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体育课是教师和学生在动静中相互传递信息的过程。教学效果的好坏取决于师生双方对教学过程的调控程度。因此,科学地运用各种反馈信息贯穿于教学之中,不断提高教学的效果是体育教师的一个重要任务。
一、教师的教学反馈及其运用
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后,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效果是通过学生的技能练习或回答问题等形式反馈于教师,教师即时经过调整再重新向学生传授补充信息直至学生较好地理解并掌握知识、技能为止。
学生可以从教师对自己的提问、检查、测验及成绩的评定中获得反馈信息,了解自身的学习状况,激励自己不断改进学习方法来提高学习的积极性。这就是反馈的另一种功能,即强化或激发动机的功能。
本人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将同等条件的两组八年级学生,每天进行同样的教学和测验,所不同的是对第一组学生每天都告知其学习结果,而对第二组学生的学习结果不作报告,经过八周的实验后,两组进行对调,即对第一组学生不在每天都告知其学习结果,而对第二组学生每天都告知其学习结果,又经过八周的实验后,对两组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了比较和分析,结果发现第一组学生的学习成绩在前八周呈明显的上升趋势,进步十分明显,而后八周则显著下降。第二组学生的学习成绩则相反,前八周成绩平平,进步甚微,后八周则呈明显的上升趋势,进步十分明显。实践证明,在体育教学中适时应用反馈功能,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学生有效地掌握自我反馈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方面
学生的自我反馈是指学生将教师的传输信息进行自我操练,并且根据储存的正确信息进行操练后的评估。教会学生如何有效发展反馈在运动技能形成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学生自我反馈的实施过程包括看示范、听讲解、想动作、练动作、反馈信息。学生每做完一次练习后,均要认真听取教师及同学的反馈信息,同时还应该认真地进行自我反馈,找出练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便在今后的练习中进行改正与纠错。
自我反馈的优点主要有:①是学生进行自我调控、自我纠错、自我改进技术动作的关键;②这个过程是学生自我动员和充分发挥内因效能的过程;③自我反馈是实现讲、学、练、想相结合的好方法;④运用自我反馈能提高第一信号系统与第二信号系统传递和调节过程,强化痕迹反馈的后作用。
实现自我反馈必须做到自始至终将注意力集中到教师所传递的信息上,而且学生想的与练习的内容也正是教师所要求的内容。教师要注重启发学生体会技术动作本体感受的反馈信息,要及时提示学生将正确的技术的本体感受反馈信息与非正确的技术的本体感受反馈信息进行对比,通过反馈的监测和不断调控来改进和修正下一步的练习,迅速建立起正确的动力定型。
三、正确运用不同反馈在教学中所起的作用
反馈是多种多样的,要想科学地运用反馈原理来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应该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加以提高反馈信息的强化作用。运动技能学根据反馈信息的类型的不同,将反馈分为固有的反馈和非固有的反馈,例如体操中的“挺身跳”技术动作教学时,学生通过教师的示范、图片、录像及VCD等教学手段来获得对该动作的感性认识,及正确的动作姿势等信息,提示他们该如何做好此类动作,这就是动作本身所要求的固有反馈。因此,怎样教好这类动作教师首先必须示范动作正确,同时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设施来使学生建立该动作视觉表象,在学生练习过程中,就能根据表象回忆动作,自觉调整自己的动作,尽可能避免错误的发生。
非固有的反馈是指在进行练习过程中或练习后,由外部输入信息的反馈,这是动作练习本身非固有的反馈。例如在学习一个新动作时学生往往会出现各种技术上的错误,包括对动作的速度、力量、方向、发力的部位和的大小等掌握不当,根据非固有反馈的原理,教师可以采用语言、动作、节奏或某些机械刺激来进行提示,帮助学生改进技术,纠正错误。教学过程中,在动作的初学阶段和基础较差有自卑感的学生,应尽可能多地给予鼓励性的语言,少一些正面的批评性语言,过多地运用正面的批评性语言会挫伤学生的自信心,降低其学习的积极性,使其减慢建立正确的动力定型。
总之,教学过程就是知识信息的传输反馈过程。而教师的教学反馈、学生的自我反馈、以及教学中不同反馈的运用是实现师生双向反馈,实现教与学双方最优化结合的最好措施。它既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整体教学水平,又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智能,使教学工作顺利地进行。
(作者单位:江苏省江都市锦西中学)
一、教师的教学反馈及其运用
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后,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效果是通过学生的技能练习或回答问题等形式反馈于教师,教师即时经过调整再重新向学生传授补充信息直至学生较好地理解并掌握知识、技能为止。
学生可以从教师对自己的提问、检查、测验及成绩的评定中获得反馈信息,了解自身的学习状况,激励自己不断改进学习方法来提高学习的积极性。这就是反馈的另一种功能,即强化或激发动机的功能。
本人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将同等条件的两组八年级学生,每天进行同样的教学和测验,所不同的是对第一组学生每天都告知其学习结果,而对第二组学生的学习结果不作报告,经过八周的实验后,两组进行对调,即对第一组学生不在每天都告知其学习结果,而对第二组学生每天都告知其学习结果,又经过八周的实验后,对两组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了比较和分析,结果发现第一组学生的学习成绩在前八周呈明显的上升趋势,进步十分明显,而后八周则显著下降。第二组学生的学习成绩则相反,前八周成绩平平,进步甚微,后八周则呈明显的上升趋势,进步十分明显。实践证明,在体育教学中适时应用反馈功能,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学生有效地掌握自我反馈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方面
学生的自我反馈是指学生将教师的传输信息进行自我操练,并且根据储存的正确信息进行操练后的评估。教会学生如何有效发展反馈在运动技能形成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学生自我反馈的实施过程包括看示范、听讲解、想动作、练动作、反馈信息。学生每做完一次练习后,均要认真听取教师及同学的反馈信息,同时还应该认真地进行自我反馈,找出练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便在今后的练习中进行改正与纠错。
自我反馈的优点主要有:①是学生进行自我调控、自我纠错、自我改进技术动作的关键;②这个过程是学生自我动员和充分发挥内因效能的过程;③自我反馈是实现讲、学、练、想相结合的好方法;④运用自我反馈能提高第一信号系统与第二信号系统传递和调节过程,强化痕迹反馈的后作用。
实现自我反馈必须做到自始至终将注意力集中到教师所传递的信息上,而且学生想的与练习的内容也正是教师所要求的内容。教师要注重启发学生体会技术动作本体感受的反馈信息,要及时提示学生将正确的技术的本体感受反馈信息与非正确的技术的本体感受反馈信息进行对比,通过反馈的监测和不断调控来改进和修正下一步的练习,迅速建立起正确的动力定型。
三、正确运用不同反馈在教学中所起的作用
反馈是多种多样的,要想科学地运用反馈原理来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应该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加以提高反馈信息的强化作用。运动技能学根据反馈信息的类型的不同,将反馈分为固有的反馈和非固有的反馈,例如体操中的“挺身跳”技术动作教学时,学生通过教师的示范、图片、录像及VCD等教学手段来获得对该动作的感性认识,及正确的动作姿势等信息,提示他们该如何做好此类动作,这就是动作本身所要求的固有反馈。因此,怎样教好这类动作教师首先必须示范动作正确,同时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设施来使学生建立该动作视觉表象,在学生练习过程中,就能根据表象回忆动作,自觉调整自己的动作,尽可能避免错误的发生。
非固有的反馈是指在进行练习过程中或练习后,由外部输入信息的反馈,这是动作练习本身非固有的反馈。例如在学习一个新动作时学生往往会出现各种技术上的错误,包括对动作的速度、力量、方向、发力的部位和的大小等掌握不当,根据非固有反馈的原理,教师可以采用语言、动作、节奏或某些机械刺激来进行提示,帮助学生改进技术,纠正错误。教学过程中,在动作的初学阶段和基础较差有自卑感的学生,应尽可能多地给予鼓励性的语言,少一些正面的批评性语言,过多地运用正面的批评性语言会挫伤学生的自信心,降低其学习的积极性,使其减慢建立正确的动力定型。
总之,教学过程就是知识信息的传输反馈过程。而教师的教学反馈、学生的自我反馈、以及教学中不同反馈的运用是实现师生双向反馈,实现教与学双方最优化结合的最好措施。它既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整体教学水平,又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智能,使教学工作顺利地进行。
(作者单位:江苏省江都市锦西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