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纾的合作翻译模式反思

来源 :江汉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beib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翻译概念的角度分析,不懂外语的林纾算不得真正意义上的翻译家:他只是参与了翻译的后半程工作,对接收的汉语信息进行再创作,完成更彻底的“归化”。这种翻译方式有得有失:一方面,由于合作双方“各司其职”,林纾的合作者不必为如何在汉语中再现原作的“精神”绞尽脑汁,林纾也不用为理解、领会原作的本义费心劳神;另一方面,由于合作双方只管各自“份内之事”,这实际上将完整的翻译过程人为切割开来,导致了包括选材不精、作品信息不确、对原作不够忠实甚至误译频繁发生。尽管这种翻译模式有其自身缺陷,但我们应该学习和借鉴的是其成功之处
其他文献
随着经济的大力发展,国家大力提倡"三去一降一补"并发布相关政策文件,倡导经济向节约型、环保型方向发展。在此种激烈的市场环境中,混凝土企业如何在转型环境中找到发展的方
本文通过分析西部中小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西部中小民营企业要在经济全球化和经济转型的大潮中发展壮大和实现可持续发展,须从做好人力资源规划、塑造良好企
大学英语是全国普通高校的必修课程,发展的还比较完善,但是翻译教学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尤其是新建的一些本科院校。新建本科院校翻译教学没有形成一个良好的教学体系。本文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