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培灵动的线条

来源 :早期教育(美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chenyay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运用线条的变化,如曲线、直线、粗线、细线、疏线、密线等的巧妙结合,就可以表现丰富的画面、精彩的心情,这里有无穷的变化,无边的探索。正是这种神秘性和探索性吸引了我们的孩子,激发了孩子们的探索欲。但也由于孩子们在生理和心理上尚存在许多的不成熟,如在生理上,幼儿的腕关节发育尚未完成,手腕和手指运用不十分灵活。心理上,孩子们还处于形象思维的阶段,又比较好动,专注时间较短。所以我们线描画活动,不是让孩子单纯地进行线条训练,也不是单纯地进行构图训练,而是一个“有生命而生动有趣”的过程,是细心栽培灵动线条的过程。
  
  一、采用具象和抽象结合的情境法
  
  绘画活动是幼儿手、眼、脑并用的主动自我建构的实践活动,游戏化、情境化的练习,可以让幼儿在愉快、积极的情绪中不知不觉地进行绘画活动。孩子的思维是具体形象的,兴趣产生也是有情节的,把抽象的技巧训练融入生动有趣的故事、游戏中,让孩子在情境中想象画面,充实线条,这样的线描画畅想更丰富而富有生命力。
  在《大丰收》这个线描画活动中,孩子们想象着丰收时硕果累累的场面,完成衣服里装满各种丰收的果实之后,他们并不满足,“还有很多东西都装不下了”孩子们边画边嘀咕。用记号笔在衣服和食物上进行线条添画。体验着收获的喜悦,感受用线条表达“满满”的感觉,进行疏密的技法训练。在这个活动中,我们把线条的操练与生活中大丰收的场景相联系,运用幼儿的已有经验,让幼儿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在不知不觉中形成画面,随着情绪的需要,夸张放纵地用线条表达画面,把抽象的线条和具体的情境有机的结合。
  
  二、采用装饰和构图结合的添画创作法
  
  让幼儿独立地完成一幅线描画,由于孩子思维的片面性、单一性,决定了孩子最后所呈现的画面的构图布局不合理,到最后孩子可能会觉得画错了,或者怀疑自己表现能力,或懊恼或遗弃画,失去了作画的信心。针对这种情况,我们经常会在线描画创作活动中,根据形式美的原理为幼儿设计多样化的构图画面,画出其中一部分景物,或贴上一些形象,再让幼儿围绕主题在适当的位置上进行添画。
  当然这种方法不适合盲目地用,否则幼儿就会失去独立构画的能力。我们主要是针对一些复杂的画面,让幼儿在一定范围内自由发挥。这样既不束缚孩子的表现力,又能获得良好的效果,让幼儿在作画过程中,既获得创作的空间又收到自信的效果。在《春天的故事》中,我们就为幼儿构画了一个人物。为其确定画面的中心与主体。让幼儿在此基础上,用线条的长、短、轻、重、曲、直变化,获得装饰和构图的双重效果。
  
  三、采用软笔和硬笔结合的多种材料尝试法
  
  幼儿有注意不稳定,好奇心不持久的特点,如果一直停留在运用常用的硬笔,如勾线笔、蜡笔的绘画,孩子们会厌烦。但他们的注意力和好奇心又是很容易被吸引的。他们往往被外在事物本身的特征所吸引,用多样化的工具和材料进行线描画,能够刺激他们的操作欲望,促使他们参与美术活动。如毛笔等软性笔,生活中一些毛线、丝瓜、水果的截面等软笔,他们都有特殊的纹理,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让幼儿发现线条,爱上线条。同时通过多种材料的尝试,也锻炼了幼儿手眼协调和手的控制能力。
  我通过收集、积累,将这些材料进行了罗列与分类,大致上分为以下几类:纸类:报纸、手工纸、彩色纸、广告纸、餐巾纸、皱纸……笔类:蜡笔、水彩笔、毛笔、铅笔、各种粗细不一的笔……玩具类:印章、车辆、子弹……自然物:蔬菜瓜果、手指、树叶、沙、米、豆类……生活用品:棉签、吸管、线、梳子、各类瓶罐、剪刀、胶水……儿童在对材料的操作、摆弄过程中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孩子不由自主地产生要玩的想法,并会拿起那些材料摆弄起来,在玩的过程中不断积累有关线条的经验,产生初步的探究兴趣。也会在对材料直接感知和具体摆弄过程中,积极开动脑筋,认真观察,进行尝试,创造出奇妙的线描画作品。
  
  四、采用鼓励和指导结合的积极指导法
  
  教师的鼓励和指导对于孩子的绘画兴趣是至关重要的。1、教师要努力“读”懂孩子的画,充分了解儿童画的“稚气”,站在孩子的角度上欣赏作品,如有的孩子的画面比较拘束、很小,这可能和他们的性格有关系;有的孩子的画面比较丰富但不整洁,这可能和他平时的卫生习惯有关。我们要用不伤孩子的语言评价作品,和孩子一起说说画,引导他,肯定他是会画的,能画的,根据幼儿的进步情况给予适当的表扬,然后逐步地引导他。如对于前面画小的孩子们,我会引导他画在中间,然后再逐步引导他画大一些,或者换大一点的纸让他尝试。2、对幼儿的要求要循序渐近,不能急于求成。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我经常在我的线描画课上听到孩子这样的声音“老师看我的……”“老师我想……”“老师快来看我……”这种自信主动交流的和谐氛围,就源自恰当的鼓励和指导,因为他确信老师会给他一个“美满”的回应。
其他文献
梵高《向日葵》    梵高是后印象派的三大巨匠之一,其代表作油画《向日葵》的色彩是用不同明度、不同纯度的黄色绘成的,黄色的背景、黄色的花瓶、黄色的花;深黄、浅黄、柠檬黄、橘黄、土黄……只用了少量的深绿和草绿画枝干和叶子,再配一点天蓝色的花蕊。他把黄色使用得如此动人,使黄色发出感人的魅力。
现代天文学确证:人类的出现是宇宙演变的结果;由于自然法则在宇宙中具有普遍性,导致人类诞生的因素也会出现在苍茫宇宙的某处。因此,许多科学家坚信:宇宙中存在其他智慧生命,甚至有高级智慧生命——外星人(ET)。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科学家就一直致力于对潜在外星人的搜寻,他们试图通过截获有规则的无线电信号或激光信号来探知外星文明的存在。然而,如果地外文明真的存在,它们在哪里?为什么人类没有得到过任何有关
北京欢迎您 陈橦语(4岁 水彩)
1830年7月末画家目睹了巴黎人民反抗国王查理十世专权而战斗的这一悲壮激烈的场景。他深受感动,决定要用画笔把它描绘出来。  为画好这幅画,画家画了上百幅草稿,最终才定稿。画面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中间的那个年轻女子,她是象征自由的女神。她头戴法国大革命时期的红色弗吉尼亚帽,一手高举象征自由、平等、博爱的红白蓝三色国旗,一手紧握武器英勇地向前冲。女神的左侧,一个少年挥动双枪急奔而来,他象征着少年英雄阿莱
年龄:4岁~6岁幼儿  时间长度:约30分钟左右(视情况取舍)  活动环境:室内  活动准备:  1、在墙上适合幼儿的高度钉上画纸,并使画纸连成一片。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可直接在墙上涂鸦。  2、大号油画笔30支。  3、瓶装水粉颜料(单色)若干。  灵感来源:对儿童涂鸦动作发展意义的思考。  教育可行性分析:涂鸦的动作必须发展为更具有意义的动作才有价值,从平面的一部分区域扩大到其他的更全面的区域。对
陈宇(6岁 油画棒画)  辅导教师:赵亚红  浙江省绍兴县南钱清幼儿园
本期点评人:  关小蕾(广州市少年宫美术学校校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少儿美术艺委会副主任、广州市教育基金会少儿美术教育委员会副会长、华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特聘美术教育硕士生导师、广州大学广州发展研究院兼职教授。)      春天 国画    崔俊颖(3岁)  辅导教师:陈飞利  广东省碧桂园1B国际学校  比起那些笼统地用圆形代表一切的涂鸦来说,画中这个有着头、躯干、手脚的人形,表明了儿童在表达形式上的
与脊椎动物相比,无脊椎动物无论在种类上还是数量上都占据绝对优势,但长期以来缺乏应有的关注,在1989年1月14日发布实行的第一版《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以下简称《名录》)中所列的无脊椎动物种类也十分稀少。可喜的是,在今年2月5日颁布的调整后的《名录》中,无脊椎动物类群的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以下简称一级)和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以下简称二级)都有较大程度的新增。节肢动物门  节肢动物
本期点评人:李 凌  中国版画家协会会员,山东版画家协会理事,全国三十大少儿美术教育精英。
问:怎样使鉴赏与创造结合起来?    答:优秀的美术作品具有广泛性、生动性、直观,性,通过鉴赏可以形象地向孩子传达美的信息,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一般会开设《向大师学画》课,通过欣赏凡高、马蒂斯等大师的作品,激发孩子的创作热情。比如,凡高艰难惨烈的遭遇和对艺术执着以至狂热的追求,在其绘画中引入了心灵世界的直接表达。在欣赏过程中,可以让孩子深受感染,从中懂得人格的力量,同时也让孩子从此认识到艺术中突出的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