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CT评价18至48个月单髋脱位DDH患儿股骨颈前倾角和结合前倾角

来源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使用3D-CT观察DDH患儿脱位侧髋关节股骨颈是否存在过度前倾,测量分析DDH患儿结合前倾角,并对结合前倾角在股骨去旋转截骨中的作用进行初步探讨.方法 回顾性收集74例单髋脱位DDH患儿的三维CT影像学资料.男14例,女60例.年龄18~48个月,平均22.5个月.左髋受累42例,右髋受累32例,未受累髋74例.所有患儿均测量股骨颈前倾角和结合前倾角.结果 在Ⅰ和Ⅱ度脱位型组,DDH患儿脱位侧髋的股骨颈前倾角和健侧髋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Ⅰ、Ⅲ度脱位型组脱位侧髋和未脱位髋的股骨颈前倾角分别为32.61°±6.91°和35.45°±7.36°,34.76°±7.11°和32.60°±7.94°;P=0.066,P=0.093).然而在Ⅲ度脱位组,患儿脱位侧髋的股骨颈前倾角明显大于健侧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6.37°±9.70°比31.15°±7.72°,P=0.024).脱位侧髋的结合前倾角大于未受累侧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1.97°±8.24°比45.14°±8.48°,P =0.001).结论 对Ⅰ和Ⅱ度脱位型组DDH患儿进行股骨去旋转截骨也许并不是必要的,应该慎重考虑.结合前倾角也许可作为指导DDH患儿去旋转截骨的指标。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婴幼儿膈膨升症的临床特点、诊断及不同手术路径和术式的选择.方法 本文回顾性分析2008年11月至2013年4月我院小儿外科收治的膈膨升患儿24例临床资料,男女比例3∶1,年龄范围2个月至3岁,其中右侧膈膨升20例,左侧膈膨升4例,22例行胸腔镜下膈肌折叠术,2例行腹腔镜下膈肌折叠术.共采用3种不同腔镜下膈肌折叠术式,门诊随访时间2~35个月.结果 24例患儿手术均在胸腔镜下或腹腔镜下顺利
目的建立液液萃取-超高液相色谱仪串联质谱对水样中全氟辛酸(Perfluorooctanoic Acid,PFOA)和全氟辛基磺酸(perfluorooctane sulfonate,PFOS)的分析方法。方法水中全氟化物以
目的 探讨经脐多切口腹腔镜肾盂成形术治疗新生儿重度肾积水(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PUJO)可行性、安全性及初步经验分析.方法 本组患儿21例,为2009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新生儿肾积水,其中男14例,女7例,左侧14例,右侧5例,双侧2例;本组病例入选标准:均由产前超声检出,肾盂前后径均大于3 cm,出生1周后查患侧分肾功能低于40%;均采用经脐多切口腹腔镜离断式肾盂成形术.结果 21例患儿
近十年来,随着介入、肝移植及治疗门静脉血栓技术的发展和成熟,小儿门静脉高压的治疗有了飞速的进展.门静脉高压外科手术的主要目的是防治危及生命的消化道大出血、缓解巨脾导致的脾功能亢进.外科治疗方式的选择需要根据引起门静脉高压的病因而定,不同的病因,其治疗方式不一样,预后也各异.对肝功能正常的病人,治疗目标是去除病因,降低门静脉压力;而对于肝硬化、肝功能不全的患儿,肝移植是最终的措施,其他的手术治疗主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