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血液净化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研究

来源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xuefub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早期血液净化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意义。

方法

将2013年2月至2018年2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85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连续血液净化治疗组(试验组)42例和传统治疗组(对照组)43例。连续血液净化治疗组患者在传统治疗方法的基础上早期采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时间为7 d,传统治疗组应用传统的治疗方法,检测两组患者发病1 d和5 d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神经丝蛋白H磷酸化亚型(pNF-H)。发病28 d随访两组的Apache Ⅱ评分、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评分、机械通气时间、重症监护病房(ICU)停留时间。发病6个月生存率等。使用SPSS 1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两组间生存率及生存质量比较采用χ2检验。

结果

发病5 d试验组血清TNF-α(4.85±0.45) ng/L(t=6.890,P<0.05)、NSE(25.5±10.3) mg/L(t=4.610,P<0.05)和pNF-H(0.25±0.12) μg/L (t=5.430,P<0.05)发病28 d的Apache Ⅱ评分12.10±4.81(t=2.080,P<0.05)、GCS评分10.45±3.25(t=-3.130,P<0.05)、机械通气时间(10.6±2.3) d(t=4.940,P<0.05)、ICU停留时间(9.0±3.5) d(t=2.510,P<0.05)均好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患者6个月生存率实验组76.19%明显高于对照组(χ2=4.79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恢复良好患者百分比试验组50%高于对照组(χ2=2.105,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早期血液净化治疗提高了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生存率及生活质量,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其他文献
期刊
目的探讨使用足背超薄静脉皮瓣游离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14例外伤致手指软组织缺损患者,按手指缺损面积于足背切取超薄静脉皮瓣,静脉动脉化游离修复创面,后4例在切取时附带足背皮神经。供区均直接缝合。术后手部石膏外固定2周后开始功能锻炼。结果术后随访6~12个月,11例顺利存活,2例皮瓣发生部分坏死,1例3个月后失访。部分坏死病例经过换药后愈合。前10例两
目的总结应用股前外侧Flow-through皮瓣同时修复肢体软组织并主干血管缺损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自2009年4月至2017年5月,应用股前外侧Flow-through皮瓣修复7例肢体软组织并主干血管缺损伤患者。应用股前外侧穿支皮瓣覆盖肢体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同时,将旋股外侧动脉降支与缺损的主干动脉桥接,以重建血液循环。皮肤软组织缺损范围为5.0 cm×4.5 cm~21.0 cm×11.0
期刊
目的探讨以趾背动脉为蒂的甲皮瓣修复拇指甲床合并指背皮肤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6年5月至2018年6月,我们对11例拇指甲床合并指背皮肤缺损患者采用以趾背动脉为蒂的甲皮瓣修复。术后定期随访患指恢复情况。结果本组所有甲皮瓣均顺利存活,伤口Ⅰ期愈合。随访时间为6~12个月,平均7.4个月,皮瓣质地和颜色与受区皮肤相近,指甲生长良好,外观与功能满意。皮瓣两点分辨觉恢复良好。结论以趾背动脉为蒂的甲皮瓣
目的介绍一种游离甲骨瓣与第二足趾胫侧皮瓣组合移植,改良再造拇指缺损的手术方法。方法根据拇指缺损情况,于同侧足第一、二足趾设计切取共干的甲骨瓣与第二足趾胫侧皮瓣,以甲骨瓣为主,将切取的第二足趾胫侧皮瓣横向转移到甲骨瓣的胫侧,与其瓦合重建甲骨瓣胫侧趾腹和甲皱襞,改善再造拇指外形,减小供区损伤。结果临床应用7例全部存活,供受区创口一期闭合。随访3~15个月,再造指外形美观,功能正常。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
目的探讨miR-224在脂多糖(LPS)诱导的肺微血管内皮细胞(PMVEC)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分离清洁级BALB/c小鼠(购自浙江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原代PMVEC并体外培养,使用1.0 mg/L LPS处理PMVEC以诱导细胞损伤。通过转染miR-224抑制序列或p21的小干扰RNA(siRNA)序列分别下调PMVEC的微小RNA-224(miR-224)及p21表达水平。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
目的观察人肝癌(HCC)细胞外泌体环状RNA(circRNA)-100338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血管形成能力的影响。方法提取、纯化和鉴定上海复旦大学肝癌研究所建立MHCC97H细胞来源外泌体,并共孵育中国科学院上海细胞所HUVEC细胞(37 ℃、5%CO2),外泌体示踪实验追踪外泌体能否被HUVEC细胞内化。采用Lipofectamine™ 2000转染试剂转染MHCC97H细胞,提取
目的观察细胞分裂调节蛋白1(PRC1)在胶质瘤中的表达特征及其水平高低对患者生存期的影响,以及体外调控其表达后对胶质瘤细胞的影响,探讨PRC1在胶质瘤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通过对胶质瘤数据库肿瘤基因组图谱(TCGA)中胶质瘤数据库挖掘PRC1 mRNA水平在胶质母细胞瘤与非肿瘤脑组织、不同WHO级别、病例类型间的水平差异,对56例胶质瘤肿瘤样本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评价PRC1的表达特征及其与Ki67之间
目的观察SW1353细胞中唾液酸酶3(NEU3)表达及定位情况,探究过表达NEU3对人软骨肉瘤SW1353细胞增殖及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用Lipo3000转染试剂构建NEU3过表达细胞株,实验分组为4组:空白对照组un,不予任何处理;条件对照组blank,加入等剂量转染试剂;阴性对照组pcon,加入空载质粒;处理组pNEU3,加入NEU3基因过表达质粒。并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