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探讨感觉运动训练对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患儿感觉发育、运动技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在本院康复中心诊断为ASD进行住院康复治疗患儿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进行感觉运动训练.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分别采用儿童感觉统合能力发展评定量表评估患儿感觉统合能力(前庭功能失衡、触觉防御过分、本体感觉失调、学习能力发展不足),采用Peabody运动发育评定量表粗大运动部分及精细运动部分评定粗大、精细运动能力.结果 治疗3
【机 构】
:
450053 郑州,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河南省儿童医院、郑州儿童医院康复中心;453003 河南 新乡,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康复基础教研室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感觉运动训练对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患儿感觉发育、运动技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在本院康复中心诊断为ASD进行住院康复治疗患儿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进行感觉运动训练.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分别采用儿童感觉统合能力发展评定量表评估患儿感觉统合能力(前庭功能失衡、触觉防御过分、本体感觉失调、学习能力发展不足),采用Peabody运动发育评定量表粗大运动部分及精细运动部分评定粗大、精细运动能力.结果 治疗3个月后,两组感觉统合能力发展评定量表评分及粗大、精细运动功能评分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感觉运动训练能够促进ASD儿童感觉系统发育,提高运动技能.
其他文献
目的:运用现代统计学和数据挖掘技术,探析隐白穴主治优势病症和配伍规律.方法: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时间节点,通过检索隐白穴主治病症及腧穴配伍等相关文献资料,建立SQL Server数据库,运用Gephi可视化软件、SPSS Statistics 25.0及SPSS Modeler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频次分析、聚类分析和关联规则分析.结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隐白穴的单穴优势病症12种,分别为气喘满、腹胀满、呕吐、血证、泄泻、崩漏、足胫寒热、不欲食饮、尸厥、腹中寒热、太阴经中风无汗身凉、消渴;配伍主治优势病
血海定位明确,但取法模糊,造成针灸临床取穴不统一,疗效受影响,针灸教学中初学者因无法准确取穴而困惑.问题主要在于:①运用骨度分寸法结合体表标志法时,取穴的姿势应为伸膝还是屈膝无定论;②运用前述方法时遇到股内侧肌肉菲薄、体表投影模糊者找寻肌肉隆起最高点有难度;③血海简便取穴法应用广泛,是否可以替代前述方法而实现精准定穴?以问题为导向,笔者回顾历年教材和相关针灸著作,查阅有关文献,探析血海的标准定位、标准取穴以及简便取穴方法.综合各家观点,笔者认为血海当于伸膝姿势取穴,先用骨度分寸法髌底至髌尖2寸定出“髌底内
巨大、复杂腹壁缺损的治疗对疝和腹壁外科医师而言仍富有挑战性.随着材料学与解剖学的不断发展,腹壁缺损的修补材料及手术方式经历了数次变革.腹腔内补片植入修补术成为治疗腹壁缺损的重要术式,在近30年发展历程中,因其无需分离腹壁组织、操作简化、切口相关并发症少等,在世界范围内迅速推广.现代疝外科理念强调在微创下注重腹壁功能的重建,相信随着新材料的创新、新技术的探寻及腔镜平台的更新换代,腹腔内补片植入修补技术的发展空间会更加广阔.
目的 通过观察益气缓哮汤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的临床疗效,探讨其有效性.方法 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气虚痰结证患儿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雾化吸入布地奈德联合孟鲁司特钠咀嚼片治疗.观察组给予益气缓哮汤治疗.记录并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哮喘症状积分、哮喘控制测试问卷(C-ACT)评分、肺功能指标、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肺部高分辨率CT马赛克征评分,并进行统计.结果 观察组、对照组各脱落7例.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34%(50/53),高
母乳中的低聚糖通过调节肠道内微生物菌群构成、抵御致病菌群对肠黏膜上皮细胞入侵及调控机体免疫反应等生理作用,维持婴幼儿肠道健康,并且对于一些肠道功能紊乱的疾病,如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腹泻等,也可有效预防及治疗.本文主要阐述近年来国内外有关人乳低聚糖与婴幼儿肠道健康方面的研究进展,进一步探讨人乳低聚糖与婴幼儿肠道健康的相关性,为更好指导母乳喂养,预防和治疗相关疾病提供依据.
目的 分析早产儿脑白质损伤(WMI)的颅脑超声及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特点,探讨其在WMI早期诊断及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8年1月至2020年2月疑诊为WMI的120例早产儿临床资料,分析颅脑超声及DWI的检查结果及诊断价值.结果 120例患儿,临床确诊为WMI 112例,脑积水6例,胼胝体发育不良2例.以临床诊断为标准,颅脑超声对WMI准确诊断98例(87.50%).以脉络丛回声为参照标准,按初次检查脑室周围回声增强(PVE)程度分为Ⅰ级38例,Ⅱ级32例,Ⅲ级28例,漏误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