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神、仿形、仿言”实现读写联动

来源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mhd_hhx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阅读教学中,学生词句积累丰富,但他们的习作为什么依然表达无序、空洞枯燥呢?调研发现,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习惯于采用朗读感悟、品词析句的方法进行教学,把理解课文的意思作为教学重点。这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教学方法,使得阅读与习作教学呈现了“脱钩”现象。学生的习作要经历立意、构篇、表达等过程,习作应从模仿开始,教师应让学生在阅读中仿神、仿形和仿言,实现阅读与写作的联动。
  一、阅读中“仿神”——学会立意
  文章是传递信息的一种工具,作者通过文字的“排列”,把人类最美好的语言,最美好的情感,最美好的思想等一并装入文章呈现给读者,成为教育的样本,从而达到用文章交流的目的,就是我们常说的立意,也就是文章的“神”。立意是发生在写作之前,它包括文章的思想内容、写作动机等。
  苏教版小学语文的内容安排,每个单元均有一个主题,每篇文章都有独特的立意。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领学生通过语言文字感悟这种“意”的存在,体验这种“意”的影响;习作教学中,引导学生模仿“课例”学会立意,明白为何而写?写给谁看?达到什么效果?请看习作教学《我的妈妈》片段实录。
  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作者写《徐悲鸿励志学画》这篇文章,想向读者传递什么呢?
  生:我觉得作者写这篇文章想传递给读者一种爱国的精神,让读者知道无论走到哪里,我们都要记住我们是中国人,要有中国人的骨气!
  生:他(作者)想向读者传递勤奋好学这种精神,让读者明白“功夫不负有心人”的道理,只要付出努力就一定会成功!
  师:说得太好了,这就是这篇文章的“使命”所在,这就是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所在,也是这篇文章的立意所在。这次习作你为什么要写你的妈妈呢?预设的读者是谁?想向读者传递什么?谈谈你的想法吧。
  生:我想写给我的小伙伴看,让他们了解我的妈妈是一位勤劳的人!
  生:我的妈妈是一个热心肠的人,我想向读者传递乐于助人的精神,让读者明白只有每个人都有了爱心,社会才会变得更美好。
  师:目的很明确,你在用文章传递正能量,这是一个作者应有的使命。习作有了写作目的和主题,下面就请同学们围绕这个主题选取材料吧。
  从以上课例可以看出,在《徐悲鸿励志学画》教学中,教师带着学生走进文本,感悟文章带给读者心灵上的冲击——爱国、勤奋的精神,让学生品尝到文本的精神食粮,体会文章的存在价值;同理可推,在《我的妈妈》习作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弄明白为什么要写“妈妈”?想要传递给读者有关“妈妈”的哪些信息?这样在阅读中明理,在习作中学会立意。
  二、阅读中“仿形”——学会构篇
  一篇文章的完成要经历作者谋段构篇、素材选择、条理表达等几个环节,这样的文章读起来才会感觉跟着作者的清晰思路行走,在文章的字里行间感悟文章的内容。学生的习作往往不知道该选取什么内容去写,也不知道按照什么顺序去写。究其原因,在写作之前学生缺乏“构篇”的意识和技能,没有按照一定顺序安排所要写的内容,才会使文章缺少外在的“形”。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再现作者写作前的构篇场景,感受作者选择素材、表达顺序等写前思维过程,引导学生去寻找文章外在的“形”;在习作教学中迁移这种写作技能,学会构篇,下面,就以《记一次广播操比赛》的习作指导教学为例。
  师:同学们,在写作之前我们回忆一下刚刚学过的《虎门销烟》这篇课文,该文除了具体写销烟过程,还写了哪些方面的内容呢?
  生:作者还写了这一天虎门寨的天气情况和前来观看的人很多!
  生:还写了老百姓的表现和销烟的成果!
  生:开头写了“1839年6月3日,是中国历史上值得纪念的日子”,结尾写了历史意义。
  师:(总结)是的,作者先写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其次写了销烟之前的壮观场面;接着,写了销烟的过程;最后,写了销烟的历史意义。(教师随机板书课文脉络)这样才使得故事有一条主线,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文章的结构。
  师:我们今天要写的《记一次广播操比赛》这篇习作,你想写哪些内容呢? 你在动笔之前怎样安排这些内容呢?请同学们规划一下。
  生:我想用倒叙的方式来写,先写我们获得比赛第一名后大家的表现,再写这次比赛的过程。
  生:我想按照比赛前、比赛中、比赛后的顺序写,比赛过程详细写,比赛前的场面描写和比赛后的感受略写。
  师:同学们都很棒!你们有了一条写作的“主线”,学会了选材也学会了内容的安排。
  从以上课例中我们可以看出,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把握住了《虎门销烟》写作材料的选取,弄清楚文章的写作顺序,再现了作者写作前的构思;在《记一次广播操比赛》习作教学中,引导学生围绕比赛学会选材、学会构篇。教师引导学生从文章外在的“形”中真正“触摸到”文章的结构,迁移到习作中来。
  三、阅读中“仿言”——学会遣词
  语文教材中蕴含着大量的优美词句,这些词句在文中起到了扮靓语言的作用。那么,学生在阅读课中词句的积累又该如何“转借”到习作语言中呢?笔者认为,词句积累的教学和学生习作教学是不可孤立存在,而应在阅读教学中感受词句的妙用,在习作指导中学会借用,实现阅读与写作的有效对接。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实践中,不仅关注词句所表达的“意”,還要关注词句的积累和运用,以达到表“言”的作用。请看《菊花展参观记》习作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沙沟湖美吗?大家该如何把这次参观写到习作本上呢?
  生:沙沟湖很美,参观的人太多了,菊花非常好看。
  师:这就完了?我们就这样写习作能行吗?老师想起了我们学过的一篇课文《虎门销烟》中的一段话,你能从中得到什么启发吗?请看大屏幕!
  (师映示:这一天,天气晴朗,碧海、蓝天、绿树,把古老的虎门寨装点得分外壮丽。一大早从各地闻讯赶来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把宽阔的海滩挤得水泄不通)
  师:模仿这段话写一写你眼中的沙沟湖吧!(学生模仿写)谁来展示一下?
  生:国庆节长假的一天,天气晴朗,湖水、蓝天、鲜花,把沙沟湖装点得分外美丽。前来观看菊花展的人流如潮,把沙沟湖公园挤得水泄不通。
  师:非常好!你看习作是可以模仿课文中的句子来写的哦!
  以上课例不难看出,学生能从学过的课文中汲取描写环境和场面的范本语言进行“改造”,转借到自己的习作《菊花展参观记》中,在解读文本中感悟和积累语言,在习作中模仿并创造性地运用语言,实现了语言的建构过程。
  语文教材呈现给学生的语言材料是显性的,而表达的形式却是隐性的,这就要求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用心解读,善于点拨,帮助学生破解立意、构篇以及用语的密码。在习作指导中给学生一个“范本”,让学生既读懂了课文,又模仿写作,习作指导也就多了无数个“例文引路”,实现读写联动,学生的阅读和习作能力才能够迅速得到提升。
  (作者单位:邳州市解放路实验学校)
其他文献
一、谈话导入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两个小动物——一头黄牛和一只猫。谁来观察一下它们谁大谁小呀?(PPT出示:黄牛大,花猫小)  老师还带来两个水果——一个苹果、一颗枣,你也来比比。  (PPT出示:苹果大,红枣小)  看来同学们对事物的大小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今天,老师还带来一个小朋友,他有一个烦恼。想知道他的烦恼是什么吗?听老师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师范读课文。  师
期刊
一、揭题导入,边学边问  1.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学与问》!(生齐读课题)  2. 学生初读课文,边学边问。  出示: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读着读着,你产生了哪些问题,选择你最想问的和同桌交流。  3. 检查。  (1) 生字词。  ① 出示:不懈探求、相辅相成、沈括、翱翔  (指名开火车读)  ② “辅”字是生字,它是什么意思?(帮助)“相辅”呢?(相互帮助)“相成”呢?(相互
期刊
有幸成为第一批执教统编教材的老师,拿到新课本喜不自胜。统编教材让人耳目一新,课文活泼灵动、文质兼美,活动设计别具匠心、意趣盎然,装帧大气优雅、考究得体。新教材重视阅读积累,强调课内外沟通。温儒敏教授明确指出“应该把课外阅读纳入体系”,提倡课外阅读课程化,将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作为语文学习的突破口。  绘本舒缓的叙事节奏,富有想象力的画面,非常适合低年级的学生。它篇幅不长,但
期刊
培育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基本途径是贯穿于日常教学过程之中,利用学科教学的优势渗透人文素质教育,把人文教育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增强医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除 夕  过年啦,过年啦  月亮被妈妈包进了饺子  太阳被奶奶剪成了窗花  星星呢都留给娃娃  用爷爷的烟斗点燃  噼里啪啦  送它们回家  在我的印象中,从我上小学五年级开始,我家就开始养猪,多的时候甚至养了三头。那时候攒钱难,养一头猪,平时喂些剩饭剩菜,到年底杀了,能卖两百多块钱。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要知道那时候我爸我妈两个人的工资加起来也只有六十元。要养活4个孩子,还要供我们读书,每个月即便
期刊
摘要:电子技术是现代职业教育工科类专业的基础科目,本文结合技工学校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中出现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现象指出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如何发挥教师主观能动性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三方面浅谈对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的一点体会。  关键词:改革;主观能动性;多媒体;兴趣  【中国分类法】G718    《电子技术基础》是技工职业类学校机电、电子等工科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在应用型
【摘要】教材建设是课程体系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实施教学计划,保证教学任务和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之一。教材的合适与否,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和培养目标的实现。为了使我校目前使用的教材《饭店日语》能更好地满足中专学生对实习和就业的需求,成为真正的精选语言材料,同时具有更新教学内容、扩大知识含量。我校几位日语老师和酒店专业的老师对现用的教材进行二次开发,以就业、加强语言运用能力培养的目的,一起编写更为适合
  本论文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0872029)的资助。   房地产业被誉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起重要作用,但同时也是高污染、高消耗、高投入的