零散性。利用多媒体可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记忆效果。如在讲“心脏”时,利用多媒体,能让学生很好地观察到心腔的内部结构和血流动力学状态。
3 小结
综上所述,在解剖学教学中,整体记忆能建立框架,突出重点,弄清知识的内在联系;对比记忆关注知识点的区别,强调细节;形象记忆让学生记住人体各器官的形态;多媒体记忆强调知识的直观性和综合性。教师在教学中应帮助学生选用恰当的记忆方法,使他们记住所学知识,提高解剖学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王怀生,李召.解剖学基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作者单位:云南省昭通卫生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