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植入物16-bit CT成像对放疗剂量分布的影响

来源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glang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索利用CT成像中扩展位深功能重建16-bit CT对金属植入物进行成像,通过比较扫描条件变化对金属CT值影响,分析金属CT值对计算剂量分布影响。

方法

将不锈钢棒和钛棒插入模体中,采用管电压为120 kV管电流为230 mA条件扫描,得到金属棒12-bit图像及16-bit图像CT值分布。分别在管电流230 mA,管电压分别为100、120、140 kV和管电压120 kV,管电流分别为180、230、280 mA下得到金属棒16-bit图像CT值分布,并在瓦里安TPS中分别设计为单野和对穿野治疗计划和计算剂量分布。

结果

不锈钢棒和钛棒12-bit图像CT值均为3071 HU;16-bit图像CT值不锈钢棒比钛棒大。3种管电流下2种金属棒16-bit图像CT值均无明显变化,放疗计划剂量分布也接近。3种管电压下不锈钢棒最大CT值分别为13568、13127、12295 HU;钛棒的分别为8420、7140、6310 HU。

结论

12-bit图像不能区分不同高密度金属植入物,16-bit图像可得出不同金属CT值分布。金属植入物基于12-bit图像计算的剂量分布与16-bit图像的不同。管电压改变会造成金属植入物CT值明显变化,从而造成放疗剂量分布改变;管电流在一定程度内变化时,金属CT值变化较小,剂量分布差异不明显。

其他文献
目的全面评价术后放疗与术后化疗辅助治疗子宫内膜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临床合理选择提供决策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EMBase、PubMed、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检索截止时间为2015年8月31日。全面收集术后放疗与术后化疗辅助治疗子宫内膜癌的随机对照试验(RCT),两名评价者独立评价纳
期刊
期刊
免疫治疗已经成为实体瘤除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之外的重要治疗手段。然而免疫治疗的作用机制不同于既往的治疗手段,它是通过激活机体的免疫效应而杀伤肿瘤细胞,达到肿瘤负荷的下降及生存期延长的目的。所以传统的世界卫生组织(WHO)疗效评价标准和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也就很难对肿瘤免疫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准确解读,新的免疫疗效评价标准则涵盖了免疫疗效的各种表现形式,正逐渐应用于临床。
随着靶向治疗时代的到来,新的实体瘤评价标准如改良的实体瘤反应评价标准、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反应标准、Choi标准和免疫相关反应标准相继出现。血清标志物和循环肿瘤细胞等也用于临床反应的评价。这些指标为肿瘤疗效评价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期刊
期刊
目的回顾性分析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HPT)并接受了甲状旁腺切除术(PTX)患者的年龄分布与临床营养指标特点,探讨严重SHPT的易发人群。方法收集2011-2015年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PTX的496例SHPT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患者的年龄层分布分组,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比较各年龄层患者临床营养指标的差异,Spearman相关分析法分析患者全段甲状旁腺素(iPTH)与营养指标的相关性。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