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术后不同放疗技术剂量学比较研究

来源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jmworksho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比较研究宫颈癌术后调强放疗(IMRT)和常规四野(4F)或二野(2F)放疗时靶区及其周围危及器官受照剂量的差异。方法:随机选择6例宫颈癌术后患者,进行CT扫描、靶区和危及器官的勾画,用三维治疗计划系统进行常规4F、常规2F和IMRT计划设计,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PTV适形度,IMRT计划优于常规4F计划,P=0.015,常规4F计划优于常规2F计划,P=-0.0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户l〈O.05)。与常规计划4F或2F相比,IMRT计划的膀胱50%体积受照剂量平均下降了25.8%和27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单射野方向的X射线成像来实时定位肿瘤靶区三维位置,不仅能够提高治疗精度,减少成像装置,而且能降低对病人曝光的额外剂量。但是由于射线束方向的运动信息缺失,如何保证高精度是定位算法需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方法:本研究针对4种典型的实时定位算法,使用模拟的呼吸运动轨迹来比较它们的定位效果。这四种定位算法分别是α分布图法、两种基于高斯概率密度分布的算法和贝叶斯概率密度分布法。结果:在连续15分次的
医学影像物理学是医学影像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涉及多学科、多种成像技术和诊断知识,与实践联系紧密。由于课程本身所具有的知识面广、内容多、抽象难懂等特点,在目前的教
目的:在缺氧培养条件下,研究不同强度永磁磁场对胎鼠皮质神经元细胞生长、凋亡以及形态的影响。方法:将极面中心实测磁感强度为44.8mT、90.6mT、182.1mT的3组圆片磁源(简称为A组、B
目的:目前大多数ICU的医护人员通过人工调节的方式来完成多个输液设备的协同工作,效率较低且容易造成差错,并且医护人员需要到病人床边才能了解输液情况。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
目的:对比不同光敏剂浓度、不同光照时间和不同激光功率密度下,ZnPc和HPD对肺癌细胞的杀伤效果,探索了ZnPc-PDT的最佳工作参数。方法:分别选用ZnPc和传统光敏剂HPD为研究对象.使其
医学影像物理学是医学影像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程,具有多学科交叉的特点,学习难度大。为了解决医学影像物理教学中遇到的诸多问题,研究现代先进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在教学
目的:研究球形永磁磁源空间磁场不同参数的量值和分布,为定量使用球形永磁磁源提供多参数计算依据。方法:采用有限元数值法计算得出的球形永磁磁源空间磁场的矢量磁位、磁感强度
目的:研究评价简化调强技术在胃癌术后辅助放射治疗中的剂量学与应用特点。方法:采用10例胃癌术后辅助放疗的病人,分别设计7野IMRT计划和5野sIMRT计划,利用剂量体积直方图比较
笔者发现虽然血液流变学广泛用于l临床已经20几年,但其指标检测报告单的指标设置仍然比较混乱。报告单设计不合理的现象普遍存在。笔者为了纠正这种现象而撰写此文。研究指出
目的:比较调强适形放疗(IMRT)、三维适形放疗(3DCRT)和常规放疗(CRT)在宫颈癌术后放疗中靶区和危及器官(OAR)剂量学差异,观察危及器官毒性。方法:94例宫颈癌术后患者分为3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