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奥运圣火在英、法、美等国传递时遭到多次干扰,正是崛起的中国近年来在西方世界不断遭遇抗拒的最生动的缩影。
在奥运圣火先后在伦敦和巴黎遭到暴力攻击之后,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在表示忧心忡忡之余,呼吁中国“尽早和平解决西藏问题”。这一呼吁虽然是善意的,但在政治上却是天真的。因为即使没有发生西藏暴乱,奥运圣火的传递照样会遭到干扰;即使没有西藏问题,西方社会还会搬出达尔富尔问题;即使没有藏独分子站出来羞辱北京,形形色色的人权组织、“无疆界记者”和“大赦国际”等等也绝不会放过中国;即使没有街头暴力抗议行动,西方还会有各种软性和硬性的干扰行动,包括媒体的妖魔化炒作和议会的反华提案。
事实上,藏独分子借奥运之机发泄对北京的仇恨和敌意,与这些年来西方社会对中国崛起态势所产生的抵触、疑虑和不满是完全合拍的。中国产品好不容易走出国门,却被丑化为导致西方工人失业的罪魁祸首;中国商人和资本进入非洲大陆,老牌殖民国家心生嫉恨地称之为新殖民主义者;中国企业在海外展开并购行动,西方政府视之为洪水猛兽。当然,还有庞大的贸易盈余、庞大的国库存底、庞大的军费开支、庞大的能源消耗、庞大人口,这一切都使整个西方世界产生了被挑战、被取代、被超越、被损害的恐惧感。
以恐惧和嫉妒的心态看待中国,一切都变成了扭曲的政治图景。西方城市发生骚乱,那是挑战社会秩序的违法事件;若中国城市发生骚乱,例如此次拉萨暴乱,就被不假思索地描绘成追求自由、民主和人权的抗争行动。至于藏独分子以暴力行动干扰奥运圣火传递,同样符合西方人看待中国的政治逻辑和政治需求。
此次拉萨暴乱期间和之后的西方政治立场与舆论环境,其恶劣之突变令人感到恍惚:其中,尤以法德领导人突然变脸、西方媒体群起围攻中国的做法最为令人心寒。就在不久之前,这些领导人还在北京笑脸迎人,这些媒体也逐渐赢得了中国民众的基本信任,但为何在一夜之间突然翻脸和转向?
中国在处理拉萨动乱中有不少瑕疵,但并不能证明暴徒的行为就是正确的,更不能证明西方媒体歪曲事实、西方政治人物支持暴徒的言论就是理所应当的。
在此次拉萨动乱之后,西方主流媒体有意或无意地扭曲事实、丑化和敌视中国的行为,使得原本对西方社会抱有很大期望的中国民众感到极度失望。更加令人遗憾的是,当中国民众对西方媒体的不实报道和反华舆论表示困惑、不满和愤怒的时候,西方人又把这些言论指责为“民族主义情绪”。这种玩火式的对抗姿态,只能进一步激化中国的“民族主义情绪”,甚至会把中西两个世界推向危险碰撞的处境。假若西方媒体不能意识到这一点,那就很难指望中国民众会改变对西方世界的看法。
(摘自新加坡《联合早报》,作者为该报评论员)
(责任编辑 胡文婕)
在奥运圣火先后在伦敦和巴黎遭到暴力攻击之后,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在表示忧心忡忡之余,呼吁中国“尽早和平解决西藏问题”。这一呼吁虽然是善意的,但在政治上却是天真的。因为即使没有发生西藏暴乱,奥运圣火的传递照样会遭到干扰;即使没有西藏问题,西方社会还会搬出达尔富尔问题;即使没有藏独分子站出来羞辱北京,形形色色的人权组织、“无疆界记者”和“大赦国际”等等也绝不会放过中国;即使没有街头暴力抗议行动,西方还会有各种软性和硬性的干扰行动,包括媒体的妖魔化炒作和议会的反华提案。
事实上,藏独分子借奥运之机发泄对北京的仇恨和敌意,与这些年来西方社会对中国崛起态势所产生的抵触、疑虑和不满是完全合拍的。中国产品好不容易走出国门,却被丑化为导致西方工人失业的罪魁祸首;中国商人和资本进入非洲大陆,老牌殖民国家心生嫉恨地称之为新殖民主义者;中国企业在海外展开并购行动,西方政府视之为洪水猛兽。当然,还有庞大的贸易盈余、庞大的国库存底、庞大的军费开支、庞大的能源消耗、庞大人口,这一切都使整个西方世界产生了被挑战、被取代、被超越、被损害的恐惧感。
以恐惧和嫉妒的心态看待中国,一切都变成了扭曲的政治图景。西方城市发生骚乱,那是挑战社会秩序的违法事件;若中国城市发生骚乱,例如此次拉萨暴乱,就被不假思索地描绘成追求自由、民主和人权的抗争行动。至于藏独分子以暴力行动干扰奥运圣火传递,同样符合西方人看待中国的政治逻辑和政治需求。
此次拉萨暴乱期间和之后的西方政治立场与舆论环境,其恶劣之突变令人感到恍惚:其中,尤以法德领导人突然变脸、西方媒体群起围攻中国的做法最为令人心寒。就在不久之前,这些领导人还在北京笑脸迎人,这些媒体也逐渐赢得了中国民众的基本信任,但为何在一夜之间突然翻脸和转向?
中国在处理拉萨动乱中有不少瑕疵,但并不能证明暴徒的行为就是正确的,更不能证明西方媒体歪曲事实、西方政治人物支持暴徒的言论就是理所应当的。
在此次拉萨动乱之后,西方主流媒体有意或无意地扭曲事实、丑化和敌视中国的行为,使得原本对西方社会抱有很大期望的中国民众感到极度失望。更加令人遗憾的是,当中国民众对西方媒体的不实报道和反华舆论表示困惑、不满和愤怒的时候,西方人又把这些言论指责为“民族主义情绪”。这种玩火式的对抗姿态,只能进一步激化中国的“民族主义情绪”,甚至会把中西两个世界推向危险碰撞的处境。假若西方媒体不能意识到这一点,那就很难指望中国民众会改变对西方世界的看法。
(摘自新加坡《联合早报》,作者为该报评论员)
(责任编辑 胡文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