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高中阶段,学生正面临着人生的关键时期,需要全面关注学生,特别是后进生的发展。因此,在开展班主任工作的过程中,教师要通过心理效应的有效应用,实现对于后进生的有效转化,帮助后进生更好地实现全面的进步与持续性的发展,为其今后的学习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心理学效应;后进生转化;德育
在社会的快速发展下,新课标及义务教育的普及以及高中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等多个方面的因素,都导致产生了大量的后进生。并且由于这些后进生的思想觉悟普遍不高,没有较强的纪律意识,不仅无法完整自身的学习任务,可能还会对其他学生的学习及教学秩序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进行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这就要求高中班主任必须要通过对于心理学效应的有效应用,实现对于后进生进行有效的转化,从而满足素质教育对于高中阶段教学的要求。
一、应用首因效应,给予学生良好的印象
美国心理学家洛钦斯最初提出了首因效应,具体来说,就是指双方在交往的过程中所产生的第一次印象会直接影响其以后的交往关系,其是人本身所具有的“先入为主”的观念所造成的影响。很多情况下,第一印象是不能对一个人下定义的,但往往会以鲜明牢固的形象深刻的存在于他人脑海中,并直接对于以后的交往过程产生影响。而在高中阶段的教学过程中,班主任带给学生的第一印象同样会在今后的班级管理及教育教学过程中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班主任必须要充分的重视初次与学生的交流,并给予学生最佳的印象,这对于今后的班级管理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首先,要以亲切的面貌迎接学生。亲切的态度,能够使高中学生在内心产生非常积极与愉快的情绪,从而有效的拉近与教师之间的距离。班主任还应该通过良好的外表行为,对自身的情绪细胞进行充分的调动,从而给予学生和蔼可亲的形象,使学生卸下防备,有效地缓解了学生紧张的不良情绪。
其次,应该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班主任若想在今后的管理过程中树立威信,获得敬重,就必须要给予学生足够的尊重。高中学生在进行知识与道德的学习过程中,对于班主任老师通常都具有着非常强烈的审美要求,这种审美需求具体来说就是敬重感。
再者,还要给予学生足够的自信心。很多后进生在新学期往往都期盼有新的教师,其心理都希望新教师对其有着良好的第一印象。因此,班主任也要有效地应用后进生们积极上进的良好心理,从而对其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进行有效的调动,并通过多种良好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树立其信心,使其在自我激励与约束的过程中,实现学习水平与道德认识的共同提升。
二、通过“自己人效应”的应用,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在心理学领域的研究过程中发现,在引导者的表达和对象间其在观点等方面存在一定的相似性特征时,其实就是在给对方暗示自己是“自己人”,从而引导对象形成“同体观”,有效的拉近了双方的心理距离,从而对其防范心理进行了消除。在心理学领域中,其也被叫做“认同效应”。
但是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能得到充分的重视,教师属于绝对的权威力量,也导致师生关系的不平等,直接影响了高中课堂教学的效率与质量。所以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的过程中,还要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要首先角色的转变,使学生感觉到平等。这就需要班主任必须要实现其角色的有效转换,消除与学生之间的地位差异,从而拉近与学生间的心理距离。而在和学生进行交往交流的过程中,保证其言行的得体与大方,并且要有适当的幽默感。在不断的给予学生真诚和爱心的过程中,与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关系,从而使产生“自己人”的形象,对于后进生的转化则具有重要的作用。
其次,教师要提升其综合素质,提升学生的信任感。班主任在开展相关的管理工作中,其作为人民教师必须要有较高的综合素质与优秀品质,从而使学生充分的感受到其品德与言行的良好对其自身有着较强的影响力,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对于学生的日常行为与生活产生良好的影响。另外还要了解教学相长的重要性,通过对自身修养的持续完善与发展,有效的保证其文化业务水平的提升,实现对于后进生的良好转化。
三、运用罗森塔尔效应,充满信心和期待
罗森塔尔效应就是人们所熟知的皮格马利翁效应,其具体的内容就是指当其热切的期望什么就能够得到什么,也就是说其所得到的并不是其想要的,而是其所期待的。所以在任何时候,必须要能够充满期待感,要真的相信事情能够比较顺利的发展,事情就会如愿的进行下去。但是如果其相信事情的发展会遇到很多的困难,则阻力必然会产生就会产生。成功的人往往都极具自信,认为一定有美好的事情发生,因此,在班主任转化后进生的过程中,必须要对罗森塔尔效应进行充分有效的应用,并转变其对于后进生错误的观念,始终坚信所有的学生都有其闪光点,是可造之材,并且对其充满无限的期待。
对于后进生来说,班主任教师应该要给予其更多的关注与期待,并转变对于后进生的认识以及其态度,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对待后进生,这样后进生群体才能更加积极和自觉的实现班主任对于其的期待。因此,班主任在开展相关班级工作的过程中,要能够要始终的对后进生充满信心与期待,有效的激发学生的潜能,充分的应用罗森塔尔效应,这对于高中班级中后进生转化工作的更好开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四、应用“瓦拉赫效应”,充分发掘后进生的优点
这里所说的“瓦拉赫效应”其实是由一个具体的故事所得来的。著名的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奥托·瓦拉赫最初并没有进行化学的学习,其在通往化学之路上经历了文学与油画的双重挫折,其老师认为他没有这方面的才能,很多老师也认定,其基本已經成才无望。但是他的化学老师发现了他身上的优势,之后就进行了化学的学习,瓦拉赫真正的智慧火花被激发了出来,其经过多年的学习研究,最终获得了极高的成就。
这个故事也直接的体现出了人要想能够获取成功,就必须要能够清楚的认识到自身的优势之处。但是对于不同的学生来书,其发展及自身的优势与特点都是不同的,尽管一些学生非常的努力上进,但却没有朝其优势方面努力,可能就成为了后进生。所以,班主任在开展相关工作的过程中,就必须要教师要因材施教,认真的发掘后进生的优点,并使其向此方向进行培养和发展,使其向优等生进行转化。
综上所述,在应用心理效应对后进生进行转化和德育教育的过程中,高中班主任要使用坚持以学生为本,关注全体学生,认真的了解与掌握处于高中阶段的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与实际需求。通过多种方式,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充满爱心、耐心与关心的关注后进生,并且要具有实现后进生转化的决心与信心,在转化后进生的道路上始终坚持下去。从而消除所有的后进生,为其今后的学习与生活大袋坚持的基础,使其更好的面貌面度高考这一关键的人生转折,赢得更加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黄慧. 运用心理学效应转化后进生的策略研究[J].好家长,2016(39):54-55.
[2]陈三军.心理学效应在转化“后进生”中的应用策略[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21):63-64.
[3]杨梅.利用心理效应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的策略[J].现代教育科学,2011(06):5-7.
【关键词】心理学效应;后进生转化;德育
在社会的快速发展下,新课标及义务教育的普及以及高中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等多个方面的因素,都导致产生了大量的后进生。并且由于这些后进生的思想觉悟普遍不高,没有较强的纪律意识,不仅无法完整自身的学习任务,可能还会对其他学生的学习及教学秩序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进行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这就要求高中班主任必须要通过对于心理学效应的有效应用,实现对于后进生进行有效的转化,从而满足素质教育对于高中阶段教学的要求。
一、应用首因效应,给予学生良好的印象
美国心理学家洛钦斯最初提出了首因效应,具体来说,就是指双方在交往的过程中所产生的第一次印象会直接影响其以后的交往关系,其是人本身所具有的“先入为主”的观念所造成的影响。很多情况下,第一印象是不能对一个人下定义的,但往往会以鲜明牢固的形象深刻的存在于他人脑海中,并直接对于以后的交往过程产生影响。而在高中阶段的教学过程中,班主任带给学生的第一印象同样会在今后的班级管理及教育教学过程中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班主任必须要充分的重视初次与学生的交流,并给予学生最佳的印象,这对于今后的班级管理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首先,要以亲切的面貌迎接学生。亲切的态度,能够使高中学生在内心产生非常积极与愉快的情绪,从而有效的拉近与教师之间的距离。班主任还应该通过良好的外表行为,对自身的情绪细胞进行充分的调动,从而给予学生和蔼可亲的形象,使学生卸下防备,有效地缓解了学生紧张的不良情绪。
其次,应该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班主任若想在今后的管理过程中树立威信,获得敬重,就必须要给予学生足够的尊重。高中学生在进行知识与道德的学习过程中,对于班主任老师通常都具有着非常强烈的审美要求,这种审美需求具体来说就是敬重感。
再者,还要给予学生足够的自信心。很多后进生在新学期往往都期盼有新的教师,其心理都希望新教师对其有着良好的第一印象。因此,班主任也要有效地应用后进生们积极上进的良好心理,从而对其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进行有效的调动,并通过多种良好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树立其信心,使其在自我激励与约束的过程中,实现学习水平与道德认识的共同提升。
二、通过“自己人效应”的应用,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在心理学领域的研究过程中发现,在引导者的表达和对象间其在观点等方面存在一定的相似性特征时,其实就是在给对方暗示自己是“自己人”,从而引导对象形成“同体观”,有效的拉近了双方的心理距离,从而对其防范心理进行了消除。在心理学领域中,其也被叫做“认同效应”。
但是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能得到充分的重视,教师属于绝对的权威力量,也导致师生关系的不平等,直接影响了高中课堂教学的效率与质量。所以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的过程中,还要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要首先角色的转变,使学生感觉到平等。这就需要班主任必须要实现其角色的有效转换,消除与学生之间的地位差异,从而拉近与学生间的心理距离。而在和学生进行交往交流的过程中,保证其言行的得体与大方,并且要有适当的幽默感。在不断的给予学生真诚和爱心的过程中,与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关系,从而使产生“自己人”的形象,对于后进生的转化则具有重要的作用。
其次,教师要提升其综合素质,提升学生的信任感。班主任在开展相关的管理工作中,其作为人民教师必须要有较高的综合素质与优秀品质,从而使学生充分的感受到其品德与言行的良好对其自身有着较强的影响力,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对于学生的日常行为与生活产生良好的影响。另外还要了解教学相长的重要性,通过对自身修养的持续完善与发展,有效的保证其文化业务水平的提升,实现对于后进生的良好转化。
三、运用罗森塔尔效应,充满信心和期待
罗森塔尔效应就是人们所熟知的皮格马利翁效应,其具体的内容就是指当其热切的期望什么就能够得到什么,也就是说其所得到的并不是其想要的,而是其所期待的。所以在任何时候,必须要能够充满期待感,要真的相信事情能够比较顺利的发展,事情就会如愿的进行下去。但是如果其相信事情的发展会遇到很多的困难,则阻力必然会产生就会产生。成功的人往往都极具自信,认为一定有美好的事情发生,因此,在班主任转化后进生的过程中,必须要对罗森塔尔效应进行充分有效的应用,并转变其对于后进生错误的观念,始终坚信所有的学生都有其闪光点,是可造之材,并且对其充满无限的期待。
对于后进生来说,班主任教师应该要给予其更多的关注与期待,并转变对于后进生的认识以及其态度,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对待后进生,这样后进生群体才能更加积极和自觉的实现班主任对于其的期待。因此,班主任在开展相关班级工作的过程中,要能够要始终的对后进生充满信心与期待,有效的激发学生的潜能,充分的应用罗森塔尔效应,这对于高中班级中后进生转化工作的更好开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四、应用“瓦拉赫效应”,充分发掘后进生的优点
这里所说的“瓦拉赫效应”其实是由一个具体的故事所得来的。著名的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奥托·瓦拉赫最初并没有进行化学的学习,其在通往化学之路上经历了文学与油画的双重挫折,其老师认为他没有这方面的才能,很多老师也认定,其基本已經成才无望。但是他的化学老师发现了他身上的优势,之后就进行了化学的学习,瓦拉赫真正的智慧火花被激发了出来,其经过多年的学习研究,最终获得了极高的成就。
这个故事也直接的体现出了人要想能够获取成功,就必须要能够清楚的认识到自身的优势之处。但是对于不同的学生来书,其发展及自身的优势与特点都是不同的,尽管一些学生非常的努力上进,但却没有朝其优势方面努力,可能就成为了后进生。所以,班主任在开展相关工作的过程中,就必须要教师要因材施教,认真的发掘后进生的优点,并使其向此方向进行培养和发展,使其向优等生进行转化。
综上所述,在应用心理效应对后进生进行转化和德育教育的过程中,高中班主任要使用坚持以学生为本,关注全体学生,认真的了解与掌握处于高中阶段的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与实际需求。通过多种方式,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充满爱心、耐心与关心的关注后进生,并且要具有实现后进生转化的决心与信心,在转化后进生的道路上始终坚持下去。从而消除所有的后进生,为其今后的学习与生活大袋坚持的基础,使其更好的面貌面度高考这一关键的人生转折,赢得更加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黄慧. 运用心理学效应转化后进生的策略研究[J].好家长,2016(39):54-55.
[2]陈三军.心理学效应在转化“后进生”中的应用策略[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21):63-64.
[3]杨梅.利用心理效应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的策略[J].现代教育科学,2011(0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