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汉语拼音是小学生打开知识大门的金钥匙。它是识字的基础,是阅读文章的前提,它对学好语文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一年级的孩子一定要掌握好汉语拼音的读写和应用。可是拼音字母的学习既枯燥乏味,而且时间又很长,很多学生对汉语拼音学习的兴趣会逐渐减退,因此如何保持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至关重要的,我觉得我们应该给学生创造一种轻松的学习氛围,让孩子快乐地学习拼音,从而保持学习拼音的兴趣并能主动地去学习。本人长期在一线从事小学语文的教学,下面就这个问题谈谈我的一些看法。
第一,吃透教材,形象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刚入学的儿童还停留在幼儿园小朋友的那种状态:上课好动,注意力不集中。因此,如果课堂教学还是死气沉沉的话,难免会让他们失去学习的兴趣。所以,教师首先应该充分地备教材,挖掘出教科书中有趣的东西,然后教师上课的时候还应饱含激情、充分利用教材中每个文本的特点,并能借助一些教学设备(如:多媒体)来调动学生上课的气氛。教材对每课内容的设计都有一定的特点,如:有形象逼真的插图;有活泼欢快的歌谣。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引发学生学习的欲望,提高学生学习汉语拼音的兴趣。
例一:学习声母n时,学生一看插图上画了一个大门洞,而它的造型就和n的形状差不多,老师就可以引导并帮助学生编个绕口令“一个门洞n n n”来记住它,以此类推,学生自然而然地就能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联想记忆,说出“两个门洞m m m”。然后,教师在四线三格中范写,学生很轻松地学会了n和m的读音,还有效地达到了正确书写的教学目的。
例二:学习声母a时,画了一位医生给小女孩检查嗓子,小女孩张大嘴发“啊”的音,这个音就是a的读音,而且小女孩的头连同小辫子的形状与a相似,借以记忆字母的形,这样学生就记住了a的读音和形状。
例三:每课拼音的插图又配有相应的语境歌。如: i u ü 一课:小蚂蚁,要过河,乌龟伯伯把它驮,鱼儿见了笑呵呵。如:b p m f一课:爸爸带我爬山坡,爬上山坡看大佛,大喇叭里正广播,爱护大佛不要摸。这些歌谣,把一个个简单的拼音字母转换成了一个个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读起来朗朗上口。这不仅增加了拼音教学的趣味性,也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
第二、创设情境,让学生享受学习拼音的乐趣
在新教材中拼音教学的第一课“a、o、e”时,呈现在孩子们面前的便是一幅色彩鲜艳,具有农家气息的一个美丽的清晨。如何营造活泼快乐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兴趣呢?首先我下载了相关的课件,然后我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了这幅美丽的图画,并配上小女孩,大公鸡和大白鹅动听的歌声,这样就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同时我边播放边给他们讲了个故事:在一个美丽的小村庄,有青青的小草,绿绿的大树,一条弯弯曲曲的小溪清澈见底。清早,太阳公公还没有起床,一位小姑娘就站在小溪边唱起了a字歌,张大嘴巴a a a。大公鸡听到了歌声也跟着唱起来了,大公鸡o o o。他们的歌声引来了大白鹅,大白鹅e e e。学生都沉浸在美丽的清晨美景和美妙的歌声中,做到既开开心心地听故事,又快快乐乐地学拼音。这样对于下面的拼音教学孩子们也兴趣十足,积极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
第三、结合教材,挖掘出一些有趣的学习方法,让学生进行快乐学习
拼音字母看似很简单,但对一年级学生来说掌握起来却有难度。因此,教师应该引导和帮助学生找到对应的学习方法,只有这样,学生学起来才不会感觉乏味,也才能调动学生学习拼音的积极性。
1.儿歌联系法
在汉语拼音字母中,很多字母的发音和形状都十分类似,为了便于区分,教师应该先引导学生多观察字母,然后编些儿歌和口诀来记住它们。如六个单韵母:嘴巴张大a a a,嘴巴圆圆o o o,嘴巴扁扁e e e,牙齿对齐i i i,嘴巴突出u u u,嘴吹口哨ü ü ü。再如声母:一个门洞n n n,两个门洞m m m;左上半圆q q q,左下半圆d d d;伞柄朝上f f f,伞柄朝下t t t;一根小棍l l l,一挺机枪k k k,一把椅子h h h,一个半圆c c c,一个大叉x x x;竖弯加点j j j,鸽子飞翔g g g,小树发芽r r r;树叉树叉y y y, 波浪波浪w w w,蚕儿吐丝s s s等等。再比如标调规则也可以编儿歌来记忆:先标a o e,再标i u ü; i u 并列标在后,i上标调把点抹,轻声不标就空着。拼写规律亦是如此:小ü有礼貌,见了j q x要脱帽;小ü见大y,去掉两点还读ü;ü拼n和l,两点省不得。
总之,儿歌因其工整押韵,琅琅上口,浅显易懂的特点更受一年级小学生的喜欢,因此通过儿歌,学生不仅创造了一种充满韵律的课堂节奏,还在这种流动的节奏感中发展了音乐智慧,学会了汉语拼音。
2.拼音游戏法
一年级的小学生注意力不能长时间保持,而游戏则能更好地吸引他们的注意力,针对这个特点,教师应引导学生做一些拼音游戏,使他们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学会拼音。有了游戏的融入,课堂就“活”了不少。比如打“打拼音牌”游戏:教师先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然后给每个小组的学生准备一套拼音卡片作为纸牌,用来复习字母和训练拼读。其中一方先出一张“牌”,口中要念“我出……(如我出‘b’)”,然后另一方出牌,所出的“牌”要能与对方的“牌”相拼(如出“a”,出牌者还要念“我出a,b—a——ba”),拼对了就能把对方的牌赢过来,最后看谁赢的牌多。再比如“捏橡皮泥” 游戏:教师分小组让学生用橡皮泥捏出所学过的拼音字母,比比看谁捏的好,捏得像。无论哪种游戏,教师最后都应对那些做得好的同学给予表扬,这样既增强了学生学习拼音的信心,又使学生在玩中自己总结归纳了所学的知识。
第四、巩固学习尤为重要
实践是检验学习效果的最好办法。语文学习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联系非常紧密,所以学完拼音后,我又鼓励学生做了一些事。一是在自己的本子上用拼音写出名字,然后不定期的叫些小朋友发全班同学的本子。二是在教室的窗户、讲台、黑板、大门、饮水机、电视机等贴上拼音词卡。三是回家找找家里的电器、家具,写一写他们的名字,在班会上交流等。不知不觉,在生活的点滴中,学生所学的知识在兴趣盎然中巩固提高了。
最后,我想说的是,每个孩子都希望自己被表扬,所以在学习拼音时,我们不能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要多鼓励,少批评,让学生爱上学习。总之,拼音教学中,只有老师拿出热情,不断创新去寻求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拼音的乐趣,才能让学生学好拼音,才能让他们快乐学习!
第一,吃透教材,形象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刚入学的儿童还停留在幼儿园小朋友的那种状态:上课好动,注意力不集中。因此,如果课堂教学还是死气沉沉的话,难免会让他们失去学习的兴趣。所以,教师首先应该充分地备教材,挖掘出教科书中有趣的东西,然后教师上课的时候还应饱含激情、充分利用教材中每个文本的特点,并能借助一些教学设备(如:多媒体)来调动学生上课的气氛。教材对每课内容的设计都有一定的特点,如:有形象逼真的插图;有活泼欢快的歌谣。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引发学生学习的欲望,提高学生学习汉语拼音的兴趣。
例一:学习声母n时,学生一看插图上画了一个大门洞,而它的造型就和n的形状差不多,老师就可以引导并帮助学生编个绕口令“一个门洞n n n”来记住它,以此类推,学生自然而然地就能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联想记忆,说出“两个门洞m m m”。然后,教师在四线三格中范写,学生很轻松地学会了n和m的读音,还有效地达到了正确书写的教学目的。
例二:学习声母a时,画了一位医生给小女孩检查嗓子,小女孩张大嘴发“啊”的音,这个音就是a的读音,而且小女孩的头连同小辫子的形状与a相似,借以记忆字母的形,这样学生就记住了a的读音和形状。
例三:每课拼音的插图又配有相应的语境歌。如: i u ü 一课:小蚂蚁,要过河,乌龟伯伯把它驮,鱼儿见了笑呵呵。如:b p m f一课:爸爸带我爬山坡,爬上山坡看大佛,大喇叭里正广播,爱护大佛不要摸。这些歌谣,把一个个简单的拼音字母转换成了一个个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读起来朗朗上口。这不仅增加了拼音教学的趣味性,也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
第二、创设情境,让学生享受学习拼音的乐趣
在新教材中拼音教学的第一课“a、o、e”时,呈现在孩子们面前的便是一幅色彩鲜艳,具有农家气息的一个美丽的清晨。如何营造活泼快乐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兴趣呢?首先我下载了相关的课件,然后我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了这幅美丽的图画,并配上小女孩,大公鸡和大白鹅动听的歌声,这样就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同时我边播放边给他们讲了个故事:在一个美丽的小村庄,有青青的小草,绿绿的大树,一条弯弯曲曲的小溪清澈见底。清早,太阳公公还没有起床,一位小姑娘就站在小溪边唱起了a字歌,张大嘴巴a a a。大公鸡听到了歌声也跟着唱起来了,大公鸡o o o。他们的歌声引来了大白鹅,大白鹅e e e。学生都沉浸在美丽的清晨美景和美妙的歌声中,做到既开开心心地听故事,又快快乐乐地学拼音。这样对于下面的拼音教学孩子们也兴趣十足,积极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
第三、结合教材,挖掘出一些有趣的学习方法,让学生进行快乐学习
拼音字母看似很简单,但对一年级学生来说掌握起来却有难度。因此,教师应该引导和帮助学生找到对应的学习方法,只有这样,学生学起来才不会感觉乏味,也才能调动学生学习拼音的积极性。
1.儿歌联系法
在汉语拼音字母中,很多字母的发音和形状都十分类似,为了便于区分,教师应该先引导学生多观察字母,然后编些儿歌和口诀来记住它们。如六个单韵母:嘴巴张大a a a,嘴巴圆圆o o o,嘴巴扁扁e e e,牙齿对齐i i i,嘴巴突出u u u,嘴吹口哨ü ü ü。再如声母:一个门洞n n n,两个门洞m m m;左上半圆q q q,左下半圆d d d;伞柄朝上f f f,伞柄朝下t t t;一根小棍l l l,一挺机枪k k k,一把椅子h h h,一个半圆c c c,一个大叉x x x;竖弯加点j j j,鸽子飞翔g g g,小树发芽r r r;树叉树叉y y y, 波浪波浪w w w,蚕儿吐丝s s s等等。再比如标调规则也可以编儿歌来记忆:先标a o e,再标i u ü; i u 并列标在后,i上标调把点抹,轻声不标就空着。拼写规律亦是如此:小ü有礼貌,见了j q x要脱帽;小ü见大y,去掉两点还读ü;ü拼n和l,两点省不得。
总之,儿歌因其工整押韵,琅琅上口,浅显易懂的特点更受一年级小学生的喜欢,因此通过儿歌,学生不仅创造了一种充满韵律的课堂节奏,还在这种流动的节奏感中发展了音乐智慧,学会了汉语拼音。
2.拼音游戏法
一年级的小学生注意力不能长时间保持,而游戏则能更好地吸引他们的注意力,针对这个特点,教师应引导学生做一些拼音游戏,使他们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学会拼音。有了游戏的融入,课堂就“活”了不少。比如打“打拼音牌”游戏:教师先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然后给每个小组的学生准备一套拼音卡片作为纸牌,用来复习字母和训练拼读。其中一方先出一张“牌”,口中要念“我出……(如我出‘b’)”,然后另一方出牌,所出的“牌”要能与对方的“牌”相拼(如出“a”,出牌者还要念“我出a,b—a——ba”),拼对了就能把对方的牌赢过来,最后看谁赢的牌多。再比如“捏橡皮泥” 游戏:教师分小组让学生用橡皮泥捏出所学过的拼音字母,比比看谁捏的好,捏得像。无论哪种游戏,教师最后都应对那些做得好的同学给予表扬,这样既增强了学生学习拼音的信心,又使学生在玩中自己总结归纳了所学的知识。
第四、巩固学习尤为重要
实践是检验学习效果的最好办法。语文学习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联系非常紧密,所以学完拼音后,我又鼓励学生做了一些事。一是在自己的本子上用拼音写出名字,然后不定期的叫些小朋友发全班同学的本子。二是在教室的窗户、讲台、黑板、大门、饮水机、电视机等贴上拼音词卡。三是回家找找家里的电器、家具,写一写他们的名字,在班会上交流等。不知不觉,在生活的点滴中,学生所学的知识在兴趣盎然中巩固提高了。
最后,我想说的是,每个孩子都希望自己被表扬,所以在学习拼音时,我们不能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要多鼓励,少批评,让学生爱上学习。总之,拼音教学中,只有老师拿出热情,不断创新去寻求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拼音的乐趣,才能让学生学好拼音,才能让他们快乐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