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位肾上腺皮质腺瘤——罕见的皮质醇增多症病因

来源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cis28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报道1例由异位肾上腺皮质腺瘤导致的皮质醇增多症。该患者为37岁女性,因"发现血压升高2年,双下肢乏力2个月"就诊,体格检查:血压160/116 mmHg(1 mmHg=0.133 kPa),体重指数27.47 kg/m2,满月脸,颈背部脂肪厚,腹部皮肤见紫纹,双下肢Ⅱ度水肿。实验室检查提示皮质醇分泌增多,失去正常的昼夜节律性,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corticotropic hormone, ACTH)始终处于抑制状态,小剂量地塞米松不能抑制皮质醇分泌。肾上腺计算机断层扫描(CT)提示右侧后腹膜占位,压迫右侧肾门,两侧肾上腺形态纤细,未见明显腺瘤及增生。诊断为非ACTH依赖性皮质醇增多症。经腹腔镜下肿块切除后临床症状好转。术后病理提示异位肾上腺皮质腺瘤。因此,当非ACTH依赖的皮质醇增多症诊断明确,而影像学检查提示双侧肾上腺未见异常或萎缩时,应考虑是否存在异位肾上腺增生或腺瘤,需要逐一排查,发现病灶进行正确的治疗。

其他文献
胆管扩张症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胆胰管汇合方式术前评估依然困难,微创治疗的适应证有限。妊娠期胆管扩张症的诊断与治疗和胆管扩张症再手术是治疗的两个棘手问题。病变胆管切除的彻底性与脏器的保留以及与手术安全性之间的矛盾是胆管扩张症治疗面临的两大问题,应注意两者的平衡。中央型肝管扩张与胰腺段胆管扩张是诊断与治疗的两大难点区域。董氏分型在Todani分型的基础上将肝外胆管扩张的分型化繁为简,肝内胆管扩张的分型
目前,肝移植技术已成为临床治疗终末期肝胆疾病的重要手段。但术后常发生胆道狭窄,严重限制了肝移植的治疗效果。目前,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已是肝移植术后胆道狭窄的首选诊断与治疗手段,但具有操作复杂、技术难度大等缺点。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开展大量与肝移植术后胆道狭窄发病机制和内镜诊断与治疗相关的研究,在理论和技术均取得了较大进展。笔者就上述问题作详细阐述,以期为国内同行提供参考。
胰腺外分泌功能不全是胰腺手术术后的常见并发症,发病率较高。目前外科医师对其认识尚存不足,且国际上对于该病的诊断与治疗尚无统一的规范化标准。笔者通过系统复习相关文献,对胰腺术后胰腺外分泌功能不全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内容主要包括胰腺外分泌功能不全的定义、发病原因、诊断与治疗、预防及不同手术方式的胰腺外分泌功能不全发病率等,旨在为胰腺外分泌功能不全的诊断与治疗提供参考。
目的探讨腹腔镜胃底折叠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合并巴雷特食管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横断面研究方法。收集2012年7月至2016年7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收治的12例胃食管反流病合并巴雷特食管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患者术前行食管远端测压及24 h pH监测、胃镜检查、上消化道造影检查。根据患者术前评估情况,首选腹腔镜Nissen胃底折叠术;对于食管远端测压显示食道蠕动功能不协调的患者行腹腔镜Do
第8届中日肝胆胰精益诊疗工作坊暨第11届中日高铁精益塾(东京站)于当地时间2018年11月22—23日在日本东京召开。本次会议正值日本第80届外科学年会期间,吸引了广大中日肝胆胰外科同道参会。本次大会中,来自中日两国学者就肝胆胰疾病诊断与治疗最新研究进展,临床热点和焦点问题进行了全面深入探讨。笔者团队整理和剖析了大会中肝胆胰领域中诊断与治疗的经验和成果与国内同道分享。
目的探讨胰管结石合并周围恶性肿瘤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2017年6月陆军军医大学(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90例行手术治疗的胰管结石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190例患者中,胰管结石单纯合并慢性胰腺炎175例,胰管结石合并周围恶性肿瘤15例。观察指标:(1)胰管结石合并周围恶性肿瘤的危险因素分析。(2)随访和生存情况。采用门诊和电话方式进行随访,了解胰
期刊
最近,在正常糖耐量(NGT)的个体中发现,负荷后1 h葡萄糖浓度(1hPG)≥155 mg/dl(8.6 mmol/L)与未来发生2型糖尿病风险增加有关。The Journal of Clinical Endocrinology & Metabolism杂志发表了1篇题为"负荷后1 h高血糖:对预测和预防2型糖尿病的意义"的文章[Fiorentino TV, Marini MA, Succurro
目的探讨淮安市社区管理的2型糖尿病患者睡眠时间与HbA1C达标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选取淮安市清河区和淮安区参加社区管理的2型糖尿病患者9 393例,HbA1C分组为达标(<7%)和未达标(≥7%)。睡眠时间分组为<6 h、6~8 h、>8 h。采用非条件logistics回归方法分析睡眠时间与HbA1C达标之间的关系。模型1未调整协变量;模型2调整年龄、性别和体重指数;模型3进一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双侧肾上腺大结节样增生症(BMAH)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纳入357例肾上腺肿瘤患者,包括42例BMAH,167例分泌皮质醇的肾上腺皮质腺瘤(CPA)和148例肾上腺无功能瘤(NFA)。对各组间临床表现、激素分泌水平和代谢紊乱特征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BMAH患者的平均诊断年龄高于CPA患者[(53.7±8.3对41.1±13.1)岁],女性比例低于CPA患者(54.8%对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