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词汇教学的有效策略

来源 :教学研究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vil521zh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词汇是构成语言最基本的材料,词汇教学贯穿于语言学习中。一直以来,我们普遍认为英语词汇教学是枯燥的、收效甚微的。其实,小学英语词汇教学可以是有趣的、高效的。文章从拼音迁移、音形义用、图文并茂、英文解释词汇等角度进行探讨,尝试将词汇教学立体化。
  关键词:小学英语;词汇教学;教学策略
  英语是一种古老的国际语言,它的词汇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词汇既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前提和关键,又是听说读写环节必须攻克的难关,更是英语交际的基础。因此,有效的词汇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一、小学英语词汇教学实践中存在的误区
  (一)认识偏差
  很多小学英语教师认为,词汇教学就是教会学生读单词,然后抄写、听写。很少引导学生发现、理解并掌握音素、音节、语音规律、构词法以及音形义有机结合的学习模式等等。这导致学生见了单词不会读,学了单词记不住,记了单词不会用,久而久之,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不断降低,高年级学生表现得尤为明显。碎片化学习阻碍了学生英语思维的发展和英语水平的提高。
  (二)教学手段单一,教学模式陈旧
  大部分教师教学词汇的模式是教师利用教材词汇表或黑体单词卡带读,学生跟读。如教授teacher时,教师往往这样带读:“teacher,teacher,teacher→t-e-ac-h-e-r,teacher,教师”,既不关注字母组合的发音和音节的划分,也不提供图片或情景或动作辅助理解词意,更没有组词造句训练,没有尝试让学生自主学习。这种“鹦鹉学舌”式的学习不符合小学生好奇、爱探索、敢于挑战的认知规律,也不符合语言学习的整体性,很容易固化学生的思维方式。
  “teacher”中有7个字母、2个音节。按音节进行教学一方面有利于学生语感的培养,另一方面有利于学生记忆和纠错,克服畏难情绪。若按字母进行教学,一方面让学生觉得学习和记忆有难度,另一方面不利于学生掌握语音规律和语感的培养。
  二、小学英语有效的词汇教学策略
  (一)巧用拼音迁移、音素和语音规律,引导学生自然拼读
  语音是语言学习和沟通的基础,准确流利的发音是前提。农村学生一般从三年级开始正式学习英语,可以说已错过语言学习的关键期。因为胎儿在妈妈肚子里就开始了听汉语的训练,出生后,听说读的训练则日常化了,到一年级就开始系统地学习拼音、汉字、句子和语篇。而英语到三年级才开始简单的听说读,还没有涉及语篇。英语的大部分辅音和拼音在形和音两方面有很多相似之处,因此,适当地运用汉语拼音的正迁移来学习英语词汇发音是可行的。
  学习自然拼读时,音素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自然拼读法最核心的内容是将每个字母或字母组合对应到一个音素,反之要将音素对应到字母或字母组合,只有这样才能做到见单词能拼读和听音能拼写,可见音素能力或音素意识的高低决定自然拼读学习是否顺利。
  音素(phoneme)是语言的最小单位,是区分语音的最标准的依据,元音和辅音加起来共48个音素。如bus中有3个字母,对应3个音素/b//n//s/,字母与音素是一一对应的;fish有4个字母,对应三个音素/f//i//;音素是独立的,它可以有千万种组合方式,如果掌握了音素与字母的对应关系,无论单词如何变化,除一些不符合拼读规则的词汇外,学生都能对其进行解码即拼读,这样可避免学生对学习词汇产生负面情绪。
  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有意识、有计划地进行设计和训练。可以通过“Build a Flower Letter SoundA-Z首字母花”“Phoneme Cards音素训练图卡”和“Sound Boxes”(分别见图1、图2和图3)等形式进行音素分离、音素识别和音素切分的操练。
  (二)巧辨字母组合和音节进行批量的词汇教学
  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一般是逐个字母来学习和记忆单词的,而不是利用字母组合和音节来学习,当遇到五个字母以上的单词时,他们会觉得难度很大。英语词汇中单音节的比例占少数,因此,教师在教学词汇时应研究小学英语教材中所有词汇的发音特点和规律,用色块或下划线标注常见字母组合和音节,引导学生制作单词卡或在单词上标注字母组合和音节,背面可画上画。这样的训练会让学生将字母组合和音素对应起来,也能让学生更轻松地学习和记忆单词。
  (三)巧用图片或多媒体、英文解释进行词汇教学
  很多教师把学生学不好英语的关键原因归结为没有语言环境,其实,我们可通过网络观摩外国学生学习英语的课堂情景和日常生活情景,了解外国教师的教学常态,也可研究外国母语教材的特色,从而创设具有英语元素的教学环境,让学生时刻体验英语学习的乐趣。
  如教授ear时,教师可呈现图片或视频,并附上简单的英文解释,引导学生去读、去感悟。尽可能用通俗易懂的英语将单词的相关信息与学生交流,并配以丰富的肢体语言,让学生置身于英语环境中,不说中文也能理解其含义。长此以往,学生肯定会理解并爱上英语。
  教学词汇时,最好及时加以利用,如组词和造句,这与汉语教学是一致的,即语言教学的共通之处。达到音形义用的有机结合,让词汇学习更立体,更能激发学生的英语思维。当通过音频或教师范读等形式让学生学会发音后,引导学生用ear组词,如指着左右耳朵时,引导学生说:my left ear、mv rightear、my ears;指着同桌的耳朵说:your left ear、your right ear、yourears。接着说句子,如This is myear.That’。your ear.These aye myears.Those aye your ears.。课后,还可让学生写更多句子。这样学生既学习了新词又复习了已学的句型,一举多得。这样的课堂不再是枯燥机械地模仿,而是真正开动脑筋地学习,是师生间和谐的互动,是“学生主体”“以生为本”的真实体现,这需要教师努力提升自己的英语素养。
  有些教师担心用英文解释词汇会增加自己的教学难度,担心学生听不懂,因为初中甚至高中教师也没这么做。其实,只有教师加强学习,并在教学实践中坚持说英语、用英语,学生才能在英语的环境中耳濡目染,自然地学习英语。
  (四)巧设语境。让学生体验语篇中的重读、连读和语调,感受不同的情感表达
  詞汇是音形义的结合体,只有在“音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状态中教学词汇,学生才能掌握词汇的语言特征、实际用法、词形变化规律和一词多义,才能恰如其分地运用词汇来表情达意。我国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曾说:“词语只有嵌在上下文里才有生命,才容易识记、明白具体用法。”可见,语境是词汇学习的桥梁。
  如在教学umbrella时,可口述或多媒体呈现如下语料:
  接着呈现“雨中撑伞的女孩”的动漫图,学生在图文并茂的情境中既理解了umbrella的含义和用法,又体验了重读、连读和语调,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了作者的情感。在低中年级词汇教学中,若能将词汇融入简单押韵的童谣中进行教学就更好了。
  词汇教学的方法还有很多,如游戏法、旧词新授法、联想法、构词法等,这需要广大英语教师不断探索、不断实践、不断创新,提高英语词汇教学的实效。
其他文献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形势下,IIO课堂教学模式在番禺区中小学英语教学中如火如荼地开展着。这种创新教学法的兴起,给教育工作者带来很大的挑战,荡涤着教师的陈旧观念,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课改倡导“愉快高效”的教育,教师不仅要不断更新观念,而且要转变角色。为培养团结协作、创新型的人才,当今课改倡导了一种新的学习模式——小组合作学习。文章就如何运用小组合作形式开展IIO课堂教学,谈谈笔者的心得体会。  关
摘 要: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既是日常生活的需要,又能促进学生读写能力的提高和发展。因此,善于抓住训练的契机,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尤为重要。文章从“创设口语交际情境,引领学生乐于交际”“指导口语交际的方法,引领学生学会交际”“延伸课外,拓宽口语交际渠道”“抓住口语交际契机,引领学生学会写话”几个方面分析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策略,以期为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口语训练;口语交际;语文
摘 要:文章将立足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大背景下,就本校开展低碳校园建设的方法措施加以归纳总结,形成有效性策略——还低碳校园建设主动权于师生,拓展和谐校园建设的参与面;融低碳教育于教学,抓好课堂渗透这一高地;扬低碳教育于宣传,扩大低碳教育的受教育面;寓低碳校园建设于活动,在活动中切实落实低碳理念。  关键词:低碳生活;低碳校园;构建策略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绿水青山
摘要:自我评价是指被评价者参照评价指标体系对自己的活动状况或发展状况进行自我鉴定。自我评价实质上就是评价对象自我认识、自我分析、自我提高的过程。自我评价有利于培养学生对学习负责的态度,促使学生学会思考,而且自我评价是培养终生学习能力必不可少的因素。文章以小学一年级《有趣的吊饰》为例,探究自我评价在小学美术课堂多元评价中的运用。  关键词:小学美术:自我评价:多元评价  一、问题背景  长期以来,从
如何做好教学工作?如何处理好师生关系?如何有效地进行班级管理?班主任要面临和处理的问题很多,在一天工作结束之后,我都会抽出时间写班主任日记,在日记中思考如何管理好班级,做好学生的“指路灯”。  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自主思考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平水镇上灶小学位于风景秀丽的若耶溪畔,学校以“绿色”为主题,花园式的布局使建筑物与花草树木融为一体。五月的校园更是迷人的,因为果园的一隅黄澄澄的枇杷是那么诱人。
【摘 要】学习共同体是由学习者和助学者(教师、专家、辅导者和家长)构成的,以共同完成一定学习任务为载体的群体,它的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主线,以培养学生能力为核心的生本课堂,在当代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对话和交流,分享彼此的情感、体验和观念,将学生从“客体”转化为“主体”,具有强烈的认同感与归属感,能形成平等、互助、对话式的学习关系,充分发挥其集体智
摘 要:与圆相关的阴影部分的面积问题是中考数学的常见考点,这类型问题设问方式灵活多变,其解题方法丰富多样,侧重考查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思想方法。如果没有掌握相应的解题方法、熟悉公式,学生在遇到此类问题就不知道该如何破题。文章总结了公式法、和差发、割补法,三种与圆相关的阴影部分面积的求解方法,让学生对此类问题的计算更得心应手。  关键词:中学数学;圆;阴影部分面积  圆中求阴影部分面积问题千变万化,
摘要:文章立足于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领域,主要采用案例分析法,结合笔者在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中的实践经验,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美丽幸福家园》为例,列举了基于思维发展的道德与法治学科中考专题复习中有效性的若干实例,旨在对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提供一点借鉴与启示。  关键词:思维发展;道德与法治;中考;专题复习  随着中考的改革,如何上好初三道德与法治学科的专题复习课,对每位道德与法治教师来说都是
(浙江省临海市回浦实验小学,临海317000)  【摘 要】随着知识的加深,小学高年级的数学出现了较抽象复杂的问题。在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把新知转化成旧知,寻找最近的认知发展区,学会一题多变,融会贯通,把有相关性的知识经过变化形成具有关联的一系列题组,这已经成为高年级数学教学的重点。“一题多变”式教学,就好像为学生搭了一个梯子,使他们沿着台阶一步一步往上走,在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不但可以活化
摘 要:文章是通过语言形式和内容增加韵味的,是作者个性特点的自然表露。笔者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以教材文章为实例,归纳总结了一些增加文章韵味的方法:叠加字词,丰人物景色之形;变换字词,增句子灵动之感;用拟声词,生真实情境之趣;化短调序,增表情达意之效;对称对照,造整齐抑扬之韵;独段反复,增文短意丰之味;刻画细节,构生动细腻之美;议论抒情,立明确高深之意。  关键词:文章韵味;语言形式;语言内容  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