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选择的实证研究

来源 :经济研究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ll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过采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以及格兰杰因果检验的方法,对货币供应量和利率同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研究,进而对我国现行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选择的合理性进行分析。实证结果表明,货币供应量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而利率与最终目标之间并无显著影响,从而说明我国目前以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是合理的,而利率尚不具备可选择性。
  关键词: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
  中图分类号:F8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7)04-0065-02
  
  中介目标是央行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运行产生预期影响的连接点和传送点,不同的中介目标会使货币当局采取完全不同的行动来实现最终目标。货币政策的最终效果如何,也往往取决于中介目标的可行性和稳定性。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经历了从最初的以信贷总量、现金总量计划为代表的规模管理,到1996年将货币供应量M1、M2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组成部分,再到1998年正式取消贷款规模控制,货币供应量正式成为我国唯一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转变过程。但是,近年来我国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遇到了很大困难,一些发达国家也先后放弃以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而选择了利率,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有关当局控制货币供应量的决心[1]。
  
  一、样本数据及变量的选取
  
  (一)样本区间:1998—2005年的季度数据
  我国自1984年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以来,货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1984年到1997年为一个阶段,1998年到现在为一个阶段。因为1998年1月1日央行取消贷款规模限额的控制,货币供应量正式成为我国货币政策唯一的中介目标,货币供应量成为央行调节宏观经济的主要控制变量,因此,本文以1998年到现在央行公布的季度数据为样本进行分析。
  (二)变量选择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代表变量为M1、M2。1996年,我国正式将货币供应量M1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但随着金融创新的不断发展,M1越来越多的表现出可控性不足,而M2的可控性相对较强,本文将M1、M2分别作为中介目标的代表进行分析。
  


  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代表变量GDP。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可归结为促进经济增长。GDP的增长最能反映一国经济的运行态势,因此,将GDP作为衡量经济增长的指标。
  利率代表变量:银行间七日同业拆借利率。利率决定着金融资产的价格变化。在我国目前的利率体系中,同业市场拆借利率由于能够十分灵敏地反映市场上货币资金的供求状况,因而可成为货币市场的基准利率。因此,本文选取了成交量最大的七日拆借的加权平均利率为代表进行分析。
  (三)数据处理
  因为GDP、M1、M2的名义值包含了当期的物价因素,不能很好的反映真实经济运行状况,因此,我们用1998年1月为基期的CPI季度定基比指数对数据的名义值进行调整,将得到的实际值作为考查指标。
  同时,由于本文采用的是季度数据,因此,在进行分析之前先采用移动平均季节乘法分离出季节影响。本文在分析中所使用的数据都是经过季节调整后的数据。
  在对利率和GDP的关系进行分析时,分别对利率和GDP进行了对数调整来增加其可比性。
  
  二、实证分析结果
  
  (一)单位根检验
  检验序列平稳性的标准方法是单位根检验。本文采用PP检验法进行单位根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每个分析变量都无法拒绝有一个单位根的原假设,都是非平稳的,但是,它们经过一阶差分后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均能拒绝原假设,都是平稳的,因此都是一阶单整序列。
  (二)协整检验
  协整是变量之间长期均衡关系的统计表示。本文采用的是Engle和Granger(1987)提出的协整检验方法。由于RGDP、RM1、RM2、LnRGDP、LnR都是单位根过程,因此,可以对其进行协整检验。Engle-Granger协整检验结果如下:
  RM1与RGDP回归的OLS估计为:
  RGDP=5776.187+0.335498RM11
   (3.818613)(14.94971)
  R-squared 0.881654
  RM2与RGDP回归的OLS估计为:
  RGDP=5938.722+0.123013RM22
   (4.818430)(18.25647)
  R-squared 0.917423
  LnR与LnRGDP回归的OLS估计为:
  LnRGDP=10.73381-0.573347LnR+ζ3
  (147.1241)(-8.046663)
  R-squared0.763373
  分别对残差ζ1、ζ2、ζ3进行ADF单位根检验,结果见表2。
  因为所得的残差ζ1、ζ2在5%的临界值水平下都是平稳的,所以,可以认为RM1和RGDP以及RM2和RGDP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即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而残差ζ3在5%的临界值水平下是非平稳的,也就是说LnR和LnRGDP之间并不存在协整关系,它们之间并无长期均衡关系,同业拆借利率与货币供应量之间并不具有稳定的相关性。中央银行可以通过变动货币供应量进而实现对经济的长期稳定调控。这就对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合理性进行了验证。
  
  三、结论及政策建议
  
  


  第一,通过以上实证分析可知,目前我国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与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GDP之间仍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中介目标的变动能显著地影响到最终目标。同时,我国金融市场的结构还比较简单,这使货币供应量具有一定的可控性和可测性。因此,当前我国以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是合理的并应该继续坚持。
  第二,目前,我国低下的同业拆借利率市场化程度造成了我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对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并不显著,同业拆借利率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之间并不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因而目前并不具备选择利率作为中介目标的条件。
  第三,随着中国经济、金融对外开放的扩大,货币供应量的可测性和可控性正在减弱。不仅如此,利率管制是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失控的主要原因。因而急需加强中央银行宏观调控,同时应通过改革的推进,积极创造利率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操作条件。
  政策建议:第一,针对货币供应量自身存在的弊端,我们可以灵活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适度调节货币供应量,进一步完善货币供应量的统计口径,针对当前的金融创新趋势,对货币供应量的统计口径进行相应合理的修订,增强货币供应量指标的可控性和可测性。第二,单一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经济发展的要求,因此,我们在确定主要目标的同时,要根据经济变化设定多个相关观测变量,以更好的对经济进行宏观控制和预测。第三,在现阶段继续使用货币供应量指标的同时,要加快实现利率市场化,使利率能够反映市场资金的供求状况,促进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顺利运行,进而提高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与最终目标的相关程度,便于中央银行及时进行货币政策宏观调控。
  
  参考文献:
  [1] 丁文丽,刘学红.中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选择的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J].经济科学,2002,(6)44-51.
  [2] 高铁梅.计量经济分析方法与建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3] 刘明志.货币供应量和利率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适用性[J].金融研究,2006,(1):51-63.
  [4] 李建浔.货币供应量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及政策思考[J].经济研究,2004,(5):82-83.
  [5] 张国兴.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有效性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05(8).
  [责任编辑 张 凌]
其他文献
目的对产自全国各地的150批次代表性枇杷叶样品中指标性成分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含量进行测定,探讨产地对枇杷叶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色谱柱为ODS C18柱(2
<正> 梁剑波老师,是广东省名老中医之一,现任肇庆地区中医院副院长,肇庆市人民代表,并选为肇庆市副市长。
发展海洋经济,构筑现代产业体系逐渐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内容。具有代表性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也已被提升到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而海水养殖行业作为海洋产业
明朝建立后,重视学校教育,大力兴办各级各类学校,明中叶以后,书院由沉寂走向了兴盛,产生了重大政治、社会影响,冲击了正统的程朱理学,影响了社会风气,也在一定的程度上刺激了学校教育
<正>省政协十二届二次常委会议上,12位政协委员聚焦"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真言、献良策。真知灼见的背后,是深入实地的调查研究,是务实重行的好作风。"
期刊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目前的人力资源课程教学的方法普遍采用讲述、案例分析等,教学方式为多媒体教学,较为单一。本文试图引入LGD进入课堂,通过总结LGD流程阶段、问题类型、角色分析等基本规律,增
<正>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包括盆腔器官脱垂(POP)、尿失禁(UI)和大便失禁(FI),伴随着全社会的老龄化趋势,PFD已演变为中老年妇女的常见病,严重妨碍妇女的日常生活,而
目的为处置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积累经验。方法收集1例接种灭活脊灰疫苗后猝死事件的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尸检结果提示,病例死因系心脏室间隔巨大纤维瘤,猝死与预防接种元因果
企业文化生成的主体是组织内部的关系网络,而不是企业内部的个体单位。关系网络的不同结构模式决定企业文化行为模式,“嵌入性”是基于社会网络结构的企业文化管理活动的基本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