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随班就读智力障碍学生教育的有效途径

来源 :教学研究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lebing9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班就读是指让在身体或者智力上有缺陷的特殊学生进入普通班就读的一种教育方式。特殊学生与正常学生在同一个班级一起进行普通教育,这对普通教师而言,无疑是一种挑战。如何帮助随班就读的特殊学生融入班集体,跟上学习进度等,都是普通教师教育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笔者基于多年的小学教育随班跟读教学生涯的经验,总结出“从兴趣入手,因人施教;尊重孩子,积极交往;耐心教育,正确引导;家校配合,有效融合;专家引领,提高效率”等途径,帮助智力障碍学生更快地融入班集体。
  关键词:随班就读;智力障碍;特殊教育
  回想笔者20多年在普通小学教书的育人生涯,在学校接触过不少随班就读的学生,也发现普通小学的教师缺乏特殊教育的知识和技能,认为随班就读学生就是“随班就座”,没有对随班就读的学生设定特殊的教育方案,严重影响了随班就读的教育教学效果。笔者曾教育过一些特别的学生,慢慢探索出一些提高智力障碍学生教育有效性的途径。
  一、从兴趣入手,因人施教
  现在国家很重视特殊教育,提倡特殊儿童随班就读,提出让轻中度智力障碍的学生进入普通学校学习,开展融合教育,既使特殊学生的身心愉悦,又有利于培养健康学生对特殊学生童的同情心,使学生的身心健康。
  笔者班上有一位叫小伟的特殊学生。小伟从上小学一年级开始就由妈妈陪同上学。由于他对事物的敏感程度以及对学习的接受能力都与正常的学生有很大的差距。为此笔者制订了切实可行的教育方法,根据学生的差异制定出不同的教学目标。例如课文的学习,笔者没有强求小伟一定要全部读懂,而是挑选一些他感兴趣的部分让他学,能学多少就多少。还从学生的兴趣入手,多与学生对话、沟通,哪怕是没有特别的兴趣,也可以找些相对感兴趣的事物逐渐培养学生。比如通过观察,笔者发现他对下中国象棋有兴趣,虽然说不上水平高低,但可以让他尝试学习下棋。笔者和其他学生在课余时间常跟他聊象棋,下象棋,对于学生的微小进步及时地给予表扬和鼓励,看见他脸上发自内心的笑容,笔者收获到小小的成功感。
  二、尊重学生,积极交往
  小学生常常渴望和同伴交往,这在智力障碍的学生身上也不例外。在平常的接触中,笔者发现这些特殊学生有很强的自尊心,教师要尊重他们,要耐心、细致地对待他们,更不能轻视他们,否则会使学生出现躲避、不愿接受帮助的倾向。
  在学校时,笔者用“放大镜”来看待小伟的优点,做到“三多三少”:多帮助、多鼓励、多表扬,少批评、少埋怨、少指责。笔者教育班上的学生,不要歧视特殊学生,要多和他相处与交流,使他尽快融入这个学习环境中,对学校、班级感兴趣。因此,班上的学生下课后主动和他说话,使他接受更多的关爱。课余时间,笔者经常让他和班上的学生参加一些有益的游戏活动。比如:丢手绢(气氛轻松)、老鹰捉小鸡(培养团队意识)等游戏。在游戏过程中,如果他不会,其他学生会争先恐后地帮助他,告诉他应该做什么、怎样做。如果他的动作慢,班上的学生也都会耐心静静地等待。每次游戏之后,他都高兴地又蹦又跳,甚至会发出我们听不懂的叫声。但是,笔者知道,他是心里高兴才这样做的,同时他也收获了真挚的友谊。
  所以,笔者认为教师要在班集体内创设尊重、真诚接纳的集体氛围,要求学生不歧视他人,鼓励学生主动跟特殊学生一起玩耍、一起游戏,以此来打开特殊学生自我封闭的心锁。教师再鼓励他们进一步交往,教给学生一些交往的技巧和方法,让他们在同龄间的人际互动中,体验同伴间美好、真挚的情谊,正所谓“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三、耐心教育,正确引导
  智力障碍的学生常常经过多次的教导训练,仍然没有学会做一件事。但是,如果教的内容是他能做得到的,并且是与以前学过的东西有关联的,那么,只要不断地多次反复,他终将学会。在这期间,切勿中途放弃,并且不要责骂,要耐心地反复给予教导。每一次的进步,笔者和全班同学都给予掌声,他则高兴地又蹦又跳。例如在教学生字读音时,他发音不清,笔者就轻轻地摸着他的小脸,让他看着笔者的口型来发音。在示范时,笔者尽量放慢速度,嘴型夸张,让他把这几个简单的字再重复一遍,只要是说得稍微清楚一些,笔者就表扬他,让他感受到通过自己的努力而获得的成功喜悦。
  由于小伟缺乏好奇心、注意力不集中。在课堂上,他不会专心听讲,对教师在课堂上讲的知识没有兴趣,也听不懂,常常开小差,有时一块小小的橡皮都能玩上整节课。当他开小差时笔者会及时提醒,有时是一声咳嗽,有时是旁边的学生劝阻,有时是笔者走到他身边敲敲桌子。当然,如果他严重违反课堂纪律,笔者还会批评他,不会一味迁就。为了让他能把注意力集中到课堂,在上课时,笔者通过教具、课件、游戏或讲故事等多种教学手段创设情境进行教学,利用欣赏、激励等情感手段,使小伟感受到自己受到教师的重视。当每次他关注课堂的时间长一些时,笔者都会给予肯定表扬,慢慢地,他在课堂上的专注度逐渐改善。
  四、家校配合,有效融合
  家庭与学校密切配合是培养智力障碍孩子独立生活能力的有效途径。父母与教师必须以同一方式训练智力障碍的学生,因为这些学生特别需要在反复不断的操作训练中发展他的能力。对于不同的训练方式,他们比正常学生更不容易接受。所以,不论是行为习惯的养成还是学习的方式要求上,家长都要跟教师密切配合。而且要针对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这样他们的能力才能在原有基础上得以提高。例如:自己穿衣、吃饭、上厕所等必须掌握的生活技能。一开始的时候,学生肯定是有严重的依赖性,不愿意配合,这时候,家长一定要与教师站在同一阵线。
  對于特殊学生的家校配合,还包括争取班内其他学生家长的配合与支持。教师通过家访、家长会等形式,让家长了解目前班级的状况,了解到特殊学生的特殊之处,要理解并接纳他们,给学生正面的影响。不仅要让家长了解学校面向学生开展的各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更重要的是,利用各种有效途径和方法对家长进行心理指导。让家长认识到家庭环境,特别是父母对学生的心理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作用。通过招募家长义工、开设班级家长交流微信群等宣传社会上关注特殊学生的正能量,形成教育合力。在2020年4月,有学生打听到小伟即将生日,就跟家长建议组织一个生日会,大家一起为小伟庆祝生日。在生日当天下午,学生在家里准备好食物带回学校,有的同学还偷偷地排练节目,有相声、小品、弹古筝、玩小魔术等,在表演时还邀请小伟一起参与,让小伟度过了一个难忘的生日会。笔者相信在小伟的心中,一定有一颗感恩的种子在生根、发芽。
  五、专家引领,提高效率
  小学教师虽然有一定的教育学、心理学的知识,但缺乏特殊教育的知识和技能,只是凭借工作的经验来教育特殊学生,严重影响了随班就读的教育教学效果。要提高教育的有效性,可以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首先,通过学习、聆听特殊教育、融合教育的专家讲座、特殊影片赏析、交流分享会等多种渠道,经过专家的引领,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开拓教师的教育视角,掌握更有效的方式方法用于教育教学中。甚至可以把有关专家“请进来”,指导教师针对这些特殊学生开展教育活动。
  这个特殊学生的教育经历让笔者深切体会到:教师掌握提高随班就读智力障碍学生教育的有效途径很有必要。真正掌握并运用这些有效的策略、途径到教学中去,对这些智力障碍的随班就读的学生必定是个福音,对这些学生的家庭来说也是一个福音,教师的价值得到体现,意义非凡。
  ■参考文献
  [1]潘琴.给智障幼儿多一点爱[J].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2011(03).
  [2]蔡建丽.优化随班就读课堂的策略[J].现代特殊教育,2010(12).
  [3]于素红.采取更多措施,提高随班就读工作质量[J].中国特殊教育,2009(05).
  [4]卢金占.心理健康路在何方[J].辽宁教育,2005(10).
其他文献
摘要:班主任开展工作不容易,尤其是面对叛逆期的学生,那就更困难了。由于营养充足、外围教育手段提前干扰,现在的学生自我意识较强,没到初中就开始进入叛逆期了,给班级管理带来了困难。随着社会的进步,如何处理学生的叛逆心理已成为班主任工作的重中之重。文章先简单分析了学生叛逆心理的成因,然后提出相对应的策略:对待学生要不偏不倚、多与学生沟通、提升教师个人素养、家庭学校两结合。  关键词:班主任;叛逆期;应对
摘要:数学作业是数学学习的延伸,对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升解题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应该重视数学作业的设计。笔者通过对学生开展数学作业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了解学生在完成数学作业中的具体情况,探讨影响学生完成作业情况的非智力因素。在分析和反思的过程中,针对小学生数学作业的形式、内容与数量的实际情况,研究并提出有效的措施,从而总结有效的作业设计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作业;作业设计  《数学
摘 要:在当前素质教育以及新课程改革的教育背景下,教育工作者越来越强調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也要加强对学生思想道德的教育,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初中教师在对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过程中,要自觉承担起立德树人的责任,做到合理引用生活化案例展开课堂教学,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展开课堂教学,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  关键词:立德树人;初中;道德与法治;
【摘 要】校外综合实践活动基地执行国家规定,按照当地教育局要求为区域内中小学校集中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提供系统的课程支持与服务,与普通中小学一起构成了完整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近几年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提出的“核心素养”结构模型掀起了教育界的一阵热潮。作为校外综合实践基地,综合实践课程会给学生的哪些核心素养带来影响?如何从课程开发与设计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基于上述问题,本文以广州市荔湾区青少年劳动技
摘 要:义务教育“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关于阅读教学的阐释:以各单元课文学习为主,辅之以“名著导读”和“课外古诗词诵读”,共同构建一个从“教读课文”到“自读课文”再到“课外阅读”的“三位一体”的阅读体系。文章指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常见缺憾并进行了相关分析,分别从六个学期阅读教学“三位一体”助学系统设计和一单元阅读教学的具体实施过程构建阅读教学体系。  关键词:部编本;三位一体;阅读教学;初中语文 
摘要:师德,不仅是为人师表的职业道德规范,更是一种高尚的人格品质。倡导师德既是对先贤思想的继承与发扬,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集中体现。笔者以为,教师要爱岗敬业,要重视榜样的力量,更要爱生如子。做到这几点,才能在讲台上绽放师德的光芒。  关键词:小学教学;师德;教学策略  自孔夫子杏坛办学伊始,教师这一职业走向圣坛。中华五千年的文明,离不开一代代师者不懈的努力,渗入了一代代师者的心血。每每提起教师
摘要:学生阅读能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语言水平。阅读能力的培养是当前英语教学形势下迫切需要解决的教研课题。快速有效而相对轻松愉快地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是当前许多教师、家长的追求。利用Phonics自然拼读法,并结合教材、相关绘本读物,是目前最方便、有效且能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方法。教师可通过课件和动作韵律教字母和字母组合发音、游戏、视觉词、绘本阅读等策略开展自然拼读教学。  关键词:小
【摘 要】行为契约法是行为主义心理学中常用的行为改变技术之一,对于改善青少年的不良行为,尤其是对改善课堂中的不良行为习惯有很好的效果。本文将从行为契约法的理论基础,在学校教育中的具体运用以及实施中需注意的问题这几个方面来论述行为契约法在青少年的学校和家庭教育中的作用。  【关键词】行为契约法;青少年;行为改善  一、行为契约法简介  行为契约法是行为主义心理学中常用的行为改善技术之一,近年来在青少
摘要:所谓“轻负高效”,即减轻学生超量的课业负担,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在素质教育全面推行的时代,要真正实现“轻负高效”的目标,就必须在课堂中坚持新课标所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关键词:“轻负高效”;教学实践;教学效率  一、借助多媒体教学媒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求知的动力。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能够有效提高
【摘 要】英语是一门语言,从沟通角度来说“听、说”是最重要的。英语听说课的教学宗旨是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理解能力水平和口语交际水平,力求促进学生英语素质的全面发展。笔者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认真研究教材,从输入(input)、内化(intake)、输出(output)三方面去阐述,并结合教学实例,谈谈如何上好小学英语听说课。  【关键词】听说课;挖掘利用;有文可听;有话可说  一、用英语组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